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衙
一次情緒疏導引發的問題
最近連去兩家公司,給一些員工做職場情緒疏導。其中有個環節,是匿名評價上司。這一環節下來,發現有28%的員工認為上司不如自己。
還有35%的員工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當然是他們自己認為的“懷才不遇”。
這些員工,一方面覺得上司能力不如自己,覺得自己比上司厲害,一方面認為在不如自己的上司手下干活,能力被雪藏了,覺得老板不知道自己比上司有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懷才不遇”。
聽聽底層員工怎么說
回來后,我進一步做調查,發現很多有趣的例子。
“我的上司什么都不懂,卻總是對我指手畫腳。” 某個程序員說,他的上司根本就不會寫代碼,還總是對他指指點點。
“上司跟我說,這周必須搞出個10萬+” 一個剛剛轉正的新媒體運營小編說,她們老大什么都不會寫,還總是動不動就槍斃她寫的文章。
“我的上司連原型圖都不會畫,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當上的產品總監,每次銷售說什么,他就要求加什么,產品哪是功能的堆積?” 一個產品經理如是說。
不可否認,的確有些員工很有才華,而他們的上司卻很平庸。但是,這些人卻能牢牢坐在關鍵位置上。
實際上,他們真的是底層員工評價的那樣,是無能者嗎?
“不,其實他們能力很強,尤其是拍馬屁” 一個底層員工如是說。
“大概是之前站隊站對了吧!” 另一個員工如是說。
“報表都是我做的,加班至深夜,可總監卻發了朋友圈裝作加班的樣子,深夜給老板寫郵件,結果功勞都是他的了。”? 一個需求分析師如實說。
的確有些人,是這樣晉升為管理層的
在大多數員工心目中,無能的上司,大概有以下幾種:
1)會溜須拍馬
只說好話,不潑冷水。面對老板提出的不切合實際的目標,拍手叫好,絕不阻撓。相反,那些敢于表達真實意見的員工,一定會讓老板皺眉頭。這就是為什么說真話的人晉升不上去的原因。
2)對上聽話,對下強硬
對高層唯命是從,不論什么,滿口好好好、行行行,對下屬很強硬,目標必須完成,時間緊,任務重,預算少。給企業省成本,還能提高執行效率。
3)口才好,會吹噓
口才好,會吹噓,但是懂的人一聽就知道是假的,可是老板不懂,信以為真。如果有人提出異議,反而老板不信。
4)會包裝
能把下屬的工作都拿去邀功,把普通的東西包裝成高大上的,會包裝自己,讓別人相信自己,甚至自帶光環效應。
上司真無能?屬下真懷才不遇?
雖然有這類現象發生,但真正無能的管理者畢竟是少數。如果真的無能,其實也爬不到那個位置。況且老板又不傻,用這種人,必然有用這種人的原因。
作為職員,你真的覺得你的上司一點兒價值都沒有嗎?如果你覺得上司不如你,為什么你不是你上司的上司?
存在即合理,凡事多從自身找原因。如果從專業角度來講,也許你的上司在某項技能和業務上不如你,但是從管理公司的角度上來講,他卻比你更有用,甚至更可靠。
其實,有些管理者只是看起來平庸
有些管理者,看起來過于保守,其實也是另一種踏實,尤其是業務已經穩定的公司,經不起無端折騰。這時企業運轉需要的是穩定、可靠和忠誠。所以有管理者看起來并不優秀,甚至平庸,一切都按照流程走,不懂變通,業務不精湛,甚至不嫻熟,但是依然能坐穩管理崗。
三人行必有我師,那些懷才不遇的人,其實要端正自己的心態。要學會和不同的人學到東西。比如那些認為上司無能的人,其實可以研究一下,為什么你無能的上司能做你的領導。
1)蹲坑占位
一些初創公司,隨著公司的發展,先進來的員工,職業上升空間是非常巨大的。比如一個員工最初負責運營一個微博,隨著公司發展,陸續招人,最終他可能就變成了新媒體部門的總監。
而后進來的人,隨著公司架構逐漸穩定,規章制度逐漸規范化,上升空間則越來越小。一旦公司達到一定規模了,老板很難有時間去記住每個人,這樣,不排除一部分有才華的員工,被所屬部門的領導給雪藏了。因為邀功的是部門負責人。而不是地下具體干事兒的人。
2)不創新、不出錯
不創新的人,就不會出錯。這就是其他人對平庸的定義。但真的是你的上司不創新嗎?有些事情是公司組織架構的問題,也是大公司的通病。
3)不樹敵
有些關鍵崗位的人,不見得業務有多專業。但是他們虛心好學,又很聽話。并且還不得罪任何人。
當不同的部門之間有沖突時,這類人也不參與。最終大不了換個部門,依然做管理崗。所以會給人造成一種不厲害的印象。
最終,可以發現,那些所謂的平庸管理崗,其實都很中庸,但這里是有處事哲學的。畢竟,公司也是江湖。不是他們無能,而是他們故意顯示出無能。
我是米衙,感謝你的閱讀,但愿我的文章能讓你有所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