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件筆者過年時的經歷:
我舅舅、舅媽是標準的非互聯網人群,做做小生意,幾乎跟互聯網不沾邊。
不過舅媽看到身邊的朋友陸續用上了智能手機和平板,萌生了買個電子產品打發時間的想法
首先她托我買了個國產平板、
平板出門以后不能上網,又換上了智能手機、
手機和平板是流量大戶,于是裝上了寬帶和無線路由器、
聽說裝了寬帶,不用裝有線即可看電視,于是我給配了電視盒子,裝了個看直播的App、
最后我送了一臺很舊的筆記本,給他們用。
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視盒子,一個周的時間里我幫他們一步到位。幾個月以后打電話我問他們,哪個用的時間最長?
答:電視盒子用的最長。
電視盒子?這點我挺意外,對我來說,手機、平板無疑更方便,電視盒子實在是無關緊要的東西。其他電子產品的問題出在哪呢?
手機
智能手機的優勢在于 隨時聯網 還有解決 社交 的需求。
前者的問題在于,手機資費的限制,一個月不超過10元的流量費用,70M的流量,必須用得非常小心;
后者對他們而言,需求不大,身邊都是非互聯網人群,QQ、微信好友數不超過10個,聊兩次新鮮勁過了也就不玩了。
平板
大屏 適合用來內容消費,離了wifi,靠消費離線下載內容,而這點對他們來說太麻煩——用電腦下載視頻,下完還得連數據線,拷貝到手機。看到密密麻麻的英文命名的文件夾,他們對此束手無策。而當時我教他們用快播來搜索下載視頻,近期快播被封,不知一切安好?
游戲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觸屏的交互方式他們還沒有適應,稍微有些難度的游戲玩起來都很吃力,消滅星星 這種游戲又嫌太無聊…
新鮮勁一過,在他們眼中都成了雞肋。
PC
之前我舅媽興致勃勃的叫我教她如何上淘寶,甚至她想在淘寶開店,把線下賣的東西掛到網上賣。后來光是教她注冊淘寶賬號這一關,就讓她放棄了… 對于我們來說,PC、手機這些設備就如同水和空氣,我們早已習慣。但沒接觸過電子產品的人來說,電腦的操作和體驗簡直是一場災難。
我舅媽第一次操作鼠標,學習 移動光標、雙擊 這些操作,學習了十幾分鐘,電腦在她眼里是一件 高級 而又 脆弱 的產品,那么多圖標擺在眼前,全然不知道有什么功能,總害怕「點錯」。
面對一個「復雜」的界面,得從花花綠綠的按鈕中找到正確的操作,看一個電視劇必須 輸入文字 加上其他 四五步 的點擊操作。如果遇上不確定的網絡故障……
想到種種不便,就對電腦失去了興趣。
(第一次教我媽用這個軟件看電視劇,我寫了滿滿一張紙才勉強教會我媽使用)
為什么是盒子?盒子有何優勢?
1、操作簡單
電視盒子 一打開就能看到為電視設計的大圖標;
移動光標即可 所見所得;
遙控器 的按鈕都控制在10個以內,比當年的功能機操作還簡單!
你很難再找出比智能電視更直觀和簡單的電子產品。
對于經常接觸電子產品的我們來說,智能電視進行復雜的輸入是一大劣勢,體驗很糟糕。但它簡單的操作,在非互聯網人群的眼里,成了一大優勢,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成本!
2、內容豐富
沒日沒夜看韓劇,這個幾乎是所有女性的必備屬性。不過貌似在大媽身上失效?不是大媽們不愛看韓劇,只是沒有他們沒有這個條件罷了。
電腦上看視頻,學習成本太高(前面說過了);曾經的買影碟看,花錢成本太高。如果能將芒果臺的熱播的電視劇主動推送到他們面前,不用花錢,沒有廣告,可以一次看個夠!相信我,沒有哪位大媽能經受住這個誘惑!
3、成本不高
我舅舅、舅媽前年搬的新家,買了一臺47寸的液晶電視,在他眼里這筆開銷絕對絕不算便宜。而電視的壽命至少在5年以上(我舅舅家上一臺電視用了快10年),在徹底老舊之前,他們絕不會去買一臺新的電視。
而一個盒子,不用買新電視即可讓電視變「智能」。更不用說,省下了一年四五百的有線電視費,要知道,我家那邊最便宜的寬帶,一年費用也才六百多。
這筆賬,誰都會算。
部分互聯網人眼中,電視盒子像曾經的VCD、DVD一樣成為稍縱即逝的家居產品,而實際上,在廣泛的非互聯網人群當中,電視盒子 如同剛需一般的存在,亟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