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第二個巴菲特!”
“我該怎么做才能成為像馬克?伯格那樣的人?”
你是不是也常常思考這樣的人生難題?
不隨大流的獨特想法
今天看馬云的一個演講,聊到創辦阿里前,他說:“我那時跟所有人的榜樣一樣,肯定是比爾蓋茨、李嘉誠這些人。但是,時間越長我才發現,他們不是我們的榜樣。沒法學習比爾?蓋茨,沒法學習李嘉誠,他們太大太強,你也不知道怎么學習。真正的榜樣一定在你附近,如果你剛開始做小店、開小飯館,你的榜樣就是斜對面的小飯館:他為什么門口排那么長的隊,而我們家卻服務員比客戶多?榜樣是一點一滴學上去的。”
這種獨特的榜樣思想幫助馬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是當年政治老師強調過無數遍的理論。最近對此感觸最深的就是一個很火的育兒理念:窮養兒子富養女兒。
很多家長們一聽覺得說的非常有道理,于是對男孩在物質上百般苛刻,而對女孩則滿足其一切物質需求。但事實上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窮養兒子——重在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品格和責任感;富養女兒,——則要塑造其良好的氣質,開闊視野,增加閱歷和見識。
再比如創業之初的馬云爸爸,他看到的是小企業的艱難,所以有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再者,他看到了互聯網的大潮,所以有了今天的淘寶購物。
清理你的思路,找準解決方案
創業的道路上九死一生,馬云知道。所以他說:“我失敗的概率還是很大,但即使我失敗了,我去大學教那些學生失敗的經驗,我還是最好的老師。”
作為一個下海的英語老師,他給自己的解決方案讓人忍不住拍手稱贊:很現實而且可操作性強。
創業之初,阿里遭遇了非常嚴重的一次危機。2000年4月開始,美國股市狂跌,年底,中國網站開始紛紛倒閉。持續三年的互聯網第一波浪潮突然從峰頂跌入峰谷,互聯網的冬天來臨了!
運營成本不斷增加,整個行業發生雪崩性的危機。2001年1月,阿里巴巴的賬面上只剩能維持半年多的700萬美元,更可怕的是,當時的阿里巴巴并沒有找到賺錢的辦法!
這就像你失業在家,兜里只剩1000塊,明天房租就要交掉900,你怎么辦?
阿里巴巴找到的解決辦法是:馬上搬家,換個“房租”便宜的!
就是傳說中三個“ BTOC”的戰略決定: Back TO China(回到中國) , 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 , 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 。
于是,阿里巴巴在海外的員工幾乎全部被裁員,大封殺的效果立竿見影。每月的成本立刻從100萬降到了50萬美元,阿里巴巴贏得了寶貴的一年喘息時間!
時至今日,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敬佩的馬云、一個近乎傳奇的阿里巴巴。
有觀點、有分析、有方法,這就是今天我們探討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些許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