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高考,所經歷的一切讓我想起29年前的高考。
1992年高考后,我成為一名高中復讀生,當時我們自稱為高四(7)班,班主任是政治老師靳增峰。據說靳老師是復讀班的專職班主任,教政治科目,最典型的特診是唇上的兩撇小胡子。
至于復讀,就是把從前的知識點重新學習鞏固,其次就是不斷的刷題來加強做題的速度和準確性。現在回想起來,至于哪個老師的教學能力最強已經記不清了,但是有一點對靳老師的印象特別深,就是要求我們每天堅持長跑。
那時候,我們下午是4節課,最后2節課一般都是自習。靳老師要求我們第4節課由當天值日生在教室做衛生,其余的都去外面跑步。可以在學校的操場跑,也可以去外面的公路上去跑。我記得當時有很多女生在學校操場跑,而大部分男生都是到外面的馬路和鄉間小路上去跑。當時我是到外面去跑的,一般是從學校東南角的面粉廠出來沿學校東墻向北,下坡到北側的良棉廠,從良棉廠北墻向西到東邊的106國道,從106國道返回向西,從大慶路的一機廠回到電纜廠,從電纜廠北側的胡同回到學校,這一圈下來最快要25分鐘,最慢40分鐘也能回來。記得回來后一般是先洗臉,再用毛巾把身上的汗擦干,夏天的時候一般是先用毛巾把身上的汗擦干后,再把一盆水從頭上澆下來,當時感覺到全身特別輕松,晚上上自習時頭腦也特別清醒。
剛開始跑時沒有經驗,一般是跑跑停停。后來就知道了,開始時不要著急太快,要慢跑,主要是做準備活動,到中途要保持一段勻速時間,一定不要停下來,最后到學校時再進行沖刺快跑。現在想起來也就我們人生活的三種狀態:1.保持心態,目標明確;2.持續忍耐,不斷收獲;3.厚積薄發,及早上岸。在跑步時,看到路邊麥田里的小麥一天天長高直到收獲,感受在跑步過程中超越其他同學的欣喜,最后沖刺時撕心裂肺的痛苦,以及用涼水沖洗全身的冰爽,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堅持中收獲。
現在流行一句話是“沒有傘的孩子就必須學會奔跑”,現在聽起來還是感受很深的。其實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這樣,高考也是。高考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時是靠運氣,但是主要還是靠實力,有人起步早,有人天賦好,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靠堅持。堅持必勝的信念,堅持每天都有收獲,堅持咬牙不怕死的決心,堅持一份耕耘肯定會有一份收獲。高考最后的三天,是信心的考驗,是體力的煎熬,是拼盡全力最后的掙扎,這就要有好的體力,超強的耐力和不怕死的決心,而長跑就是鍛煉我們的這些能力。
在跑步過程中,可以鍛煉我們的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保證我們有充分的腦力投入到學習中。在跑步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超越的喜悅以及不斷超越新目標的動力。在跑步過程中,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重復的魅力,體會到更快更高更強的做事態度。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爭取獲得更高的分數,需要我們有策略的安排時間,嫻熟的做題技能以及超高超快的知識點的搜索和綜合能力。這一切都是在簡單的奔跑中去體會。
現在我們已經快50歲了,已經快到了跑不動的年齡了,但是還是要學會堅持。從前長跑的習慣是老師給的,當初也許是強迫,但是現在卻感覺受益終身。在最失意的時候給我堅持的目標,最無力的時候給我前進的動力,最懊悔時給我快樂的心態,最痛苦的時候給我生活的勇氣。
我現在是一個普通的北京市民,孩子今年高考。我從農村中走出來,獨自一人來到南宮,來到石家莊,來到北京,在北京立業,成家,生子。生活雖然平淡,但是也有坎坷,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老師給自己的幫助最大。
已經好久沒有跟老師聯系了,現在才想起尋找老師的聯系方式。因為當初自己在學校的表現并不出眾,現在在社會上也是凡人一枚,平時也沒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只是忙于工作和生活以及周圍瑣碎的凡事。也許是心中的一絲善念勾起我的良知,要尋找自己的老師,給自己未來工作和生活點亮明燈的老師,一生無怨無悔教書育人的老師。
我想說,敬愛的老師,您對學生的關愛不光是體現在學習成績上,而是他們的未來生活的一盞明燈,有時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也許就是“潤物細無聲”的道理。
最后說一句:尊敬的老師,您辛苦了,學生心中永遠有您,只是有時沒有表達。
學生:30年前的高考落榜生
張長增? 2022-7-2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