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忙碌的一天,坐在這里進行今天的寫作練習,定好時間,聽著鬧鐘滴滴答答。其實有一刻有點悶,不知道說什么。
不知道說什么,并非沒話可說,而是發現很多擁堵到指尖要打出的話語,會因為內在各種評判,使打字這個過程顯得艱難。
這也是我的一個模式,說話時會前思后想,一思考,就會把那句話吞回去,難以盡興地表達。
先生常說:為什么你不表達一個完整的句子?
是的,有時在關系里,當我一顧慮,所要表達的句子就退縮回去;通常退縮是因為,害怕這樣的句子出去,會受到評判,或者引發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我們非常不同,他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理直氣壯;記得我們交往開始,他就和我談AA制,談錢。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察到骨子里的我羞于談錢,而且潛意識里會把錢和愛綁到一起,所以一開始去討論這個部分時,于我而言非常艱難,常常一場討論下來,覺得精疲力盡,好的是對自己對情境多了很多清晰。
即便是這樣,很多時候,我仍然會吞下自己的話語。
這些年來,在關系中和他練習界限的設立,學習清楚表達自己;不喜歡的部分越來越能夠說出來,但是在表達需求的時候,就很困難。
這常常讓我想起小時候,物資比較匱乏,我要什么似乎都很難得到,有時甚至付出很大的代價。
有一次,我問媽媽要新衣服,作為第三個女兒,我總得穿姐姐們穿過的衣服;那時,父親去世,母親一人帶三個孩子,被我吵得很煩,很少發怒的母親用指頭掐我的屁股,好疼啊...
還有一次,上學前班的我站在賣梨的攤子前要外公買個梨給我吃,磨蹭了很長時間,梨吃到了,我卻遲到了...
到現在很多時候我在表達自己的需要時,都不能理直氣壯,直抒心意,我認為這個和當年的經歷很有關系。
當然,這個世界同時也給予我很多,讓我擁有一些受限的體驗,同時也觸及體驗到它無限的部分。重要的是,從所有這些體驗中領悟到自己的功課,打破那些限制。
對于我,一個部分就是去完整的表達自己和需求,不管對方是否能夠接受和滿足,而我應該賦予自己自由表達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