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許都見過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熱心,照顧別人,為身邊人著想,但正因為他們總是獨自努力奮進,所以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因為我在干活,所以你也要干”,“我在干活,那家伙卻在......”。
他們會用這種思維方式監督身邊的人,而他們還不相信,正是這種思維方式,容易把自己變成孤身一人!
越善于向他人求助,越受歡迎的法則
如果我說:“不用太努力。”也許你會問:“可是,哪怕不努力,也不能偷懶吧?”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偶爾偷懶也沒有關系。
偶爾嘗試一下偷懶也無妨,哪怕身邊的人覺得“這家伙真滑頭!”你也不必太過放在心上。因為會讀到這里的人,估計都是認真、實誠、靠譜的人。這樣的人的“偷懶”或許跟“貓貓拳”似的,并不會真的給對方帶來很大的麻煩。
我之前也提到過,有一天我決定放棄一些努力,也放棄做一個靠譜、絕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而且,我還決定把各種事情都丟給別人。
無論是演講準備還是宣傳工作,我一概不做了。我決定找人幫我做這些事,連自己能做的工作都請別人幫忙。我所謂的“掌握方法”,就是指這種積極地向別人求助的活法。
你是不是擔心,這樣做豈不是會被別人討厭?豈不是會給別人添麻煩?別人豈不是很可憐?
恰恰相反。認為自己什么都能做,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其實是在對別人說:
“你很沒用。”
“我比你厲害。”
他們不信任別人的能力,跟所有人都很見外。換句話說他們在剝奪身邊的人的干勁。因為他們總是獨自奮斗,所以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
他們自己選擇了孤獨,不信任別人,事后卻又抱怨別人不幫助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給別人添麻煩。可是,由于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不順,所以會加倍努力。我前面也提到過,很多人認為努力、忍耐、主動承擔等自我犧牲是一種美德(戰爭時期或許是必要的)。
無論是工作、戀愛還是育兒,他們都非常努力,甚至竭盡所能,自覺地把別人的工作也攬到自己身上。所以,他們會想:
“我都這么努力了,快表揚我!感謝我!”
可是,沒有人感激他們,他們就會滿腹委屈地想,難道是我做得還不夠好嗎?然后更加努力。而且,“努力教”的人不愿意麻煩身邊的人,卻一直在給身邊的人添麻煩。
究其原因,就在于“努力教”的人在不知不覺間,也會將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輸給身邊的人,比如:
“你也要努力。”
“你也要加倍忍耐。”
“你也不許靠別人,要靠自己。”
他們總是在“監督”大家有沒有在認真工作。因此,“努力教”的人一旦看到不努力的人,就會非常焦慮。然后,會將“膿液”潑出去,說:
“給我好好做!”
“不光是我,你也要......”
“你也要像我一樣…...”
他們擅自努力,又擅自焦慮。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最大的麻煩莫過于此。而且,這種喜歡一個人默默努力的人,一邊覺得身邊的人“必須感激我”,一邊又覺得自己生而為人,“必須對身邊的人心懷感激”。可是,他們卻做不到感激別人,因為只有他們自己在努力。
其實,只要學會把事情交給別人、依賴別人、麻煩別人,他們就會明白,感激之情是自然而然涌現出來的。不是必須幫助別人才能被別人感激,那些不經意間伸出的援手,更加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