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樹苗經歷風雨,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雛鳥學會飛翔才能和白云嬉戲,孩子,學會堅強才會成長,媽媽,學會放手也是愛。
2017.8.24? 星期四? 晴
上午,天氣很熱。窗戶外的陽光有些刺眼。昨天中午和兒子道過別了,現在,卻又感覺那匆匆五分鐘的見面太少了。我還有許多許多的話,沒有來得及叮囑他。
今天,是我離開家的日子。半個月前,帶著孩子們回來。那個時候,左邊是一米八幾的兒子,右邊是比肩而立的女兒。為了孩子們更好的學習,他們回到了家鄉,開始新的征程。而我,為了生計,又要奔波在去異鄉的路上。
在哥哥家的客廳里,我走過來走過去。爸爸看到了,就說要不你再去看看孩子吧。我真心感激父親,他總能了解孩子們的心事。
我回頭問女兒,要不要一起去。望著窗外的陽光,她是有一些猶豫的。畢竟,在大太陽下出去是需要勇氣的。
她還是覺得應該陪我去一下哥哥的學校。隨著孩子們長大,他們看我的目光反而越來越多的擔憂和關切。仿佛,媽媽成了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小女兒陪我去超市買了一些零食,兒子讀高一,時間緊迫得可以用秒來計算。吃飯,洗臉,睡覺,甚至去廁所都是掐著時間點的。給孩子買一些吃的,可以節約他的時間。
到的時候,還沒有下課,我和女兒就在教學樓下等著。陸續有一些家長提著飯盒來看孩子,天下有多少操心的父母啊。女兒頗不以為然,她說不就是讀個書嗎?至于嗎?我摸摸她的頭,三年后她或許會理解(她今年讀七年級),或許不會。因為她覺得讀書理所當然要在學校生活。別人能做到的,自己就可以做到。何況高中的孩子都多大了。
二十分鐘后,放學鈴聲響起。我趕忙和女兒一起上二樓,到兒子的教室外面,卻發現里面已經空無一人。孩子們的速度,實在是快的很驚人呢。我找到了兒子的位置,把買的零食放在他的位置上,找支筆給他留了一個簡短的字條。女兒說我們可以走了,我卻舍不得離開,還想在臨行前看看兒子,和他說說話。
看得出來,女兒十分不解。她的頭上都是細密的汗水。十二歲的女孩子,她的懂事和自立讓我欣慰又心酸。
媽媽這一走,千山萬水。我的心里有萬般的不舍和無奈。都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可以,哪個媽媽會愿意缺席孩子們的成長?畢竟,孩子們長大,只有一次。可是,孩子們的成長,卻又不是只有陪伴就足夠了的。就像外出覓食的鳥媽媽們,它們之所以讓幼鳥在巢中等待,只是為給孩子們足夠的食物,讓孩子們長出翅膀,也長出志氣。
二十分鐘后,兒子回教室。兒子黑了,也瘦了,稚氣未脫的臉上也多了一份剛毅。簡單叮囑他幾句話,看看手表,上課的時間又到了。
“媽媽,你要照顧好自己。”兒子抱了抱我,感受到了他的力量。
“你也是,我們春節見了。”我牽了牽兒子的衣領,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網上見了。”兒子說。他微微一笑。
哦,想起來,他一周還能有三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呢。
跟兒子揮揮手,他笑了一下,我也笑了。
回來的路上,女兒說,學生就是有作業做才充實。合理而又快節奏的生活,才能讓孩子們從小自立又自律,所以不用擔心。
一直都以為我這小女兒是軍大衣,這一刻才知道,她是十足的小棉襖。
下午三點半,我要坐車出發了,女兒和家人送我坐上車。
女兒沒有哭,她很坦然地接受媽媽不在身邊的事實。她說,離別只是為了更好的相見。車開了,揮過手后,透著車窗我看到了小女兒一閃而過的目光。
謝謝你們,孩子們。我們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吧。
我們的夢想,也只是,別后,彼此安好,也只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相見。
裝起離愁別緒,我們彼此只有深深的祝福。愿你們健康快樂成長,愿你們風雨陽光雨露后,更加茁壯。
我們不孤寂,因為,沿路都有愛的種子,終會發芽,成長,開花。
終會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