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2017年,女兒上初三,即將迎來中考,人生的第一次大考。
我依然忙于工作,有時候會加班,晚上回去很晚。長期耽誤家人吃晚飯,女兒說過,她的胃會疼,因為等我一起吃晚飯,等得太久了。
有時候,我也會因為不能早些下班為女兒做可口的晚飯而自責,然而,僅限于間歇性自責,并未因此而改變現狀。
吃完晚飯,有時候我會要求女兒陪我坐一會兒說說話啥的,女兒多數時候以學習為由很平淡地拒絕我。是的,女兒學習很忙,尤其是最后史地生陸續結業考試階段,沒完沒了的背誦已經擾得女兒非常焦躁了,她自然不愿意聽我的喋喋不休。從初二開始,女兒經常關閉臥室的門,亮燈至深夜十一點以后,我想催促她早些睡覺,也只能在心底心疼和默默的催促了。
各有各的節奏,各自忙碌吧,我就這樣在心底安慰自己,也許我不需要為女兒的中考做什么特別的付出。
2018年春節,女兒說:“媽媽,初中三年,我未曾向你提出任何過分的要求,今天提一個,可以嗎?”
“可以啊,說吧。只要媽媽可以做到,一定滿足。”看著眼前這個剛滿13周歲,有點叛逆的女兒,鄭重其事向我提出要求,我才發現,一直以來,我只忙于工作,女兒忙于她的學習,未曾打擾過我一分一毫。她真的很需要我,而我卻以忙碌為由愣是忽略了女兒的需求,完全沒有用心去關注女兒。甚至有一段時間,我為女兒與我說話的語氣不友好而生女兒的氣,認為她“太不懂大人的疾苦!” 那一刻,我開始為自己的這些想法而愧疚。女兒大概實在忍不住,所以才向我提出了她的要求。
“最后半年,你每天中午回來給我做飯。下午送我去上學,晚上接我回家,可以嗎?最后半學期。”女兒帶著試探的口氣問我,雙眼盯著我,充滿了渴望,她希望我答應,又似乎并不抱有希望。
我并沒有立即回答,我把女兒拉向懷里,緊緊地擁抱著她,不禁流下了眼淚,“對不起,寶貝兒,我知道,別人家的孩子進入初三都是車接車送的,專人伺候。而你,從小學開始都是自己上學和放學回家。都是媽媽不好,媽媽答應你。”
女兒趴在我的懷里,開始嗚嗚地哭泣,她把頭埋在我的懷里,臉貼著我的前胸到處輕輕地摩擦著,她把我當成了毛巾,用我去擦拭她涌泉般的淚水。我輕輕地拍著女兒的后背,女兒哭得后背一起一伏的,我的淚水也如泉涌般滴在了她的后背上。
我嘗試著把女兒從懷中轉化成攔腰來個公主抱,把她抱到床上讓她休息一會兒。我發現,我竟然只能比劃著公主抱的動作,卻實在抱不起女兒。女兒噗嗤一聲笑了,“媽媽,我長大了。你抱不動我了。”
是的,女兒大了,我抱不動了。可是,我還想再抱一下女兒,“寶貝,我還想抱抱你。坐在我的腿上,讓我再感受一下抱寶兒的感覺吧。”
女兒,一屁股坐在我的雙腿上,雙手繞著我的脖子,看著我,笑了。她的眼角還有淚水,我用手輕輕拭去,可是很快,女兒的淚水又流了出來。
“哦,哦,寶貝乖,不哭了。”
……
自那以后,我向公司請了半年每天30分鐘的假,每天下午晚去半個小時,我要照顧孩子。未干完的工作,申請了延遲完成,晚上補充完成即可。
01 制定菜譜
我出生于江北的教師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排行老二。在那個年代,我屬于不受爺爺和太爺爺待見的女孩子,盡管如此,我的爸爸媽媽依然把我當寶貝兒對待。
家務,我做或者不做,可以選擇。學習成績或好或壞,父母親可以不問。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可以理解我,從來沒有打罵呵斥。他們只管做好爸爸媽媽,而我們不用他們特地教誨,比著父母的做法去學習,鄰里鄉親們都夸贊我們兄弟姊妹三個勤快、嘴巴兒甜、還愛學習,是讓父母親放心的好孩子。
所以,我很慚愧,姐姐老大做得很好,做飯、洗衣服等所有家務都全包了,而我從小羸弱,腸胃不好、又害了眼疾,一直是全家人在照顧我,極少指使我去干家務。弟弟,和姐姐一樣,做飯、洗衣服家務等樣樣都會,是一位標準的江蘇優質暖男一枚。我竟然只會蒸大饅頭、煮粥,不會做菜,確切地說到了高中異地求學時才學會洗衣服。
答應給女兒做飯,可是我不會做菜啊,這可怎么辦?
我的記憶中,爸爸媽媽都會做一手好菜,他們不是從小就會做菜的吧?我此刻不會做菜,我可以學,我也一定可以做一手好菜給女兒吃。
當時,辦公室有一位九零后小伙子對美食比較有研究。我隨口提起此事,他聽到我要日日為女兒做飯,瞪大了雙眼,不過很快就舉起雙手支持我,并對我說:“王大姐姐,好樣的。我給你出菜譜,適合初中生的健康菜譜。你比著做,不會的問我,我做菜是一把好手。”
“好啊,有年輕師傅親自指導,幸運之至。”
菜譜大致是午餐一葷菜二素菜的配置,外加時令水果。
女兒愛吃龍利魚、鱈魚、噶呀魚、牛肉和豬肉,我能做的只有龍利魚和豬肉排骨,熟食店可以買到牛肉和鱈魚,剩下噶呀魚只能由老公早起到早市去搜尋,如果有合適的野生噶呀魚那就買上,由老公去做。至于素菜,女兒愛吃豆腐、油豆皮、大頭菜、西紅柿、生菜、小油菜、西藍花等,可以比著百度上教程學習去做。主食,我做的大米飯還是深得女兒喜愛的。就在此飲食喜好的基礎上,由同事出了一周菜譜。我把制作好的菜譜打印出來給女兒看,女兒看了相當滿意。微笑著靠近我,伸出雙手環繞著我的脖子,在我的額頭上印上很響的幾聲“啵、啵、啵”,然后大聲說:“媽媽,我愛你!”
“媽媽不會做菜,現學現賣,不要怪媽媽做得不好吃。做出來,就湊合著吃,表示鼓勵媽媽,可以嗎?”
“媽媽你做的菜都好吃,我都愛吃。”這話,女兒從小就這么說。我做的菜,在女兒的眼里,都是好吃的。不愛吃,她便少吃,絕不說不好吃。或許,飯菜帶著媽媽的味道,不是美味也香噴噴。
孩子開學前兩天,我已經到市場上買了佐料和部分可以放置冰箱中保鮮的蔬菜。等到要給孩子做菜,只要現買新鮮的青菜等做上就可以了。
02 第一頓午餐
春節后,女兒開學第一天。我5:30起床,到公園晨跑一圈,返回時給女兒買上早餐。伺候完畢女兒吃早餐,我便收拾碗筷,做上中午的米飯以及依據食譜準備中午的菜。感覺還沒有忙完,就到了上班時間,拿起電腦包就沖出家門。
為了把第一頓飯做好,我提前了二十分鐘下班,去超市買上生菜、西紅柿和雞蛋。第一頓飯是油潑生菜、清蒸龍利魚、西紅柿炒雞蛋。我把最后一道菜西紅柿炒雞蛋端上餐桌的時候,女兒就推門進來了。
“寶貝放學回來了,放下書包吃飯吧。”我很開心且大聲對女兒說。
“哇,謝謝媽媽,都是我愛吃的菜。”女兒大聲說,滿心喜悅溢于言表。
我敞開電飯煲的蓋子。媽呀,米飯竟然沒有加熱!米還好好地躺在鍋中。
“寶寶,我錯了!”
“咋了?”女兒進入廚房,看我怔在電飯煲前,就明白了,不禁噗嗤一笑。
“沒有關系的,煮上晚上吃吧。中午這么多菜,不吃米飯也是可以的!”
“我去樓下買幾個饅頭吧。”
“不用。你下碗清水面條吧。”
“好的,你先吃菜,我給你煮蕎麥鮮面條。”
就這樣,第一頓午飯在手忙腳亂中也算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女兒顯然也很開心。
03 第一次接女兒放學
從家到實驗中學只有兩個路的距離,其中學校門口的那條東西路是城區最繁忙的路段,孩子們上學和放學時間段不允許機動車輛駛入,所以接送孩子以步行或者騎電動車為主。
下班高峰期,偶有突發事情,會導致擁堵。為了確保第一天能夠早于女兒放學就到校門口等她,我便提前半個小時下班去接。
還未到校門口,遠遠就望見女兒同學諾諾的爸爸已經侯在了校門口。
“接孩子?這么早就到了。” 我穿過馬路,徑直走向諾諾爸爸,順便打了聲招呼。
“嗯,我每天都接。班上沒事,就早一會兒過來。”
“我第一次接孩子放學,以前都是她自己回家。”
“聽諾諾說了,焱每次都自己回家,女孩子聽話。男孩子不行,必須看管著,要不放學就不回家了。所以,我每天都接。”諾諾爸爸說。
“諾諾那么自律,放學會不回家嗎?”我以為接送孩子只是父母擔心孩子途中的安全,給予孩子的一份關愛和照顧,未曾想到也是一份管束。
“男孩子,很調皮的。我還是放心不下。萬一,走斜了道兒,后悔莫及了。”
“也是!”我若有所思。
我們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不知不覺孩子們就放學了。很快,孩子們陸續走出校門。
諾諾出來了,就他自己一個人。
“焱焱呢?沒和你一起出來嗎?”諾諾爸爸問。
“阿姨,焱焱今天值日,她晚一會出來,讓我給您說一聲。”諾諾對我說。
一個個孩子逐漸走出校門,或者孩子自己騎自行車回家,或者父母親接。我伸長脖子注視著每一個孩子,希望從孩子的海洋快速認出焱焱來。然而,不到半小時功夫,學校門口便歸于安靜了,我始終沒有看到焱焱走出校門。
我已經在校門口等候一個小時了,焱焱還沒有出來,我心中不免焦躁起來。我在校門口來回地走動著,一遍又一遍。我找警衛說:“放學一小時,孩子還沒有出來,我很擔心。我想進去看一下。”
“再等一會兒吧。班主任還沒有走,個別孩子還在教室里。”
我只好耐著性子繼續在校門口靜靜地等待,心情凝重地或靠著電動車或打著圈兒碎步轉。思緒如脫韁的野馬,浮想聯翩起來。
焱寶兒7歲時候,來到我的身邊。那時候上小學三年級,從家里到學校是三里距離,每天早上我送她上學,她中午便在小飯桌吃午飯和午休,并不用我操心。晚上放學,我接她回家就可以了。小學放學很早,女兒總是等我很久,一開始在校門口,后來在鮮奶吧內等候我。鮮奶吧的女老板總帶著微笑,人也很和氣,她說:“你女兒真乖,來這里,先鋪開做作業,不管周圍的嘈雜聲。作業做完了,你還沒有來,她就對著外面張望著等你。”
那時候,女兒看到我,就像好久沒有見面一樣,快速收拾書包,然后撲到我的懷里,我親親女兒的額頭,她便心滿意足地坐在電動車的后座上了,一路唱著歌兒與我一起回家。
周末的特長課,我接她也不及時。有一次,我大約晚了一個小時,女兒時,女兒正在嗚嗚地哭著,見到我的一剎那哭得更加厲害了。我問她:“寶貝,為什么哭了呢?”
“媽媽,方老師說你不要我了,才不來接我的。我以為你不來了。”那年女兒7歲,用奶聲奶氣的語氣對我說,很委屈,也很不安,水汪汪的一雙大眼睛里滿是淚水和渴望,也填滿了恐懼和困惑。
我摟著女兒,剎那間也刷刷地流下了眼淚。
“寶貝,媽媽不是來了嗎?你是媽媽的寶貝兒,媽媽永遠愛你,永遠都要你,不會不要你。”
女兒小手緊緊地攥著我的大拇指頭,我帶著她找到了舞蹈學校的校長。我給校長說:“孩子是可以逗的,有些話是不能說的。比如,告訴孩子,媽媽不要她,這是什么意思呢?”校長自知理虧,連忙向我道歉,我也不再多糾纏,帶著孩子走了。
自那以后,周末,我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及時趕到舞蹈班接孩子。偶爾晚一點,女兒最多等候我二十分鐘,這在她可以忍受的時間范圍內。
后來,我不知道是否又有人在騙她,說媽媽不要她了,還是她也想自己回家,讓我不那么辛苦。她在鮮奶吧呆了兩個月,便告訴我:“媽媽,我知道路,我和瑞瑞姐姐一起步行回家,可以嗎?”
瑞瑞是同事的女兒,比焱焱大兩歲,四年級,她每日步行回家,我們兩家小區臨著。我便給同事說了此事,同意焱焱與瑞瑞同行回家。我把家里的鑰匙,用紅色的繩子串起來,掛在焱焱的脖子上。
就這樣年僅七歲的女兒,步行三里地回家,走了一個半學期。再后來,我們搬進了新房子,有了直達學校的專線校車,焱焱便每日自己乘坐校車上學和放學回家,她的脖子上依然掛著紅繩子串著的一串鑰匙。
也許,過去六年,女兒等我太多的次數、每次時間也都太久,所以,我也便要多等等女兒吧。當我等待中內心升騰起對女兒不懂事的責怪的時候,我立馬問自己:“當初女兒又是如何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依然可以見到我就開心得不得了,立馬撲向我的懷里的。難道我還不如一個孩子的心寬嗎?”于是,我便不再怪罪女兒,只怪自己沒有耐心。
就這樣,時間一分鐘、一分鐘緩慢地流淌著,猶如流動的溪流,自然而歡快起來。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女兒才出來,身邊跟隨一個顯然還在哭泣的女同學。
見到孩子的一剎那,我便很開心。焱焱也看見了我,她瞥了我一眼,繼續與同學說話。我便站在原地,等著女兒來到我的身邊。
女兒又在學校門口的路東邊與同學說了一會兒話,那個女同學才騎著自行車走了,女兒目送她離開,這才走向我。
“走吧。”女兒似乎不高興,見到我,只催快些回家。我也不做聲,載著她離開學校。
04 陪讀
女兒坐在電動車的后座上,一路上一句話也不說。我的心是忐忑的,想問,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心想,十三的孩子已經萌發了自主意識,多問可能會適得其反,還是耐心等待她給我說吧。
到了家,女兒放下書包,從書包中掏出兩個金黃色封面的筆記本子遞給我。
我接過本子,打開第一頁,第一頁加蓋一個清晰的紅色印章——實驗中學精英獎。另外一個本子蓋著同樣的印章。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的獎品嗎?”
“是的,獎勵排名年級前五十,每人兩個本子。”
“不錯,送給我嗎?”我問。
“我自己記筆記用。讓你看看。”
“好吧。”我把兩個筆記本子歸還女兒。并沒有過問太多她學習上的事情。
所在小城市并不大,每年中考學生大概六千人,高中升學率不足40%。所以,中考的升學壓力比高考都大,面臨升學和離開學堂的重要選擇。
我并不擔心女兒的升學問題,她也只是在幾所當地有名的高中間進行選擇的問題。我一直以為那是她的選擇,雖然我的情緒也會因為她的成績或好或壞而起伏,我還是極力抱持平淡的態度——不喜亦不憂。
吃完晚飯,女兒回自己的臥室,關著門。
我洗了幾個獼猴桃,放在水果盤里。輕敲女兒禁閉的房門,女兒很快起身給我開門。
“我可以陪你一起學習嗎?我看書,不出聲。只想陪陪你。”我主動向女兒提出請求。
“好的。謝謝媽媽。”女兒點點頭,接過水果,示意讓我進屋。
為了不打擾女兒,我就在女兒一旁靜靜地看書。《平凡的世界》、《紅樓夢》、《射雕英雄傳》、《上下五千年》等長篇巨作,都是在那個時候看完的。為了避免打斷孩子學習的注意力,我把手機靜音,盡量讓自己不出聲、也不動彈,所以,那段陪讀的時光,我的專注力是很高的,所以閱讀效率比現在獨自閱讀要高很多。
大約晚上十點鐘,女兒做完作業,主動要求和我聊天。欲求而不得,今主動交流,我心甚喜,欣然答應。
“媽媽。”女兒叫我。
“在,寶貝兒。”我趕緊抬頭,微笑看著女兒。
“響響學習特別認真,但是她數學和物理總是考不好,考高中也有難度。這次數學不及格,她不敢回家,她爬到教學樓的頂層去哭了。班主任聽見哭聲,上去看到她,安慰了幾句。然后,我又陪著她一個多小時。”女兒終于向我解釋今天放學晚出來的原因。
“她為什么哭?僅僅是考不好嗎?”我問。
“媽媽,響響給我看,她的胳膊和腿上多處淤青和淤紫,那是她媽媽掐的。”我并不接話,起身靠近女兒,讓女兒把頭靠在我的胸前。
“她媽媽和他爸爸離婚了。她媽媽一個人帶著她,她媽媽天天倒班,工作很辛苦。她媽媽要求她必須考上高中。每次成績不好,她媽媽都會發瘋一般辱罵她、掐她、踢打她。她學習特別認真,課間都不休息,可是成績依然不理想。這次數學又不及格,她媽媽肯定會打罵得更狠。所以,她說她不敢回家。我就陪她說說話。”
“寶貝,你做得對。媽媽支持你。明天,把你的零食帶一些給她吃。”
“你是我的好媽媽。你沒有訓斥那么晚才出來,甚至你都不問問我的成績好壞。”
“謝謝寶貝。我只是媽媽,永遠愛你的媽媽。學習,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考不好,你比我都難過,何須媽媽厲聲提醒?媽媽陪你或喜或憂就夠了。”
那晚,女兒和我聊了很多。我也是在真正多一些時間陪著女兒的時候,女兒才開始給我講更多她學校里發生的事情,我才得以了解女兒的學習和生活更多。才發現,初中學生的世界,并不是只有學習,也并不是風平浪靜,有太多,他們不能承受之負重的事情縈繞在他們的腦海中。
05 風波
開學后,孩子們進入了緊張的學習之中。我就按照與女兒的約定,中午回家給她做午飯,下午送她上學,晚上接回家。如此平靜地過了一個月。
有一天放學,女兒出門面帶不悅,我就問:“寶兒,怎么了?”
“甭提了,說好了,3月中旬兩個實驗班的學生,全部升入高中,并展開高中課程的學習。結果,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天下午突然宣布解散,我又回了原來的班級中。我們真的成了試驗品了。原來班級的學習氣氛,比實驗班真的差了好多呢。”
“真是令人難過的事情。這臨到戰場,又重新洗牌。對你們的確不公平。”我順著女兒的情緒,認可她的看法,引導她繼續說下去。
“政治、生物幾個小科目本來說不考了,我們都沒有復習。這下可好,我們與他們一起參加升學考試。可是我們三個月沒有看書了,拉下的課程全部得自學。本來‘培優’,培到最后變成了‘培憂’!夠鬧心的。”
“的確,夠鬧心的。”我完全可以理解女兒的不滿,讓她盡情傾訴心中的郁悶。
女兒說了一路,,等到樓下,她也逐漸平靜了下來。看樣子,心情也不是非常的糟糕啦。
又過了幾天,女兒再次面帶不悅,并且連續好幾天閉口不談她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
女兒變得更加沉默了,我能感受到她心中積郁的焦慮在一點點變大,而她還沒有找到宣泄的出口。我也一直在想辦法如何開導女兒,讓她將心中的煩悶情緒表達出來。我嘗試一下現身說法,或許有效果。于是一天晚上,我開始給女兒講我上中學時候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糗事兒。
“媽媽初一的時候和苗猛同桌,不知道為何,媽媽竟然暗中喜歡上了苗猛,尤其是喜歡他眉宇間不大不小的紅色的痣。可笑的是,苗猛竟然讓我給他遞情書。他的情書,是寫給我最好的朋友燕子。我當時心里很不對勁,醋味十足。我還是忍了,乖乖地把苗猛的情書遞給了燕子,燕子拒絕了苗猛。我心中竟然還有一些竊喜,不過我依然不告訴任何人我喜歡苗猛,直到現在,苗猛也不知道我曾經暗自喜歡過他兩個月。初中生的感情可以用小貓小狗過家家來表述,來得快和真切,然而走得也快,難以長久。整個初中階段,我接連不斷暗暗喜歡過幾個男同學,當然也被幾個男同學暗暗地喜歡過。”
女兒顯然對我的這些陳年老事很感興趣。過去曾經打死我也不好意思說的事情,若干年以后,我竟然毫不羞澀地對著女兒和盤托出,甚至我都懶得更改姓名。因為我已經明白,心底喜歡一個人,不是錯,不丟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不喜歡異性,那才是不正常呢。我才不附和老師們那種為了抓升學率,有點反人性地告訴學生,喜歡一個人是齷齪不堪的,是可恥的,談戀愛更是要受到嚴厲處罰等等的觀念。
經過兩三個晚上,我把初中很多事兒都說給給女兒聽。
然后,女兒才向我說起,她最近遇到的困惑。
“我拒絕一個喜歡我的小舒同學的追求。結果小韓,自封正義的使者,說要為好友小舒鳴不平,就在QQ上罵我,罵我裝蒜、清高,還有其他難聽的話。我找他理論,他還更加囂張。”
“這是欺負人,女孩子尤其不能讓他們欺負。兩個選擇,第一媽媽直接出面去解決此事,找他的家長或者你們班主任甚至校長。第二你先告訴班主任,讓她解決。如果她不能妥善解決,我再出面。”我要為女兒撐腰,讓她不要害怕,一切都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們可以對別人很溫柔,但是別人欺負我們,我們必須反抗。打不過也得反抗!就像媽媽曾經給你說過,我被街霸饒子欺負,鼻子被打流血了,我依然不怕他,并且和他打罵起來,最終贏得他豎起拇指而不是再次欺負我。人都是欺軟怕硬的性格,這是本性!”
次日早上,我送女兒上學,叮囑女兒一定要告訴班主任。放下女兒,我到了附近超市買了幾箱新鮮水果和一些糖果,送到學校,放在教室講臺旁邊,然后與班主任說了幾句話后離開。
中午接女兒的時候,女兒情緒明顯陰轉晴,她說班主任已經找那個胡說八道的小韓,他也當面給我道歉,并說以后再也不說我的壞話了。
初中生逐漸有自己的主張,他們把同學之間的事情看得很重要,讓他們向父母和盤托出所遇到的困惑,他們會有很大的顧慮,這就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一舉一動,一表一情。同時,孩子獨立于我們,我們需要與他們進行平等的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指揮。所以,幫助孩子們處理問題時,要蹲下來與孩子們一起想辦法,尊重孩子,才可能贏得他們的信任。
06 中考
總以為陪讀的歲月是艱辛且漫長的,而我卻在不知不覺中與女兒一起走過了中考的最后的半年,欲猶未盡之時,就迎來了中考的時光。
我原計劃請假全程陪伴女兒中考,而女兒說,“媽媽你工作很忙,如果可以兩不耽誤更好。”孩子說的很有道理,我采納了她的建議。我把日常需要做的事情進行輕重緩急分級,把接送孩子作為重中之重,需要第一時間及時完成,把工作規劃為重要且時間可以后延的事情。
中考期間,我照顧孩子、工作、日常作息,有條不紊進行。倒是孩子笑著打趣我說:“媽媽,人家媽媽陪著孩子中考,著急得坐立不安,覺都睡不好。你倒好,睡得比我還香。”我說:“寶貝,好像中考是你的事情。我供你吃喝和接送,剩下的都你的事情了。我才不著急呢。”女兒說:“媽媽,你不愛我了嗎?”我說:“哦。愛也包含放心和放手,不是嗎?女兒優秀,媽媽自然放心,可以高枕無憂了哦。”說完,我們母女相視而笑。
回首這段由孩子提出,我被動接受,傾斜大量精力的陪讀時光,有如說我為孩子付出很多,不如說孩子給予了我更多的愛、力量和成長。我一直堅信,一個人只有在學會如何更好地愛和懂得家人的時候,才能被愛和被懂得,才能感受到親情給予我們的無限的幸福的感覺。
陪讀期間,我與女兒有過無言以對的瞬間,我焦慮、憤怒,也曾經內心嗔怨孩子不懂我。我私下向我的爸爸媽媽吐槽,我的父母教誨讓我從錯誤思維怪圈中走出來,并引導我向內反省。為此,我一邊照顧孩子的一日三餐,一邊買了大量的書比如《傅雷家書》、《正面管教》、《哈佛家訓》等,不斷閱讀學習,學習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互動等等,通過成長自我實現與孩子共同成長,也終于迎來了孩子的信任,收獲得了非常好的親子關系。直到現在,我與女兒,是母女,也是朋友。我們會在分別之時擁抱依依惜別,也會為相逢的瞬間而歡喜雀躍,忍不住大庭廣眾之下緊緊擁抱,毫不顧忌周圍異樣或者羨慕的目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