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風呼呼的刮著,門前的篷布被吹得高高飄起,小東坐在灶火旁一根一根的填著柴火,媽媽在灶邊上準備著年夜飯要用的東西。
過了一會,小東問媽媽“媽,我大什么時候回來了,這都過年了,人家娃娃都有新衣服穿了,也都有糖吃了,我什么時候能穿上新衣服了”
小東媽抬頭看看窗子外面,這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天氣也陰的嚇人,開口道“怕是要下雪了,估計得個晚上了?!?/p>
在這個貧窮的村莊里,大多數人都是靠天吃飯,老天的喜怒哀樂決定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條件。
“咯吱”門開了,小東興奮的站起來叫了聲“大,你回來了”就著煤油燈能看到,進來的這個男人年齡也不小了,大抵也得有個四十多歲了吧。
“嗯”進來的男人應了一聲,徑直走到灶火邊說“小東他媽,今這天要凍死個人啊,這眼瞅著過年了,還要下場子大雪了,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吧,來,小東,今天在你老林爺爺那給你買的糖,過年了,也喜慶喜慶?!?/p>
小東興奮的跑到男人面前接過糖美滋滋的樂著。
“差不多了,鍋里的玉米饃饃熱了就好了,小東,先別吃糖,吃完飯再吃”
端在炕上桌子的不過寥寥可數的幾個碗,碗里放著紅薯,土豆,酸菜熬洋芋,碗里零星的撒些肉,再加上一些個丸子就組成了簡單的年夜飯。
一家三口坐在暖炕上吃上了熱乎乎的年夜飯,倒也安靜。
吃罷飯,也沒什么娛樂活動,小東把糖果拿出來,每人分了一個,喜滋滋的含在嘴里,甜味瞬間蔓延在口腔的每一個角落,聽著遠處時不時傳來的鞭炮聲,這一年,就這么過了。
這樣的日子一年又一年。小東不再是那個給糖就興奮的小男孩了。
十七歲的小東在村里的磚廠打工,離家不遠,卻也不經?;丶?。這一天,大托人捎來信,讓小東回家一趟。
一個看起來六十多歲的老漢佝著腰,嘴里吧嗒吧嗒抽著旱煙,盤腿坐在炕沿上,是不是的嘆口氣。小東剛到家門口就看到這樣一副場景。
明明大今年才54,卻看起來像是64的,生活壓的這個老漢的腰彎了又彎,完全看不出這個當年在村子里是數一數二的俊后生的樣。
老漢看見小東進門,抬了抬頭說“東子啊,來,大今天叫你回來是想跟你說個事”
“大,什么事,你說”
“你看,你也不小了,這年年放假你都到磚廠打工了,可這明年你也要考大學了,這么個下去耽誤你考大學呀,我也想了想,這么個,你以后也不要去磚廠打工了,大多跑上幾趟,你就好好念書就行了,以后考上個好大學,給咱老林家爭上口氣”
“嗯,大,我一定給咱老林家爭氣,這個假期干完我就不干了”
老漢看著兒子年輕的臉,磕了磕手里的旱煙桿起身向著門外走去。
老漢更是起早貪黑的干活,背更是一天比一天彎的厲害,可是老漢不聽任何人的勸,仍舊埋頭苦干,他說“這輩子,就希望我們家東子走出這座山,在這座山里我窮了一輩子,婆姨,娃娃都沒讓過上好日子,娃娃剩下的路,我只能這么幫了?!?/p>
小東沒有讓老漢失望,錄取通知書來的時候老漢看著錄取通知書久久不愿放下,一遍一遍的看著,嘴里一直念叨著“我們家東子走出去了,我們家東子走出去了……”
小東上大學走的時候,老漢現在山頭上努力的挺了挺佝僂的背,望著山那邊老淚縱橫,嘴里喃喃自語著“東子,出息了不要忘了這個村里的人,出息了記得回來讓這座大山里更多娃娃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