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覺得黃老師在備課方面下足了功夫,對文本做了深度的挖掘。
從教學設計來看,可以看出,黃老師是緊扣課程標準的。比如注重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比如指導書寫時的用心。比如課文學習時的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理解內容,感悟情感。又比如注重通過引導朗讀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但我又有個小擔憂,這樣的課程安排,時間上來得及嗎?
黃老師應該有試上過了。如果來得及,那就沒關系。如果會有點趕,是不是可以簡化程序呢。
比如,課前學生應該會有預習。能不能直接用檢查預習的方式。而省去學生在課堂上讀書,圈畫詞語的工序呢?
又比如,生字的寫字指導,能不能放在學習詞語的后面。也就是學習完生字的讀音后,馬上指導書寫兩個生字。這樣的好處是(一)保證完成任務。寫字的指導,是重點。(二)課文學習時,不用被中途打斷,可以一氣呵成地完成對課文的感悟。(三)教學流程更清晰。
另外,學習課文時,能不能由一個問題串起?
比如:“你喜歡誰?為什么?”
這樣的好處是:“知道了什么——找出句子——理解重點詞——感情讀”這幾個步驟都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不會不可控制地發散。學生的情感也容易積蓄表達與表現。
這是我的粗淺看法,不代表什么,執教者為王!如有不當之處,請直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