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部動畫片:《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這部在豆瓣上高達8.7分的電影,確實讓我收獲好多。
簡單說來,這個電影講的是一個關于情緒與記憶,關于迷失自我跟重新認識自我的故事。
主人公Riley的頭腦里住著5個擬人化的小伙伴,他們是人類的5種主要情緒:樂樂Joy(代表快樂)、憂憂Sadness(代表憂傷)、怒怒Anger(代表憤怒)、怕怕Fear(代表害怕)和厭厭Disgust(代表厭惡)。他們居住在Riley的大腦總部,并利用情緒控制臺(console)時刻影響著她的情緒。
隨著Riley的成長,她每天的經歷形成了記憶(相當于工作記憶),并儲存在相應顏色的球體中(快樂:黃色;憂傷:藍色;憤怒:紅色;害怕:紫色;厭惡:綠色),之后又在每天晚上被傳輸到長期記憶區(long-term memory)。
Riley有5個最重要的核心記憶(core memories),都是她的快樂回憶。它們構成了她正面個性(personality)的5個方面,是其性格的能量源。
在Riley11歲時,因為爸爸的工作原因,他們從明尼蘇達搬到了舊金山。陌生的地方,又小又舊的新家,壓力日益明顯的父母以及新的學校,讓她開始有一些不適應。
上學的第一天,被其他幾個情緒小伙伴總是嫌棄的憂憂(Sadness)不小心觸碰到了Riley快樂的記憶球,這引發了Riley憂傷的情緒,并在同學們面前哭了起來,就此產生了一個傷心的核心記憶。
樂樂(Joy)想要把那個傷心的核心記憶球丟掉,不料在與憂憂(Sadness)的爭斗中,他們連同5個核心記憶球一起被吸出了大腦總部,并被帶到了像迷宮一般的長期記憶區。
沒有了樂樂(Joy),其他三個情緒小伙伴都亂了套。結果是,在他們失控的作用下,Riley開始疏遠她原來的朋友。連對她一直喜愛的冰上曲棍球運動,也逐漸失去了信心。最終更開始欺騙她媽媽,并走上了離家出走的道路。
另一方面,樂樂(Joy)和憂憂(Sadness)在設法重回大腦總部的過程中,遇上了Bing Bong(Bing Bong負責Riley小時候的想象力活動)。天馬行空的Bing Bong設法幫助他們回到總部,但都失敗了。
心灰意冷之下,Joy想利用召回管道(recall tube)回家,但因為擔心憂憂(Sadness)觸碰到核心記憶球會傷害Riley,她丟下了憂憂(Sadness)。但在起飛的過程,地面崩塌,召回管道斷掉了,樂樂(Joy)跟Bing Bong掉進了記憶廢墟(the Momory Dump)。
樂樂(Joy)在幾近絕望之際,在一個核心記憶球里,發現了Riley的其中一段傷心的記憶:
當Riley在一場重要比賽打丟了一個重要進球時,她非常的傷心。但正因此,她的爸媽以及隊友們都過了安慰她,最終讓她重拾了信心。
看到這個場景,樂樂(Joy)恍然大悟,原來一直被排擠的憂憂(Sadness)其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能在Riley情緒低落,需要幫助時,與其他人之間建立起一種情感的共鳴(empathy)。
后來,借助著Bing Bong的火箭車(wagon rocket),樂樂(Joy)逃離了記憶廢墟,回到了憂憂(Sadness)的身邊,并最終一起回到了大腦總部。
而此時,大腦總部則因為怒怒(Anger)的關系,其控制臺已經無法控制,而這早已經讓Riley變得了一個冷漠的孩子,她正坐車準備回到她明尼蘇達的家。
令其他情緒小伙伴感到驚訝的是,樂樂(Joy)沒有想要自己去喚醒控制臺,而是把控制臺的把手給了憂憂(Sadness)。
最終,控制臺恢復了功能。憂憂(Sadness)重置了核心記憶,并讓其變成了憂傷的記憶球。而這讓Riley瞬間醒悟,她叫停了司機,跑著回到了爸媽的身邊。
此時的Riley在爸媽面前放聲大哭,并承認是自己太想念明尼蘇達的家了。而爸媽也抱著她說,他們也一樣想念老家。
結局是,樂樂(Joy)和憂憂(Sadness)一起主導著大腦總部的控制臺,并重建了包含著她們的核心記憶。而Riley也接納了她在舊金山的新生活。
好了,故事講完了。
電影精彩的情節以及角色及不同場景的精細設計,估計可以寫出好長的文章。
而最終我總結的是引發我最多思考的幾個點:
1.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記憶,我們選擇了正向的情緒,記憶就是快樂的;我們選擇了負面的情緒,記憶就是不快樂的。
2.不斷累積的短期記憶最終會形成我們的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是短暫且很容易遺忘的;而長期記憶是持續且無限的。
而因為每一個時刻我們所面對的東西很多,大腦容量是有限的,所以選擇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事情上,將影響我們的長期記憶。
另外我們的記憶是可以被調動,并由此影響我們的行為的,所以形成什么樣的記憶也終將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3.不要回避負面情緒(如憂傷sadness),一個只有正向情緒的人是不健全的。負面的情緒有時能夠觸及最真實的情感,重拾自我。
4.不要放任所有負面情緒的宣泄,例如,比起讓憤怒的情緒讓自己失去控制,不如轉移注意力讓憤怒無處發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