90%的農民都出去打工了!

去年我和父親大吵了一架。原因是我想把屋旁的二十畝水田推成旱地種上果樹,但父親想繼續種稻谷。

作者供圖丨稻田

01

父親出生于重慶云陽,年輕的時候是走南闖北的彈花匠,去過許多城市,也到過鄉野。后來他到鄂西農村彈棉被,喜歡上這片丘陵地帶,在我三歲的時候,全家遷徙于此。

起先住在小山頂,山下有四畝水田。

每每割完稻谷,捆成一捆,父親便拿著釬擔挑回家。這兩百多米的上坡,一場秋收下來,父親需要攀爬近百次。

有回給田里的母親送水,回來時我走在父親前面,他挑著一百多斤的草頭(連著桔桿的稻穗)步履輕盈,很快便超越我,嘴里還哼著聽不清的歌謠。

回到家我氣喘吁吁,父親把草頭整齊地碼放在一起,用肩上的毛巾擦試額頭的汗水,笑著說,“兒子,給爸爸倒杯水來。”

后來父親買了山下一位老人的房子,田隨房走,他名下的十多畝水田也歸了我家。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不像如今靠房地產和企業產生稅收,而是農業支撐財政。農民不僅要交農業稅(國家稅收),還要交地方政府的提留。曾經家里賣了一萬斤稻谷,時價7角每斤,掙了7000,但提留交了3800。

有的水田土質沙化、距離河溝較遠,由于無法灌溉導致秕谷(米粒不飽滿的稻谷)眾多,俗稱“望天田”。村民們不愿意種,到頭來白忙活不說,還有可能虧本。村民上報給村里,只要不種就不用交提留。

水田一年不種就荒草成片,還長出手腕粗的小樹。

附近的幾塊水田,父親看著舍不得,拿著鐮刀花了好幾天把樹木和雜草砍伐干凈;買來抽水機和數百米的塑料管灌溉,把干硬板結的泥土泡軟;然后耕田,趕糙數遍;最后插上秧苗。

這幾塊水田隔上三五天必須抽水,但往往供應不足,后來田里長滿雜草,父親和母親又下田去拔除。雖然小心呵護,但還是有很多秕谷。

由于多了四畝水田,那年稻谷比往年多了2000斤,但除去提留還虧本。父親本以為種的是荒田,不用交提留,但村里的干部說,“你種了國家的土地,不交糧食像話嗎?”

父親聽完欲言又止。

第二年母親反對父親再種這幾塊水田,但父親不聽勸,一個人默默地抽水、耕田。母親拗不過父親,只好又跟著插秧。

作者供圖丨插秧

這幾塊水田在父親的拾掇下逐年增產,雖然不虧本,但相當于白干。直到幾年后政府取消提留,再過兩年國家還補貼糧食款。

這時村里一戶人家眼紅,叫父親償還當年他嫌棄的水田,父親不答應,這戶人家耍賴,搶先在田里種上玉米。父親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么好的一塊水田又被糟踐了。”

02

水稻種植過程復雜,不僅勞動強度大,還需傾注大量心血。

每年四月初父親買來谷種,拆開包裝倒進蛇皮袋子,然后放進圍滿舊棉襖破衣服的籮筐中,保存溫度。

種子發芽期間,父親經常睡不好覺,每隔三四個小時要揭開查看,并且需要溫水噴灑,這樣可以保證水的溫度適宜,并且均勻淋灑谷種。

父親必須用手感覺谷種的溫度,因為溫度低了發不出芽,溫度高了又熱死芽苗。記得有一次父親睡過頭,第二天發現芽苗全被燙死,他只好又去糧站重新買種子,但因為晚幾天,喪失最有利的氣候條件,稻谷減產。

在等種子發芽的同時,父親還要整理秧田。

首先抽水浸泡田地,稍后耕田,為了使稀泥細軟,把一些雜物趕出去,父親需要用梨耙一遍又一遍在田里趕糙,然后整成一壟一壟,最后把發芽的種子撒播在此。

作者供圖丨秧苗田

農村現在也有拋秧,可以節省一道插秧的工序,省下不少勞力,但拋秧容易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稀疏。

秧苗長成十多公分高的時候,就要開始插秧。

有的地方機械插秧,但我們那兒不行。因為田地分散,并不是一塊幾十畝的水田,而是由數塊一兩畝的田地組成;水田里有的地方是泥潭,稍有不慎牛都陷進去爬不起來,別說四個輪子的機械。

插秧需要農民一根一根地握著秧腳插入稀泥中,此項工作最熬人,貓著腰不說,往往雙腳被肥料水泡腫。

插秧完成,農民最擔心的便是水源。

水田旁本來有一條小河,但是小河的源頭水庫被村里承包給私人養魚。所以不管多干旱,水庫都不會放水,而河中早已雜草成片,只有一股涓涓細流。父親不得不在河中挖出一個水潭,方便放入抽水電動機。

作者供圖丨干涸的河流

以前農村偷盜成風,電動機雖然只有四五百塊錢,但我家有一年連續被偷兩個。父親再也不敢大意,晚上抽水必定會一直守著電動機,還要時刻注意小河里是否還有水,沒水了電動機就干燒,很容易壞掉。水田灌溉完成,父親把電動機背回家,才能安心睡覺。

稻谷長出一定高度,父親和母親就要進入稻田拔稗子。它和稻谷爭養分和空間,往往比稻谷長得還高。有一年父親拔稗子不知被什么蛇咬傷,腿瞬間腫脹,去醫院住院半個月才康復。

離稻谷收割半個月左右時,父親會挖開水溝的口子,讓水流出去,此時不再需要水,只要安靜地等待成熟。

父親這時喜歡背著手,在圍著長滿稻谷的田梗上轉悠,有時會拿株稻穗看看是否染上蟲害。

晚上,父親會任意摘十株稻穗帶回來,叫我數數每株稻穗的谷粒。我數一遍后,父親不相信又數一遍,直到雙方數字吻合才肯罷休。數完谷粒,父親會得出結論:“看來今年應該不會減產。”

這是全家最愿意聽到的話。如果父親沉默不言,肯定今年稻谷收成不如去年。

稻谷成熟后,以前是人力用鐮刀收割,用稻草編成的繩索捆成一捆,纖擔插上挑回家,鋪滿稻場,父親牽著牛拖著石滾碾壓,使稻谷脫殼。最后父親還需要揚谷,使一些摻雜在谷粒中的桔桿和雜質通過風力剔除出來。

后來出現收割機,每畝價格70元,這為父親節省了不少體力,但父親總是抱怨收割機漏掉糧食,父親亦步亦趨跟著機械,生怕收割得不干凈,叫司機慢點開。

03

九十年代末期,鄂西農村開始流行養殖魚類。村里百分之八十的農戶把稻田推掉,挖出十畝八畝的魚池,只留下一兩畝水田種植稻谷作為口糧。那時魚類價格高昂,養殖魚類的農戶一年收入至少三萬。

那時我叫父親推魚池,但父親不愿意。

也有其他人惦記我家連成片將近二十畝的水田,多次愿意出高價購買。但父親總是以我和姐姐還小,需要穩定的收入為由推脫。

前幾年栽樹成風,有許多人把水田推成旱田,栽上柑橘、橙子、桃樹、核桃樹、觀賞樹。果農勞動強度相對于種植水稻輕松,而且水果年年漲價,賺得也更多,有的農戶二十畝果林,一年收入十萬。但這似乎跟父親也沒關系,他依然心安理得地種植水稻。

這些年江城乃至整個鄂省,小龍蝦成了夏天最受歡迎的美味,其經濟價值也水漲船高。村里一位有錢人,想在我家稻田里養殖小龍蝦,到時候賺錢和父親平分。

父親氣哼哼地回絕:“我好好的稻田給你養龍蝦?龍蝦到處打洞,到時候肯定種不了稻谷,那田不是毀了嗎?”

父親總守著他那將近二十畝的水田過日子,但種植水稻并沒有讓他富裕。

很多村里人靠養魚、栽樹,在城里買了房,有了小汽車,正式步入小康生活。而父親作為村里的“產糧大戶”,年收成近兩萬斤稻谷,賣不到三萬塊錢。去掉種子、請人插秧、化肥、抽水的電動機、電費、機械收割等等,凈收入也就一萬塊錢左右。這是父親和母親兩人四個多月費心費力的全部收入。

如果完全靠賣的稻谷生活,我家肯定入不敷出。父親為此每年收完稻谷就出門打零工直到過年才回家;等過完年又出去做兩三月,春播的時候回家買谷種插秧。

父親即便是打零工,一天也能掙200,投入和產出也遠比種地強,但父親似乎不考慮這個。

04

去年有次晚上,我睡得正香,隱隱約約聽見客廳一陣窸窸窣窣。打開手機發覺凌晨一點,我小心翼翼地起床,發現父親正在看電視。

“爸,您怎么還沒有睡?”

“我在抽水,河里現在沒水了,秧現在正需要水呢。”

“爸,您去睡覺吧,別把身體累壞了。再說就算稻谷豐收,也賣不了幾個錢,身體要緊。”

父親乜斜著我,沒有說話。此時我睡意全無,或許是時候和父親談談。

我在客廳坐下,隨手關掉播放著抗日神劇的電視:“爸,要不把稻谷收起來后,我們也把田推了吧?我看了一下至少可以推成二十畝地。種上任何果樹苗,三年后就可以掛果。到時候您和媽也可以輕松一些,畢竟您也快六十歲了,您得為晚年著想。”

父親沉默著不說話。

我繼續說:“爸,您天天看新聞聯播。不管中央還是地方上,都提倡和鼓勵農民發展新農業。傳統農業根本不掙錢,您種了這么多年的水稻,花的心血和勞累比誰都大,但掙的錢還不如人家的零頭……”

父親從口袋里掏出一枝煙來點燃,或許太急,嗆了幾口。我給父親倒了杯水,父親沒接,只是低頭不語。

我知道自己沒有說服父親,最后打起了感情牌:“爸,要不您為我推了吧?假如我在城里混不下去,回家您總不能讓我種田吧?我又不會弄那玩意兒,栽上橙樹也算是對我有份保障。種稻谷現在是既不掙錢,還特別辛苦。”

父親抬起頭來說,“種谷有什么不好?我就是一個農民,我不種谷子我能干嘛?”

“行行行,您想種就種吧,我也管不了。到時候您老了,干不動了,受苦的還是您自己。”說完我走進臥室,使勁地關上房門。

05

第二天上午,我沒有理會父親。下午父親主動和我說話,“兒子,我帶你去田里走走吧?”

父親背著手在田梗轉悠,我悻悻然跟在后面,父親突然說:“我知道你推田是為了我好,我輕松些,也能掙更多的錢。但是你不知道我小時候想吃一碗大米飯可能要等到過年。”

父親出生于重慶云陽的一個偏遠鄉村。那里并不是丘陵而是高山,農民的田地本來就少,何況大多在山腰,坡度陡峭,這些田種植稻谷根本不行,只能種一些耐旱作物,比如紅薯、土豆、玉米。

父親排行最小,上面有四個哥哥和一個姐姐,本來是溺愛的對象,但現實并不允許,饑餓逼迫著所有人。

當時每頓會煮些粥,粥里沒有多少米,能清楚地數清碗里有多少顆米粒,就是這樣的清粥,也只有當天干了活的人才能享用。父親當時十歲,算不上真正的勞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伯伯們和姑姑喝粥。

父親一般只能吃紅薯、土豆,并且不多,吃完厚著臉去灶上端伯伯姑姑的,為此父親挨了不少打。

父親那時認為能喝上粥就算幸福,吃大米飯更不可能,只有家里來了貴賓或者過年才能吃上。

后來伯伯們和姑姑帶著父親來到山下河邊的水壩,壩堤上有一塊一分多的水田(一畝面積660平方米,一畝十分),吃的米飯正是來自于這塊水田。

當時沒有抽水電動機,他們只能一擔一擔地挑水倒進田里。田地被曬得干裂,往往一桶水倒下去,全從縫里漏了下去。他們一直挑了兩天,田里才開始蓄水。父親年紀小,但為了能喝粥,也挑著小半桶水跟著伯伯們的后面,一天下來父親的肩膀磨掉幾層皮。

耕田撒種后,如果不下雨,每隔一周或十天全家又要出動挑水。

糧食后來收割不到一百斤,打完米后也就六十斤左右,這是七口人一年的米飯。

那時父親的夢想就是種上幾畝稻田,頓頓吃大米飯。

父親講完,我沉思良久。抬起頭來看見父親背著手,走在前面,突然發現,他比我厲害得多,他實現且堅守了自己的夢想。

— END?—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6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7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8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52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00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44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44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0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52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8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1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11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98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0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37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3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70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是一段難忘的記憶,現在的孩子無法想象和理解那時我輩經歷的雙搶歲月,特作此篇,略表情懷。 在我的家鄉過去水稻一般種...
    深優U媽咪閱讀 763評論 0 0
  • 文‖從伊而終 曾讀過這樣一句話: 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
    是北安呀閱讀 7,508評論 116 395
  • 黑夜在詛咒聲中死在了黎明之前祈禱在血液里沉寂血液在鐘聲里褪色我們的眼睛被暈眩的陽光封死了窗口太陽像一面旗幟插在我們...
    竹無心a閱讀 454評論 21 61
  • 好像年復一年,你總是一個模樣。 你好像特別喜歡打麻將,你說:打麻將是你唯一的愛好。你說:活著不能打麻將,還不如去死...
    四月Amy閱讀 19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