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p>
【譯文】魯定公問:“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應該怎樣做?”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依照禮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應該忠心耿耿?!?/p>
【鮑建竹解讀】孔子認為,就國君反面而言,應當禮遇臣下,給臣下一定的禮數,這樣,臣下就會感于國君的禮遇而盡職效忠。故云“君使臣以禮”。就臣下而言,也不應計較君主禮遇之高下,而應當為君主竭其誠、盡其力,所以“臣事君以忠”。君臣在合作中各盡己之所能,和衷共濟,事業自然就易成了。
【個人感悟】同樣的道理,現代社會中,上下級之間也應該是這樣,大家互相尊重,以禮相待,領導對下屬和善溫和,關心愛護,下屬盡心竭力,干好領導安排的事情,并且能對領導坦誠相待,不哄不騙,這樣一來,相信所有的單位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前進,逐漸走向更好更遠。但是,實際往往與人們的想象相去甚遠,不是領導好大喜功,不能任人唯賢,就是下屬急功近利,不能認真做事。往往是領導用權力壓制下屬,下屬敢怒不敢言,只好出勤不出力,很多潛規則在影響和牽制著多數人,很多人便開始混吃等死。如若有一部分人能在領導跟前吃得開混的好,另一些人則會不滿,覺得自己怎么干也不會有人賞識,還不如不干。這時就需要領導有高水平的領導能力,將大多數人都調動起來,大家互相幫助鼓勵,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 ? ? ?希望所有人都能多學一學論語,尤其是君臣之禮,那樣,彼此之間才能互尊互敬,通力合作,做好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