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林下生風
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或學習中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阻礙或困難,當阻礙與困難來臨時,我們是動搖退縮?還是堅忍不拔,勇往直前呢?
人,萬物之靈長,偉大之處就在善于思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腦筋。
孔子有言:“學而不思則惘”;
大文學家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伽利略說:“思考是人類最大的快樂”;
愛迪生說:“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
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他們取得的成果,無不出自對身邊點滴的觀察思考,繼而創造出來的。
一切政治上的改革、技術上的革新,都是思考的產物。
蘋果樹上,一只紅紅的蘋果掉了下來,牛頓思考后,發現了萬有引力;
水燒開時壺蓋被水汽頂起,瓦特思考后,發明了蒸汽機;
山上長著鋸齒般葉子的小草劃破手指,魯班思考后,發明了鋸子;
張衡通過觀察思考,發明了地動儀;
畢升通過思考,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這一切的一切,都因為有了思考。
你們是否該覺得這些都是些大的發明創造,有沒有生活中的小事呢?當然有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就有例為證。
小時候我不愛動腦子,常常被哥哥“欺負”。
一次,爸爸做了兩把椅子送給我們,一個特別漂亮,刷著紅色的油漆,另一把椅面有些“傷疤”,因它丑陋也沒給刷漆料。
爸爸讓我們兄妹倆選,當然我們都會爭搶好的那把。
爸爸為了測我們的動腦能力,他用了抽簽的方法,在手中握兩根小木條,一長一短。爸爸說:“你們誰抽到長的,誰就要漂亮的那把”。
因為我小,讓我先抽。我以為爸爸手中看起來長的就是長的,就抽了表面上看似長的那根,結果那根看似長的小木條實際卻是短的,不過顯露在手上的部分長罷了;看似短的木條卻是長的,因為長的部分隱藏在爸爸的手中。
結果我就分了那把有瑕疵的椅子,心里一百個一千個不樂意,爸爸也幫不了我,他說:“以后凡事要動動腦子,多思考,不能被表面上的東西所迷惑”。
其實,思考的方法是很多的,只要你積極開動腦筋,認真體驗、總結,你一定能掌握思考方法。
時間的車輪轉到了該是我們思考的時候了!
讓我們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被物欲橫流的社會所侵蝕,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游逛多去觀察思考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
少關注無聊的、不健康的話題,多用大腦思考思考數學、物理題中的幾種解法;
少追求前衛的服裝和酷的發型,多關注科技發明。
當然,在思考中我們會碰到一些麻煩,一些困難,有時思考一個問題要付出很大很大的努力,但正是這樣的思考,才讓你有更大的收獲,有更高的價值,你也會變得更堅強、更勇敢。
一個人如果不會思考,就不可能啟迪智慧,求得真知,達到成功。
思考是股活潑的清泉,只有不斷地進行思考,我們的思想才不會像一潭死水,掀不起一絲的波瀾。
思考,是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穿破未知障礙的利箭;思考,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梁。
讓我們開啟思考之門!
讓我們這跨世紀的一代攜起手來,握著青春的脈搏,腳踏實地的思考!
讓夢想得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