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多年的HR,身邊的朋友和同事逐漸喜歡向我咨詢很多關于職業的問題,大概是經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逐漸變成了很多人的職業顧問,問題很多,從跳槽找獵頭,到職場人際溝通,個人情緒管理到工作介紹,我幾乎成了個全能型選手。
前前同事從遙遠的地方發來消息,問我:“親,我又要找工作了?!?/p>
我說:“是嗎?在香港過的不好么?”
“也沒有啦,就是想回家,回上海?!彼昧诉@么一行字。
我知道他從前面那家公司離開的前后經過,他屬于有才華,也很敬業的人類??墒且驗槭歉慵夹g的,難免在人際相處上比較“單純”,在那樣一個以逢迎拍馬為企業文化的公司,他的離開是遲早的事。
事實上,他的離開是被迫的,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本來他是不用離開的,可是,估計他是相對好欺負的那類,他被迫以組織架構調整,企業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為由被解除了。
他說:“我又要開始面試了,這個離職原因我要怎么寫???”
我回他:“組織架構調整這個原因很可恥嗎?”
我略直接了些,確實,很久以前,當企業組織架構調整并沒有那么流行的時候,對于那些被調整的面試候選人,我們會有很多顧慮,比如,是不是人際溝通能力不行,是不是真的不是那類能給企業帶來價值的人,這類人員的安全感是不是特別差,忠誠度是不是也不會高?……
但逐漸,隨著宏觀經濟的變化,很多大企業都在壓縮成本,并購時有發生,我們漸漸對這類離職原因開始抱著客觀的眼光去看,不會妄加很多感性的觀點。
離職原因其實有很多種。
- 家庭原因類,結婚了,生子了;
- 個人成長學習類,要去考公務員啦,要出國留學啦;
- 人際關系類,和直接上司或者同事的關系啦;
- 個人發展類,如自主創業,升職無望,薪資過低;
- 公司環境類,文化官僚,加班嚴重;
- 客觀情況類,如組織架構調整被裁了。
馬云曾經說過,員工離開,不外乎“錢給少了,人不開心了”,雖然片面些,但卻是提煉了重點。
當然我們還是要去面試的,面試這個大關中,很重要的就是如何描述自己離職的原因。
我的想法是,一個人的離開,尋找新機會的原因必然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很多情感和原因交織在里面。
如果你的原因有正當的客觀理由,雖然當時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說謊,也可以拿來講。我在這里還是強調下,能說實話就說實話,即便被修飾了,也是實話,無傷大雅。企業還是很講究誠信的,不要得不償失啊。
客觀情況可被理解類:
- 上班交通時間太久,每次上下班,通勤就有單次2小時之久;
- 買房遷址啦,結婚買房必須跟著先生/太太到這個新地方啦。
事業心強要發展類:
- 在原單位工作5年,performance一直很好,但總也輪不到你升職;
- 在原單位已經取得一定成就,職業碰上天花板,上面老外在養老;
傳統道德圣人類:
- 在那遙遠的故鄉,家里老父身體出狀況臨時需要子女照顧;
- 家有半歲小兒,老人不在身邊,保姆狠心惡毒不放心,故舍職業取家庭
上面的原因可能大部分人能接受,可是,有些因素,談起來可就要慎重再慎重了.
- 薪水太低,晚入職的同事都比我高;(你怎么知道別人工資呢)
- 老板是個瘋子,同事都是傻子;(就你最聰明,眾人皆醉你獨醒啊)
- 公司人際關系太復雜;(不知道你情商高不高,溝通能力強不強)
- 公司架構天天變,我都2年換了2個老板了;(跟你有關系嗎?老板在和不在你就應該一個樣,當好你的吃瓜群眾,上好你的班)
- 公司天天加班;(哎,年輕人不愛奉獻啦,公司加班免不了啊)
有一個年輕人在我的桌上留下一封信,他這樣寫“老板的不尊重!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工作環境不和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人生短暫何必整天不開心,我走了,不必尋我。”
走是走的蠻瀟灑的,可不知這樣的理由恐怕很難通過下一個企業的面試。
當然,那些在企業違規犯錯離開的,恕我暫時沒有找到更好的主意來幫你。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道墻。職場就是江湖,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有話好好說,沒話好好做,做不了好好走。等你日漸成熟,你會發現人脈的無敵力量。
感謝各位看完蘇非華結合10多年的HR經驗給大家的一點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