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情況你遇到過么
●面對復雜的任務,望而卻步,嚴重拖延?
這時最應該做的是讓任務開始,番茄鐘可以幫你開始。
●一天的任務抓不住重點,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件沒辦?
番茄鐘會把重要的待辦事項躍然紙上,讓你一直做重要的事。
●一放松就難以馬上回到工作狀態?
你應該以動作為導向,番茄鐘可以幫你達成。
●錯誤一犯再犯?
你應該把行為可視化,番茄鐘的記錄清單可以每天分析錯誤加以改正。
●頭腦被各種想法占據?
番茄鐘可以讓你既不丟失想法,又不影響工作效率。
今天藤子要講的這本瑞典作者史蒂夫?諾特伯格的《番茄工作法圖解》能夠幫助我們讓時間不再是緊繃的弦,而是變成同盟的戰友。將100%的心智專注于當下,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微笑著達成目標,做強者而無需逞強較勁,從容的精進自己。
番茄工作法的工作原理是戴明環模型
戴明環是美國統計學家威廉?愛德華?戴明創立的,又稱PDCA循環。
P:plan,計劃。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流程。
D:do,實施。實施該流程。
C:check,評估。對流程進行衡量,找出差距。
A:act,應用。對差距進行分析,以圖改進。
番茄工作法是典型這一套計劃,監控,衡量,改進的pdca良性循環模型。
之所以叫番茄工作法,是因為它需要一個番茄鐘來作為計時器幫助計時,同時還要一支筆和三張紙。
而這三張紙要做成三個表
活動清單,相當于傳統的任務清單。
今日待辦,相當于提取了自己今天的承諾。
記錄表格,用于做評估,改進和應用。
下面我們看看番茄工作法是怎么應用于每天的工作的。
1、一天的開始,朝氣蓬勃,我們從活動清單上提取最重要的活動,填寫到“今日待辦”表上,作為自己當天的承諾。
2、然后扭起一個25分鐘的番茄鐘,進入心流,去完成這個番茄鐘的工作。期間可以搜集一些指標數據,比如被中斷次數。
3、一天結束,將搜集數據可視化到記錄表格并作出分析。
4、改進番茄工作法的流程,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納入自己的系統。
所謂心流是目標明確而全身心專注于任務的狀態。心流是一種創造性的狀態,在心流里很高效,但會缺乏全局的概念,所以我們要一段時間后縱覽全局進行決策,以便在下一個心流全身心的投入。在番茄工作法中,我們扭起一個番茄鐘,然后進入心流狀態毫無旁騖的工作,一直到番茄鐘喚醒我們從心流里出來,觀察全局,然后再次進入心流,這就是節奏!
在番茄工作法的節奏中,活動清單,今日待辦和記錄表格是三個主題,我們來分別說說這三張表的應用要點。
一、活動清單:
1、計劃的任務要言簡意賅,活動+目的形式寫在活動清單上就好。
2、把需要做的任務從上到下列出來,不必關注順序,有最后時限的任務可以寫上時限。
3、隨時可以將潛在的任務填入清單。比如你突然想到過兩天要給番茄工作法畫一個導圖,寫在活動清單上。
4、一張活動清單可以使用一段時間,但是不要太多,20多條就可以了,注意過幾天就要審核一下上面的任務,有必要的時候要重置清單。
二、今日待辦:
1、從活動清單提取任務,相當于今天的自我承諾。不打算今天做的不要填。
2、馬上動手,把最重要的活動排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發現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3、考慮要把今天的任務完全做完的承諾,剛開始用番茄工作法的時候,量力而行的填寫今日待辦里的任務,不必太多。
三、記錄表格:
1、你可以記錄完成任務時的中斷次數,也可以細致記錄內部中斷次數,或者今天完成的番茄鐘數,總之讓數據可視化是改進的重要手段。
2、記錄可以讓自己對工作更有把控,比如你可以在今日待辦的任務中寫上自己預估的番茄鐘數,這個任務本打算5個番茄鐘完成,每完成一個用小方框標注,而5個之后沒有完成,再加的兩個番茄鐘就用圓圈表示,到了一天結束,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注判斷如何更新自己的預估能力。
一個番茄鐘的25分鐘是番茄工作法的最小單位,但是在這個單位里也會經常遇到中斷的情況!
四、中斷:
中斷分為內部中斷和外部中斷。
內部中斷:是自我產生的中斷,尤其剛開始用番茄工作法的時候,比較難以進入心流,經常有突發的想法溜進腦袋,比如突然想起有個重要電話要打、有個郵件還沒回復、水杯空了等等。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接受它,記錄它,然后繼續’!
內部中斷是完善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必經之路,我們應該接受它, 而只需要在想起突發事件的時候分清它是現在必須做的還是可以暫時放下的思緒。如果是必須做的,比如突然想起來家里煤氣沒關,那就放棄番茄鐘趕緊去關煤氣就是了。但如果是想起來有個郵件今天需要回復,那就把這件事記錄在今日待辦最下面另起一行,比如記錄為臨時待辦。而如果這封郵件明天回復也行,那就記錄到活動清單里明天再計劃就好。而眼下更重要的,是完成這個番茄鐘。
記住,一個番茄鐘是這套方法里具有原子的屬性,它不可再分割,如果中斷了就必須作廢,不能算數,你要扭起一個新的番茄鐘來重新開始!
外部中斷:外界也會有突發的事情找到你,水開啦、開會啦、同事找你幫忙啦等等。
總的處理步驟是
1、告知:“我手頭有點事,一會我去找你吧”
2、協商:“這個我周五再幫你做,行么?”
3、計劃:寫下活動名稱在活動清單里,稍后為它做未來的計劃。
4、回復:按照自己的承諾兌現
如果是必須做的外部中斷,比如臨時開會,那就只好作廢掉這個番茄鐘了。記住,面對中斷,我們要盡量保護自己的番茄鐘,盡量有條不紊的進行。
五、注意事項
1、承諾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必須是對自己負責的心態來實施,而且把承諾控制為一天,一個番茄鐘,還是比較容易完成的。一步步完成番茄鐘會讓自己信心滿滿,更舒暢自信的工作。
2、完成一個番茄鐘就在今日待辦里對應的任務一側畫一個符號,比如方框加小叉叉,來告訴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個番茄鐘。
3、番茄鐘想起來就立刻放下任務,最多完成一點點收尾,然后休息。每做完幾個番茄鐘就給自己一個比較長時間的休息,比如每個四個番茄鐘休息20分鐘。每個番茄鐘完成后注意休息,從椅子上走開,就像《學習之道》里說的那樣,從心流的專注模式中切換成發散模式,讓大腦里的多種思維自由的碰撞交流一會。
4、完成一個活動,就在今日待辦里把它劃掉。相當于給自己了一個獎勵。
5、把大項目分割成小任務,再放到今日待辦里,這樣將‘必須做完’換成‘從哪里開始’,將很大很重要的項目分割成可以走出去的每一個小步。
6、如果一個任務完成了番茄鐘還剩下一些時間,也不要停下,用剩下的時間進行“過度學習”,比如回顧,重復,做總結等。
番茄工作法還有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自我調節,每一次操作的失誤都可以轉化為一次新的認知,使自己越發有信心讓工作更高效。通過一段時間記錄表的審查和自我回顧,我們完全可以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個性番茄工作法。
六、下面介紹一下我在番茄工作法中的幾點自我改進:
1、我的活動清單分為兩列。左面列知識成長型任務,右面列其他類型的任務。
就是說我把自己專精的要務單獨分列出來,比如你的專業,你的工作,你最近正在集中精力做的項目,都可以單獨列出任務,表示專注和突出。
2、活動清單我喜歡每天把完成的任務一道橫線劃掉,并記錄完成它用了多少個番茄鐘。今日必辦里的任務完成一個后我也喜歡當時劃掉,給自己激勵。
3、每個番茄鐘的時間可以自己調節,比如有孩子鬧,能做完一個20分鐘的番茄鐘就不錯了。但是注意番茄鐘的時間不能經常調節,至少堅持半個月來讓自己適應吧。我個人最喜歡的番茄鐘長度是30分鐘,比如你有長期項目等情況也可加長到40分鐘或45分鐘的事務番茄鐘。而如果你正在忙瑣碎的事,判斷沒有時間進入心流的時候最好不要盲目啟動番茄鐘。
4、今日待辦上,我只寫5項任務。這5項任務是前一天晚上臨睡前制定的。
5、今日待辦我也不叫待辦,而是今日必辦,換句話說就是今天必須做的5件最重要的事。
6、今日必辦上的任務我盡量按重要與否的順序進行排列,至少也要選出一項覺得最重要的事明天第一項做。每次把最重要的事情辦完時都會更有信心,是一個不錯的激勵。
番茄工作法現在很多朋友都在用,也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獨特而高效的改進,最后藤子推薦兩個app作為輔助:
(1)奇妙清單:紙張不好操作時可在手機上代替的APP,喜歡無紙操作的朋友可以嘗試。
(2)專心:挺有趣的計時APP,你可以在上面種植物,辦農場,記錄自己分配在每種活動中的時長。
希望番茄工作法能幫助你每天進一步點點,積跬步,至千里,建立自己的超級系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