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今天要來拉一波仇恨。
上周六,毒舌電影聯合網易新聞“態度熱點日”、肯德基小食拼盤搞了個超爽的活動——
任性電影院。
規則是:端著肯德基小食拼盤進場,啃著薯條,吃雞米花,連看三場好電影。
Sir的征集令才發出去十分鐘,“任性電影院”名額全部被搶光了。
到了現場那才叫一個火爆,毒飯都要把整座電影院給占領了。(Sir只想說,干得漂亮)
喏,有圖有真相。
在滿屋的炸雞味中,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毒飯們還意猶未盡:雞米花比爆米花更配電影哦……
大家太太太熱情了,可把現場的云舅給累癱了。
哈哈哈哈看他這張累到生無可戀的臉
互動環節時,大家都特別想要他。
……手中的毒舌定制款手機殼和馬克杯。
在毒飯的簇擁下,云舅散發著一道天使般的光環。
從北京回到廣州,云舅還開心地向Sir炫耀:
好多人過去撩我!
有妹子專門跑過來,不為看電影,只為和他講一句話。颯氣得很,說完就走。
有個酷似吳亦凡的美少年,拉著他暢談表演理想。
還有個曾參加過“24小時影院”的死忠毒飯告訴他,自己通過了某電影學院的初試,還剛剛結束復試。
才19歲喲,祝你一路通關。
最好玩的一個故事是,電影院隔壁飯店的女老板,一邊直沖沖追著毒舌北京的同事求合影,一邊高喊:毒Sir!毒Sir!毒Sir……
哈哈哈,這份熱情Sir隔空心領了。
聽完云舅和北京同事手舞足蹈地聊完這次的“任性電影院”,Sir心底不禁涌起暖流。
我們何其有幸,通過電影相遇。
其實,挑選的這三部電影是有深意的,讓Sir來親自講解一下。
肯·洛奇的電影經常帶有地方口音和方言俚語,就連純正的英國人都不一定聽得懂。比如他的《底層生活》,也要打上英文字幕才能在英國無障礙放映。
這個任性的老憤青,從影40年,拍出近60部影片(包括17部劇情片以及大量戲劇和電視紀錄片),全都是講一件事——窮人的生活。
《我是布萊克》,第69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無論是根據歷史事件改編、沉重而敏感的《風吹麥浪》,還是清爽得像是一杯威士忌的《天使的一份》,肯·洛奇的電影從來不會失去底層關懷。
《天使的一份》看似輕喜劇的表面下,仍是艱難生活的種種苦澀。用最平實的電影語言,潤物無聲地描述一個小混混的內心成熟。
影片高潮部分的偷酒令人緊張不已,而那兩瓶碰碎的酒更是讓全場驚叫。
不是好導演,做不到如此舉重若輕。
雖然風格old school,雖然傾向總是“老左”,但肯·洛奇還是拍出了純粹的善意和溫暖,就像日本的山田洋次導演一樣,雖然有時顯得“過時”、“固執”,不也正是老導演們的最可敬之處嗎?
《盜鑰匙的方法》是黑色荒誕喜劇。
怪才內田賢治玩了一場“身份互換梗”的實驗,劇情設定上別出心載,人物設定上也另辟蹊徑,難得的是還很有說服力。
按照常理,兩個“顏值”明星堺雅人和廣末涼子會產生火花,但影片卻偏偏讓木訥大叔香川照之與美女談了場糾結又感人的戀愛。
觀眾意料之外、細想情理之中,這永遠是成功的喜劇法則。
《瘋狂愚蠢的愛》其實也是玩身份互換的梗,不過這次是心理上的互換。
無趣、乏味的中年危機大叔,渴望變成夜夜笙歌的花心帥氣情圣高司令,最后當然還有反轉。
像導演之前《我愛你莫里斯》一樣,這部電影在鏡頭語言上也使出各種招數,把一個很俗的故事拍得有聲有色。開場靠一系列的腳部特寫,就描述出不同情侶的狀態,出手不凡。
在《瘋狂愚蠢的愛》中,我們看到高司令和石頭來了激情一吻,最終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仿佛是《愛樂之城》他們分道揚鑣的故事,有了平行時空的另一個結局。
有一個真實的段子。
曾經有位記者,也不知是不是腦子抽風,在采訪霍金時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您這一生中,有沒有讓您覺得特別感動的事?
霍金沉思了一會,回答:有的,就是遙遠的相似。
而電影的本質,不就是一個人講述了一個屬于他的故事,然后黑暗中,有一群人為它默默歡笑、流淚么。
正是這種相似性,讓生命中不能克服的孤獨變得不那么可怕。
謝謝電影。
謝謝網易新聞“態度熱點日”和肯德基小食拼盤對任性電影院的支持。
謝謝現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是你們讓大家能夠安心看好電影。
當然最主要的,是謝謝每一位到場的毒飯,是你們,讓Sir又干成一票大的。
感謝過后,Sir心中還有一絲歉意。
文章發出去半小時破十萬,后臺哀嚎一片。
能不能來下深圳!!
魔都人民哭了!
你有本事來重慶!
成都!成都!
還有說要吃垮肯德基的。
你等著,毒舌影院,一定遍地開花。
好電影,已經在路上。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漢尼拔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