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愜意莫過于在一個淺光斜照的午后,輕捧一杯清茶,等一樹花開,一聲鳥鳴,抑或是那踩著斑駁樹影而來的人。
斜光,暖茶,清風,你和我,這樣就很美好。
作者:爬山貓
直到春天的雨遮蔽一次驚喜,我已經在這里消磨掉又一個四季。夏末的風掠過秋日的葉,卷起 冬天的雪。麻雀換了新家,桃樹不說話;蝴蝶告訴我滄海那邊沒有童話。
我知道秋天的落葉藏著某個人腳下的山水,也了解春天的彩虹在光陰縫隙里生芽。可從沒有人告訴我,冬天沒有溫和的雨水,就像秋風跨不過夏末的滯留。
而我一直在雨里,寫完一個四季,也等過冬天的記憶。早就忘記了那年飛雁捎給南方的信,卻沒能忘記你。
編者語:總以為忘記很容易,然而走在陽光下還是習慣回頭看一眼,只因那時年少,你在樹下對我的那一笑甚至比頭頂那驕陽還耀眼。
作者:添一抹嵐
你不由分說,扯著我的袖子,趁著教室內光線昏沉,偷偷溜出門。唯恐引人側目,我不敢作過多動靜,只由著你手臂的牽引隨你走。你在前,我隨后,靜默中,你我緩慢跨下樓梯,輕快越過操場,敏捷繞過花叢。你輕著手拉開只橫拴并未上鎖的鐵門,一躍而出,手仍扯著我袖子。
我目光四顧,并無他人身影。抬頭看,夜空中,密云已被吹散,銀月被襯托出了更多詩意,照耀出四周紛飛散云如夢似幻。月夜靜謐,天高遠,山清越,月華清暉映照出草木花樹裊裊婷婷。徜徉于縹緲月影中,我提著膽子,隨你前行。
編者語: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青春,就像一座秘密花園,每一份青春都在這里演繹出獨屬自己的春夏秋冬,然而它們所共有的東西是一樣的,春的生長,夏的活力,秋的成熟,冬的沉淀。不一樣的青春,同樣的美好。喜歡這篇文章,相信你們和我一樣透過這篇文章也可以看見自己的那花園。
作者:在藍海里幻想的小丸子
我喜歡走走停停,遇見未知的美好,聽陌生人講述陌生的風光。西決可以不必我伴我的征途,但是他的心會隨我到草原,到荒漠,到大川,到湖泊,到天涯,到海角。我等的西決不會說我自彈自唱太吵人,不會嫌我寫字弄的滿桌子墨汁,不會當我提到納蘭容若李清照時滿眼嘲諷,不會說我玩滑板就是不務正業,不會嫌我出門前打扮時間長......他會像春天一樣溫暖,理解我所有的執拗。
編者語:等待其實只是為了更好的遇見,我一點點地繪出你的輪廓,只等你在一個轉角突然出現,然后填補上剩下的色彩,到時候請允許我微笑著說,嗨,我終于等到了你。
作者:九月流云
月光從窗簾薄薄的紗層間透進屋內,四周一片靜寂,該是夜深了吧?
不,也不是靜寂,因為我聽到了窗外秋蟲的歌吟。可正是因了這秋蟲的歌吟,這初秋的夜,這帶著夏的暑熱的夜,才越發靜謐。
感嘆著秋蟲真是順應節氣的小精靈,剛立了秋,蟲鳴聲就悄悄地響起來了。它細聲細氣、時斷時續地地吟唱著,似乎怕驚擾了熟睡人的夢。
蟲鳴聲細,卻輕輕悄悄地把我拉進了這美麗的夜里。我凝神聽著,想象著它們所在的位置。可在樓下硬地的縫隙里?可在樓前花園的草叢中?據說,有叫聲的蟲子是雄性的,那么,在這暗夜里,它的溫柔的歌聲,可是唱給心儀的蟲子聽的?這叫著的,是蛐蛐,還是蟈蟈?依我淺薄的認知,這叫聲,就是蛐蛐兒。要是蟈蟈兒,它的叫聲會高亢一些。
編者語:小時候便愛聽蟲吟,聽到時整個人也仿佛愉悅了,老家秋蟲不多,夏蟲卻多,最愛在夏夜乘涼的院子里扇著風等那一聲聲的和鳴,那輕輕的鳴唱總能平復了整個夏季的浮躁。
作者:邰楓的臺
不知什么時候傳來蟋蟀的鳴叫,打破夜的寧靜,先是一只獨奏,接著很多蟋蟀的合奏,此起彼伏。“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聲多。”已經秋天了,這夜已是涼如水的秋夜。
蟋蟀獨知秋令早,蟋蟀是報秋的使者,這秋的涼意在蟋蟀的鳴聲里傳來,裹狹著悲涼的氣息。秋的涼意撲面而來,在守關戰士的戎裝上,在游子匆匆的步履里,在閨中思婦的十字繡上,在落魄文人的書卷里,這涼意漫卷了愁緒,在空氣里氤氳。
編者語:初讀時以為是簡單的秋景散文,讀到后面才發現不然,而當回過頭來重讀時,方又讀出另一番滋味。最喜歡莫過那句“可是,我知道你在聽”,一切感情在此瞬間明朗。秋夜思,秋思夜,愿一切思念之情都被知曉,愿一切思念之人皆被撫慰。
作者:六小麥子
喜歡時光的素簡,喜歡輕守的那份寧靜和安然。風輕輕的淺舞著溫情的芬芳,花靜靜地開出季節的浪漫,美麗的綻放,舒展著心靈的陽光。靜靜地安坐在淺夏的眉前,一絲欣喜,彌漫著季節轉角的清香;溫和的安暖,讓人想枕著光陰酣睡。
時光如水,總是安然。種一朵淡雅的花,植在時光的長廊,推開一窗繁雜的風月,盈一懷年華的清遠,走出一路賞心悅目的輕盈。將一米陽光,灑在每一個歡樂的清晨;將一抹暖意,鋪滿每一個醉人的黃昏。
編者語:人生如水,每個人活出各自的百味。如茶,則清香悠悠,似酒,則甘醇濃烈。然而對比下,我更偏愛與文章中的那種如水般的純凈安寧,如萬般滋味后回歸本原。人生當如此,閑適度過,堅守自我。然后多年后回顧,你會發現,縱然時不可追,縱然出走半生,但驀然回首,你依舊一如當年,仍是那個熟悉的少年。
作者:別山舉水
看飄拂的垂柳,奔走的野狗,它們似乎都觸手可及。遠處黛青色的山,失去往日的威嚴,一點都不遠,分明可以踩到腳下面。
原來,所有的門檻都是我們自己為自己所設的限。我可以在里面呆著躺著,什么都不管,任涼快燥熱隨風來去,任外面鳥鳴人喊,任時光老去,一天又一天。我一直在那兒夢著,山那邊有沒有神仙。
編者語:喜歡文中寥寥幾筆勾勒出的小巷模樣,更喜歡文中透露出的自由而灑脫的姿態。人便該如如此,沒有任何的柵欄,假想自己是一只鳥,便該能一飛沖天,假想自己是一只魚,便必能一潛深底,有風無風,你都該蕩漾。
以上就是本周散文周刊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對散文專題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