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公眾號啟用及更名之際——
這個公眾號,已沉寂多時。
曾經,帶領著公司伙伴們耗時5個月,一點點拾掇,一點點打磨,拿到原創標簽!在欣喜之余,卻因公司層面種種原因遭逢停更,心痛之余更是無奈。
今日尋回,是對文字的不舍,更是心頭那個不棄的夢!
尋常生活里的溫暖片段,腦際飄過的點滴思考……,是不是該寫點什么,我常問自己!
去年底,突然有了落筆成文的發心,也就開始斷斷續續在簡書寫下一些文字。雖文筆鈍拙,卻寫得無比快樂,點點滴滴,均源于心。
一年內,不轉發朋友圈,不作刻意推廣,是我的初心。這一年只寫給我自己!
所謂遠方,出發了,總能遇見!
默默書寫著,出乎意料的成果常令人措手不及。比如這一篇《看看越劇<陸游與唐琬>里的“詩詞大會”,我們更知這戲有多美》。
此文動筆之初,是受【生命這出戲·如是讀書會】的線上“詩詞大會”觸發。未曾想,成文后分享到群里,群友們的鼓勵紛至沓來,轉發更是十分踴躍。
當初用有道云筆記分享,初心純粹是分享,分享我對《陸游與唐琬》的摯愛,分享顧伯伯作品的文學價值。至于有多少人會喜歡這篇文章,我并未曾抱太大的期望。家怡建議說,藉此機會,你的文字好公之于眾了,我依是執拗地婉拒。
文章轉發的力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若不是有群友突然發現“越劇之家”平臺的轉載,我根本未曾注意到在有道云筆記的閱讀量已突破900多,畢竟這不是一篇雞湯文或熱點評論,僅是如此小眾的戲曲,何況是越劇。更始料不及的是,此文在”越劇之家“的閱讀量,兩天時間亦超了2700+。
心頭拂過短暫的竊喜之后,更多的是一絲絲疼痛,就如伺弄了多時的苗圃里,一株含苞的小花被悄無聲息地摘走了一般,很心疼。
和伙伴們討論著如何維權,更探討著,如何更有效保護自己的權益,這才想起了這一小寸曾經揮灑過汗水的土地。
今天恢復啟用這個公眾號,是給自己的付出找到一點依傍,一些分享性的文字會在平臺上用原創標識發布。
關于公眾號名“墨語花開時”,正如標題所示:默墨私語,靜待花開。
這是屬于我的私語空間,見解未必成熟,文筆亦會顯得膚淺,但是,我享受私語時的歡愉。
花開,是契機,或是愿景,抑或更是一種緣起!因為喜歡小林的那一句“等一朵花開,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更因上師希阿榮博堪布仁波切的“次第花開”!
我至今對佛法僅僅停留在好奇,只是粗淺地涉足,根本不敢說自己開始學佛,但心中慢慢地在去靠近,于是也就有了多次奇跡般地與上師的隔空際遇:比如曾經……,比如今天:恰恰在更改公眾號名時,收到了家怡寄來的上師作品《次第花開》一書,何其有幸呢!
默墨在此私語,靜待花開有時,此刻心安!
365天百字文 #20170405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