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時間,我沒有想明白一個問題,什么是簡單?怎樣踐行至簡?
今天無意中看了得到APP里李翔知識內參分享的一篇文章,寫尚德機構創始人歐蓬的“自我教育”。他有一個觀點很吸引人,“決定人生的75%、20%、5%”:
一個人最終會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其中75%是由不確定性決定的。比如一位不那么聰明絕頂也沒有非常勤奮的人,但是他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小村莊,他買下了村里的金礦,有機會成為幾十億的富豪,他其實是這個村子里最聰明、最勤勞、也最敢冒險的人。因此,命運的20%是由人的認識論決定的。所謂認識論,它跟聰明與否都無太大關系,而是如何在經歷過的不同事情中獲得的認知,以及得出的認知是不是在概率上更接近真理。接下來,還有5%是由美德決定的,也就是勤勞、堅韌、自律等品質。
生命里的三個要素:75%、20%、5%,這三要素很像一句被咀嚼地很爛的古語“天時地利人和”,真正要想找到這三把鑰匙,需要我們花很長的時間和精力去不斷實踐和反復總結。歐蓬繼續分享他的一個心得:“讀書是最有效率且成本最低的自我教育方式”。很慶幸,我所想的竟和他的想法不約而合。
自詡“天馬行空的書蟲”本人,長時間把精力、金錢花在書中,回顧支付寶的年終賬單,往往學習、購書是占了最高的比重,可換句話說,離了化妝品、漂亮衣服我還能活下去,只是出門丟個臉,但離了書,的確像魚離開水渾身不自在、且很快窒息。付出了這么多對我而言的“大代價”,實際卻在2017年以前,我只是個三天打漁的小妖(目前戰斗指數有上漲),在學校時愛寫些文采飛揚的散文隨筆,但出了校門后,除非公司投稿時寫寫,其余時間基本輟耕。是什么樣的“洪流”把我沖向了自媒體中?
是面對塵埃中“獨自傷吟”的書堆、寫不出對他人有用的文章后痛定思痛的大徹大悟,如醍醐灌頂,我要走出舒適區,去實現對他人有用的閱讀與寫作二合一的一個夢想(藏書閣)。
早年有個臺劇《第8號當鋪》,人們有因為無止境的貪婪、占有欲,也有由于窮途末路的無奈、被逼,才走向一個類似黑暗地獄的地方——第8號當鋪,拿當鋪主人認為你身上最值錢的東西(也包括身體器官)來交換你想要的。而藏書閣,卻是另一個相反的充滿陽光的地方,用你認為最有價值的讀書筆記或者原創文章來換堅持數年后的自我價值實現。
每個人的一生多少都是看過書的(除了真正意義上的文盲),但絕大多數人對閱讀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不一,影響他們的認知也有差異。經過兩周的清單練習,二十多位哈姆雷特中有一半人堅持不下去,按照閣規被抱出去。并非我有意“刁難”各位,因為我們當初入閣的一個共同愿望很簡單——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但未堅持的人們忽略了一點,想享受詩意的人生、成功的喜悅,這些背后是離不開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積累沉淀。來藏書閣只是提供每個人一個他助平臺,而真正的改變是要從自助——內在的這個操作系統升級開始。
周三閱讀完日本作家小野的《極簡力》后,我沉入很長時間的思考,直到在美國作家蘇珊·凱恩的《內向性格的競爭力》這本書中找到一點答案。
前面提到人人都有買書、看書的時候,我相信你已經做了大量地買書、輸入的這一步加法,但你有做認真篩選、輸出的減法嗎?
歐蓬有一種閱讀習慣,他會先確定選題、先讀要讀的一個領域的歷史,比如學經濟學,他會花很長時間讀經濟學史,研究宗教,他會花很多時間去看宗教史;還有,他很少用碎片化的時間看書,他每次的閱讀時間是至少4個小時起(如在休息日、飛機上等集中看)。這是歐蓬的習慣,而我的習慣是,堅持每天看,平時靠的是碎片化時間閱讀,但在碎片化時間里我和歐蓬的想法一樣,集中注意力看書,并且我剛學了一個極“虐人”的算法:
用這個閱讀速度來量化我的閱讀效率,是從《如何高效閱讀》這本書中學到并轉化實踐的。為什么要做這個看起來太酷又很沒人道的事呢?如前面所提,你只會了加法,不會用減法,借助算法,可幫助你分析了解目前的閱讀水平如何,而閱讀水平(理解與吸收能力)決定了你的寫作層次。也許不怎么閱讀的你確實寫出了一時轟動的文章,但很難寫出千古垂青的文章,因為你的自助系統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完善與匹配很好的軟件。
學過小學數學的人都知道,先加減后乘除。所以,乘法也是我們接下來必不可少的一步。藏書閣的宗旨就一句話、三個詞——再創、原創、衍生。在第二步減法(或再創)實現后,就進入乘法,乘法是原創的精髓,把過去所輸出的讀書筆記再通過乘法去升華、創新,你會發現閱讀的意義遠大于當初只是簡簡單單的買了書并看了幾眼而已。可能你會羨慕身邊不少新崛起的作家,感嘆甚至膜拜他們今日的成就。但這些曾經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而如今名傳四野的新作家,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后是大多數人難以堅持的付出——其中,不斷閱讀、補充營養知識是他們每日必不可少的饕餮盛餐。所以,真想有所為,就停止無謂的“無病呻吟”及無效的“知識搬運工”。
所有看似表面簡單的東西,內部是蘊含著強大的算法,與驚人的復雜。但是,若你了解到第四步除法后,你以前的憂慮,剎那間會化成泡沫消失。除法怎么和衍生掛上鉤?當你走過乘法第三步后,在某個時間段,你會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內心有個東西一直在膨脹,那是你的知識體系在“肆無忌憚”地織網、擴張它的領域。而這時,最要做的是趕緊把它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單獨網域,讓無數和你來自同一個基因的子體在各自的時空里野蠻生長。藏書閣今后的發展亦是會走上這條“不歸路”——慢慢被簡化的獨立個體,迭代去幫助影響更多的人群。
當百年實體老店經過無數次交換迭代,他們中大部分在紛飛的歲月里灰飛煙滅,而藏書閣,存活在另一個時空隧道——虛擬網絡世界里,它的命運會如何?是茍延殘喘還是不卑不亢地活著?
繼續踐行至簡的探索……
進入抽象樹的藏書閣,開啟2.0迭代模式:
1 之前承諾人數超過20位,將收費,實際有超過20位,但中途為遵守閣規,抱出已無3次復活機會的人,收費仍按目前 69 RMB一年。
2 所有新加入成員請自覺報微信號,以享受精準服務,若沒有微信號,可能申請審核無法過關,另,不組建微信群,是為了不分散必要的注意力。
3 目前已有兩位嘉賓和兩位管理員,他們都是有周更發帖的權限(分享有用的東西),不同的是,管理員會協助閣主打理閣中事務(如發送每日復盤簡報等),而且管理員會有相應的報酬。
4 ?2.0時代將進行減法——再創模式,即每日按照清單輸出藏書筆記,在前兩周提前進的哈姆雷特們已逐漸熟悉此模式,接下來是新老哈姆雷特們共同進步、重點在“輸出筆記”與“小點評”他人的筆記上。
5 關于收費后,如中途主動或被動離開,在服務期限一年內一律可再進,前提是深思熟慮后決定再進,除非真有不臉的人;如真不想再續訂服務,可私信閣主退費(除去平臺手續費5%與所享受的服務費<按天數計>)。
6 3.0時代會在閣中人數穩定維持在40人左右開啟,敬請期待。
一切只為高質量的閱讀與寫作二合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