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
今年上數(shù)學課,小雨站起來說:“老師,我同桌小元偷看書,說著就從同桌的柜子里拿出了一本翻開的書。”
我讓旁邊的同學把書交到講桌上,繼續(xù)上課。小元則嘟著個嘴,一臉氣呼呼的模樣。
下課做課間操的時候,我走到小元跟前,問道:“你上課看課外書對嗎?”
“老師,我沒有看課外書!”小元著急的辯解道。
“那書為什么是翻開的?”
“下課時看到那兒,上課時我沒合,直接塞進柜子了”
“那你同桌為什么說你看課外書呢?”我看著他疑惑地問道。
“我感覺有東西碰到腿上了,就低頭看了一下,原來是書滑出來了。她就說我看課外書。”
“你覺得老師相信嗎?”我看著他的眼睛說。
“我不知道你相信還是不相信。”孩子低下了頭。
“我當然相信你,”我說道,“去把你同桌叫來。”
“小雨,你看到小元看書了嗎?”
“我看到他的書翻開著。”小雨回憶了下說道。
“小元,你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吧!”
“……我感覺有東西碰到腿上了,就低頭看了一下,原來是書滑出來了……”小元完整地說了一遍。
小雨聽完,誠懇地說:“老師,我可能看錯了。”并向小元道了歉。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眼見并不為實,有時候我們就像小雨,看到的僅僅是一個瞬間,卻誤以為是全貌,因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我們一定要多方面了解,多角度考量,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