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為什么這么難學

?

黑熊/文

寫這個命題的時候,我在想。當我寫出這個標題的時候,一定有另一種聲音。“難嗎?是你水平不行吧。云云云....”

不過,想通過了。就好多了。“是,我就是水平一般,甚至不太行。”(誰沒有過菜鳥的時期?)

好,開始分享一下,我對于金融學習一點點認識吧。

不知道大伙,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我好想學習金融,可是,我又不知道該怎么做。”;“我以前,學過金融,不過貌似沒有用處。”亦或是“金融這東西,似懂非懂的,很糾結(jié)”

出現(xiàn)以上幾點的困惑,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

以我自己的學習歷程加上一些粗淺的認識。我覺得很大一個原因在于:這個“泛金融類”學科,例如“金融學、經(jīng)濟學、投資學等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精密科學。”

通俗一點說,“泛金融類”學科和我們上學時接觸的數(shù)學、化學、物理學有明顯的差別。

像那些精密科學類學科,例如數(shù)學、物理等。其特點是都可以在控制幾個特定實驗變量的情況下。反復的得到相同的并且可靠的結(jié)果。而金融學和經(jīng)濟學以及投資學,并不是這樣。用格雷厄姆的話說,就是“對于這些學科(投資學、金融學),你不能以過去經(jīng)驗指導你未來的行為。但是,在對這些教訓進行研究之前,不應(yīng)該拋棄他們”

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諸如金融、經(jīng)濟類學科,眾多的結(jié)果加入了“人”這個高度“測不準”的因素。所以一切都變得難以捉摸。人的情緒變化、心理狀況、行為習慣和偏好,都會影響你追求的那個“結(jié)果”。

所以,這種高度的“測不準”因素,直接導致的后果是。你在學習這個學科中。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反饋”指標。

比方,你是一個做飲食的老板。新開了一家餐館。想讓小生意紅火的兩大基本要素是:飯菜好吃+客流量大(當然還有其他要素,這里只是舉例)。當你確定這兩點紅火要素的之后。你就可以去找優(yōu)秀的大廚和優(yōu)秀的宣傳人員進行宣傳。接著你的“反饋指標”也不難找到了,那就是,客戶選擇單品菜式的頻率,可以大體判斷出這道菜的味道好壞;客流的增加量,可以看出宣傳效果。

恩,大體是這樣。希望,我想表達的意思,你們能看懂。也就是說,當你找到一門學科的“反饋指標”的時候。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哪里不對,哪里做得不夠好。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然而,“泛金融類”學科的學習,“反饋指標”的選擇,就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你不能因為聽說存款利息上調(diào),就是市場的資金面緊張;也不能因為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而判斷熱錢外流;也不能因為說證監(jiān)會的一個某某政策,導致了中國股市不是股市。”

畢竟,金融市場里面的發(fā)生的眾多事情,都是許多因素的合力造成了。你很難判斷,或者說不容易知道,哪個因素,就是最最重要的那個決定性因素。

所以,我認為,金融難學的地方,就在于此。你需要有不止一種的思維維度去看一件事情。

以上分享的,乃個人經(jīng)驗。(很可能是胡說八道,so僅供參考)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