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與幸福的寶典·做個活在當下有杠桿的人

西安機場兌換一本書讀讀

納瓦爾是個什么人呢?

這本書叫作《納瓦爾寶典》。納瓦爾是個什么人呢?他是一個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的人,1974年出生,9歲移民到了美國。一開始他只能打黑工,因為地位不高,家里邊也沒有錢,他脖子上掛著自己家的鑰匙,每天在紐約闖蕩。

紐約的治安不怎么好,所以他媽媽規定他只能去圖書館,他就每天在圖書館和自己家兩點一線來回跑。后來他考上了常春藤名校,然后創業成功,成為著名的創業者和投資人。

他曾經創業做過Vast.com(一個搜索引擎網站),還有Epinions(一個消費評價分享網站,相當于“大眾點評”),他最厲害的投資業績是投資了推特和優步。

他是一個早已經財富自由的富豪,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喜歡思考的人,所以他經常在推特上發表一些對于人生的看法。結果這些看法很快就風靡了起來,很多年輕人都在轉發他的感受,因為他的感受總是能夠切中要害。

推薦者為什么看中納瓦爾?

他總結了這么幾條:“因為他對近乎一切都持懷疑態度;從第一性原理出發進行思考;可以對人對事進行有效測試;從不自我欺騙;不時調整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經常開懷大笑;有大局觀;眼光長遠?!弊詈笠粭l最重要,叫作“不把自己太當回事”。

老一輩的企業家喜歡看《窮查理寶典》,新一代的創業者,更多人會看《納瓦爾寶典》。

這本書很簡單,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教大家如何獲得財富,第二部分教大家如何獲得幸福。這都是大家最想聽的東西。


賺錢是一門技能

賺錢這個技能你必須學,你如果不會這個技能,而是整天在家里邊想怎么樣一夜暴富,這是沒有用的。

那賺錢的技能是什么呢?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把自己產品化”。

什么叫“要看重自己”呢?

就是你要找到自己的獨特性。今天我們很多年輕人賺不到錢,是因為我們總希望跟別人差不多。別人考一個證書,我也考一個這個證書;別人有這個文憑,我也得有這個文憑;別人在開這個店,我也開一個店。

你變成了一個NPC(非玩家角色),就是游戲里邊可替代的那些小人,因為你在盡量地變得跟別人一樣。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賺錢,你必須得變得跟別人不一樣,找到真正的自己,獨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叫“產品化”?

產品化就是找到杠桿效應,能夠把你的能力放大。比如說,原來給大家講課,天天講課,沒有產品化,或者說這個產品并不好賣,因為邊際成本很高,只有講課才能夠賺到錢,所以這個不叫產品化。但是,當把講課的內容變成了一個軟件,變成了每個人都可以下載、注冊賬號就能聽的這么一個東西時,這就叫產品化。

你需要在這一生當中不斷地問自己,在你追尋財富的時候不斷地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這是我真的想要的東西嗎?這個跟你尋找自己是有關的。

第二個問題是,我實現產品化了嗎?如果把這兩個問題解決掉,你就能夠賺到錢。

錢的本質是什么呢?

錢是這個社會打給你的欠條。你給這個社會做了貢獻,這個社會回報給你什么呢?它不能即時地回報你一個東西,那叫以物換物了,它回報你一張紙,這張紙就是錢,代表這個社會現在欠你100塊,貢獻多了,回報就更多。所以,錢是欠條。

當你意識到錢是欠條這件事以后,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就是你得為這個社會創造足夠多的價值,這個社會才會給你打足夠多的欠條。

財富是怎么回事呢?

財富跟錢是兩回事。納瓦爾說,財富是睡著了以后,還依然能夠給你不斷地創造金錢的東西。

比如說,房子可以被視作財富,因為房子可以出租,你睡著了,也能夠靠它獲得收入,因此它算是財富。公司的股權,可以算是財富,假如你手上有特別好的公司的一部分股權,即便你睡著了,這個公司也還在不斷地運行,它會給你帶來財富。債券算不算財富呢?納瓦爾認為,對于債券,你要小心點。因為持有債券意味著你需要承擔公司下滑的風險,所以他不認為債券是好的資產。

高科技的東西、公司的股份,這是資產。你有專利,這是資產。假如你手中有一個專利,你可以收專利費,比如別人用一次收兩毛錢?;蛘吣銓懥艘皇赘?,這首歌放在網站上,別人下載一次收費一毛、兩毛,這就是財富。一個寫作的人對此深有體會,寫了幾本書,每年不管干不干活,最開心的事是收稿費。很多作家就是靠收稿費做成投資人的。

我們現在在市場上能夠看到的所有的東西,都是曾經的高科技產品。所以,納瓦爾認為一定要關注最新的科技,科技的東西才能夠帶來新產品。

咱們舉個例子——塑料袋,大家會覺得塑料袋不算是一個科技。塑料袋剛誕生的時候不是高科技嗎?那就是化工的高科技。當年如果你能夠建一個廠生產塑料袋,那肯定發財了,因為沒有人能夠生產塑料袋,只有你可以。

李嘉誠是怎么起家的?李嘉誠是賣塑料花起家的,這在當年都是高科技產品。只不過是因為高科技有一個傳播的過程,隨著傳播越來越廣泛,高科技不再是高科技了,所以就賺不到錢了。因此,你要想賺到錢,你得經常關注高科技的、最前沿的東西,關注這個東西怎么應用。這就是我們要去關注的“睡后資產”的來源。

找到你的天賦所在

就是怎么能夠成為你自己。積累專長的辦法有哪些?第一個,你要知道一句話,他說:“專長無法被教授,但是可以被學習。”很多人非常篤定地跟你講,你上我這門課程就能發財。

這不可能。一個人能不能發財,有著大量的偶然性因素,絕對不是聽了一門課就能夠學會的。那些拍著胸脯說聽我這個課就能夠保你成功的人,那就是要“割韭菜”的人,因為他過度地確信自己所講授的方法是有效的。

納瓦爾說出了一句特別切中要害的話,這些商業技能是無法被教授的。大學里邊根本教不了賺錢的技巧,為什么呢?因為如果我可以確定地教會你,我就可以把它程序化地教給所有人,而如果我可以把它程序化教給所有人,那么這個東西一定一文不值。

就像生產塑料袋一樣,生產塑料袋可以被教會的,因為這是一個方法,所有人都能學會,這沒問題。如果全社會的人都批量化地學會了生產塑料袋,批量化地學會了生產水泥,批量化地學會了燒磚,當年各種各樣很賺錢的生意現在就都變得不賺錢了。所以,這個東西(商業技能)不能被教授。

但是為什么它能夠被學習呢?在大學里同一個教室講著同樣的課,但是教出來的學生五花八門。有的人覺得這個大學上得特別值,能學到很多東西,其實這不是老師教會他的,是他自己學會的。

我們可以聽課,可以學習,但是別依賴聽課和學習。聽課和學習帶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啟發,讓我們開闊眼界,找到一個機會。最終能不能夠成功,取決于你自己的大腦有沒有起反應,以及你有沒有努力。只有努力足夠多,才有機會碰上一次好運。這是取得成功的一個秘訣。

我怎么才能夠跟別人不一樣?

在成為自己這件事上,沒有人能夠比得過你自己。怎么才能夠跟別人不一樣?答案是成為你自己。在成為你自己這件事上,沒人能夠比得過你。而如果你天天只想成為別人,那是沒戲的。

亞馬遜的一本書《亞馬遜編年史》,其中提到貝索斯講的“有路不走”。什么叫創業?創業就是有路不走,看到別人這么做的,你就別再做了,你必須得摸索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每一次成功的創業都是一個原創,也是這個道理。你別看這倆公司很像,屬于同一個行業,其實它們完全不同,這是原創的公司。

而且,要想辦法找到自己內心最有熱情的領域去做事,而不是只看重誰給我的工資高。你們知道“誰給我的工資高”是拿什么換錢呢?這是拿時間換錢。

拿時間換錢就代表著你沒有財富,因為只要你不付出這個時間,就不會得到收入。雖然拿時間換錢,你可以養家糊口,但是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財富自由的人,因為你只要不干活就沒有錢了。

個人的專長在哪兒?

個人的專長一定屬于知識領域的邊緣地帶。你探索到你這一行的邊緣了,在這個邊緣上不斷地試探,最后做出了一個新的東西,這個是來自我們內在的熱情。

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致富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大學里的老師,哪怕是博士的導師,也不可能把你帶到知識的邊緣,一定是靠你自己慢慢地、孤獨地走到那個知識的邊緣,成為一個孤勇者。然后你還需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最終才能走出去。

納瓦爾說,無論是財富,還是人際關系,還是知識,你都要記住一個東西——復利。復利是起作用的,所以要著眼長遠。

有人說復利哪兒起作用了?有人發這樣的帖子:每年都漲5%,不可能。但是你要知道,在知識的領域里,復利是可以起作用的。

不斷地讀這么多的書,讀的書越多,再讀下一本書的時候,就越輕松,就越容易看到這本書里的閃光點,就更會覺得激動,這就是復利效應在起作用,因為我們體內在不斷地積累。

在人際關系的層面、在知識的層面、在財富的層面,你要相信復利。

相信復利的好處是什么呢?

放眼長遠,因為復利的效果在短期內看不出來。你剛讀了一兩年書,就說怎么沒變化呢,這一兩年沒什么用,會認為別人搬磚都掙錢了,我在這兒讀書不掙錢。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個復利最后起作用的過程。所以無論投資還是交友,我們都要著眼長遠。

著眼長遠有兩個側重點:第一個,個人聲譽非常重要。如果你在社會上沒有個人聲譽,那么我們后面所講的各種杠桿你都用不上。

什么叫杠桿?你要雇人,這就是杠桿;你要借錢,這就是杠桿。但是錢和人會跟誰走呢?一定是跟個人聲譽好的人走。如果你聲譽不好,那人也雇不來,錢也找不到。

第二件事,人生當中99%的努力都是被浪費的,這很正常。我們很多人沒有耐心,覺得創業好艱難,干不下去了,等等。

這是冪次法則效應的典型特征,前半截看著不行,突然之間運氣好了,1%的努力就兌現獲得了全部的人生。所以,理解冪次法則,理解復利的效應,你才能夠更有耐心。當然有人運氣好,20多歲時這1%已經出現了,后邊是他一生的99%,這也很有可能。

怎么做才能夠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杠桿?

就是你要學會承擔責任。為什么有人只喜歡打工?你讓我搬磚,我就搬磚,你讓我寫PPT,我就寫PPT,你只要發我錢就行。打工令人開心的地方就在于不用負責任,即使公司倒閉了也得給我先清算工資,因為我是弱勢群體。但是,你不負責任就永遠獲得不了杠桿效應。

我們前面講過把自己產品化的方法,一個是找到自我,一個是杠桿效應。

杠桿有哪些呢?

大概分三類:

第一個叫勞動力杠桿,就像福特汽車當年那種工業化的生產,就是能夠雇到很多人,這些人成為放大公司財富的杠桿,這種叫作勞動力杠桿。

第二種叫作資本杠桿,比如說我有個朋友是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必須得有很高的聲望,當他說愿意幫別人理財時,就會有人交給他幾十個億。他可以募來幾十個億,幫別人來操作,這叫作資本杠桿。這兩者都需要很好的聲譽以及承擔責任的能力。

還有第三個杠桿,就是邊際成本為零的載體,這也是杠桿。包括代碼、媒體、書、唱片和專利等東西,雖然這些東西看起來不像一個公司那樣帶來收益,但是它是能夠幫助你無限放大的杠桿。

比爾·蓋茨怎么做起來的?比爾·蓋茨靠寫代碼,他把DOS系統、Windows系統全部做成軟件,不斷地復制,直到邊際成本為零,就是它實際上生產成本近乎零。

一個作家怎么賺錢呢?一位作家寫了一本書,無限制地復制,如果能賣一千萬冊,賣一億冊,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杠桿。這三類杠桿能夠幫助我們放大財富。

為什么納瓦爾鼓勵我們承擔責任?

因為失敗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人類歷史上在商業領域里一個偉大的發明,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制度。

有限責任公司制度促進市場經濟大幅發展,過去很多人不敢創業,因為一賠就可能要賠一輩子,萬一創業失敗,還可能要父債子償,就翻不了身了。后來設定一個底線,公司的錢賠完就結束了,個人掙的工資、分紅這些資產你可以拿回去,有了這個保障以后,才涌現出了大量的創業者。

這就是用制度性的創造設計了一個反脆弱的圖形。為什么創業是劃算的?因為創業者賠錢是有底的,賠到公司錢沒有了就結束了,這是有限責任公司制度。

納瓦爾認為,如果你特別擔心承擔責任這件事情,那么你很有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金錢的焦慮之中,因為你不敢嘗試。

實際上你破產了以后,這個結果有那么嚴重嗎?咱們這個社會對于破產者還是有一定保護的。不像大家看的那些戲劇,比如《威尼斯商人》,那個時候的欠債者是要坐牢的,甚至把身上的肉割下來抵債都有可能。

今天咱們沒有欠債者監獄了,即使你欠債破產了,你的聲譽受損了,但你依然還有機會從頭再來。所以,納瓦爾說你得能夠學會承擔責任。

怎么找杠桿?

找杠桿的第一條方法:別跟風、找熱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事情本身為目標,而不是以金錢為目標。

納瓦爾說:“對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顧慮就越少,執念就越少,反而越會順其自然,遵循內心。你會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始終不渝地做下去,工作質量也會因此提高……如果社會可以培訓你,那么總有一天,社會也可以編寫代碼,用計算機取代你。”

如果你要做大路貨,你要做跟別人都差不多的東西,那么其他人就會替代你,因為你不費勁就能做到,別人不費勁也能做到,最后大家都賺不到錢。要得到經濟回報,你就需要提供社會有需求,但無從獲得的東西。

學校教不會我們經商這個技能,學校教我們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盡量讓我們標準化的東西,而我們能夠學到的是讓我們不一樣的東西。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事情本身為目標,而不是以賺錢為目標。

如果你用勞動力做杠桿,這對你的管理能力有極高的要求,假如你不會帶團隊,你是管不了一個幾千人的工廠的。如果你以資本為杠桿,這對你的社會信譽有很高的要求,假如你沒有足夠高的社會聲望,你是拿不到資本的錢的。

普通人最應該認真考慮的,就是以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作為載體的杠桿。這里面簡單地分為書、媒體、電影、代碼。

如果你會編程,能夠寫程序,這是一種比爾·蓋茨式的杠桿;如果你能夠拍電影,像迪士尼、漫威這樣;如果你會寫書,像余華、莫言這樣;如果你能夠擁有媒體,你甚至可以做一個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這都是我們能夠有效獲得的杠桿。

納瓦爾說,人分兩種。過去我們怎么把人分類呢?很多人經常說,這個人受過教育,那個人沒有受過教育。作者說不對,應該用有杠桿和沒杠桿來分類。

他認為,人分兩類:一類是有杠桿的人,一類是沒杠桿的人。有杠桿的人即使不工作,也有東西幫他賺錢;沒杠桿的人如果不工作,今天就沒有錢賺。

他說:“如果你有專長,有責任感,又懂得如何利用杠桿效應,社會為你提供的金錢回報就會與你的價值相匹配。這時,你就能節省下更多時間,進而變得超級高效。你不需要為開會而開會,不需要努力表現自己,也不需要通過匯報材料體現你的工作量——你只要關注工作本身就可以了?!?br>

你知道給別人打工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嗎?你是在出賣自己的時間。你希望別人給你更多的錢,那么你就需要表現出你的時間很有價值。

為什么很多公司里存在著辦公室政治,存在著宮斗戲,一到績效考評的時候就玩命地打仗?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在努力地證明“我是有價值的”。努力地證明“我是有價值的”,和把這件事做得很好,這兩者之間是沒有關系的。你越是努力地證明自己是很有價值的,有可能你負責的事情就沒人做,反而會做不好。

像喬布斯這樣的人,為什么能夠在退休了那么多年后,突然之間想到做一個iPod,或者做一個iPhone這樣的東西?他就屬于我們剛才念到的那個情況,因為他的大腦是放松的,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么,他就是專注地解決問題,這會讓人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一旦你找到了杠桿,你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而如果你沒有找到杠桿,你很容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怎么慢慢地實現杠桿效應呢?

納瓦爾說,如果你想要獲得杠桿,兩種能力很重要,要么你有極強的銷售能力,要么你有極強的建構能力。比如說CTO(首席技術官)、制作APP的人、寫代碼的人,這些是建構能力很強的人。

市場部里負責賣東西的人、負責推銷的人、做直播、做演講的,這是擁有銷售能力的人。如果你既有銷售能力,又有建構能力,那恭喜你,你可能已經成為一個CEO(首席執行官)了。如果沒有成為CEO,那么這兩種能力也足以使你獲得一些杠桿。

然后要學會用頭腦賺錢,而不是用時間賺錢。有人能夠用時間賺到挺多錢,比如說牙醫、律師、球星。有很多球星之所以一輩子都能夠有很多的錢,是因為他善于理財,像奧尼爾、詹姆斯這樣的人,他有了錢以后會投資、買公司。你們可能不知道奧尼爾是谷歌的股東,在谷歌天使投資的時候,奧尼爾就投了谷歌。

但是,我們也見過很多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退役)的球員流落街頭,成為無家可歸的人,甚至去要飯。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有些人一旦收入增高了以后,他會快速地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往往超過工資收入的增長速度。所以不要簡單地用時間來賺錢,哪怕你的時間很貴,它也不是一個資產。

舉個例子。比如說,給你們家修水管的工人,他賺的是什么錢呢?時間的錢,今天出工多長時間,就賺多少錢。

那么他的老板是誰呢?他的老板是承包商。承包商愿意包下一個工程來干,承包商就要承擔更多的風險,然后給這個工人發工資,所以承包商賺的錢多一點,風險也多一點,需要的知識也多一點。

那么比這個承包商再往上一層的是誰呢?是開發商。開發商不光是給這個承包商付錢讓他蓋樓,開發商還得買地、策劃、設計樓書,還要做一大堆的事情,所以開發商承擔的風險更大一點,獲得的利潤更高一點,所需要的知識更多一點,但他更接近于財富。

比開發商再往上一層的是誰呢?他不開發樓盤,但是照樣掙房地產的錢,就是房地產基金經理。房地產基金經理賺的是投資很多房地產項目的錢,這又到了食物鏈的更上一端,但他的要求就更高一點。

還有比他更高的嗎?房地產交易平臺。你會發現有一個平臺這么一出現,所有的二手房交易全在平臺上進行,百分之八九十的交易都被平臺壟斷了,那平臺就掙更多的錢。

這需要更高的能力、更強的建構能力和更強的銷售能力。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志存高遠,才能夠一步一步地走上食物鏈的頂端。

納瓦爾說,這里邊有一個底線——不要犯法。因為有很多人為了能夠快速地致富,不惜犯法。一旦你犯法,身陷囹圄,進了監獄,你可能前半生的努力都白費了。所以要有耐心、慢慢來,雖然99%的努力可能是被浪費的,但我們要努力做,等待著好運的降臨。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是判斷力。

為什么判斷力很重要呢?納瓦爾說,一個CEO為什么貴,CEO貴就貴在判斷力上。這個CEO的判斷力比另外一個CEO的判斷力高那么一點點就夠了。假如這兩個公司都掌控十億的盤子,這個CEO比那個CEO就只高明了10%,雖然看起來不多,但是在這十億的盤子里一放大,就是一個億。

所以這個CEO拿幾千萬年薪是應該的,這很正常,因為他的判斷力只要差一點點,對于一個百億企業、千億企業來講,就會損失幾百個億。所以,判斷力是讓我們變得更貴的一個原因,這也是用頭腦賺錢的方法。

你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時薪。納瓦爾在他創業還沒有成功、還不是很有錢的時候,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時薪——5000美元。

如果他花一小時干這個事,感覺帶來的回報不到5000美元,他就不干,他寧肯委托快遞、跑腿的人做,委托、授權給別人去做。我們每一個人應該給自己設定一個時薪,讓自己專注去做那些更具有冪次效應的事情,更具有復利的可能性的事情。

那么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應該怎么做?初出茅廬的時候,年輕人要解決三個大問題:第一個是在哪兒生活,第二個是和誰在一起,第三個是從事什么樣的職業。

這三個問題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很大,但是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思考過,就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在哪兒住、跟誰在一起、從事什么職業,都是隨波逐流的。

納瓦爾說,我們需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思考。比如說選擇一個城市,你到底是選擇東部還是西部,你到底選擇沿海還是內地,你選擇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你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你要思考這個問題,這跟你的價值觀、人生取向有很大的關系。

什么叫退休狀態?

找工作的時候,要找到如玩耍般的工作,你就能夠很快達到退休狀態。很多人都給自己立了一個目標,說我要50歲退休,還有人很夸張地說我要45歲退休。

當別人問納瓦爾什么叫退休狀態的時候,納瓦爾給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定義。他說:“退休就是不再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犧牲今天。當你能活在當下,內心充盈地度過每一天時,你就達到了退休的狀態?!?br>

什么叫沒退休?

就是你仍然在工作。你如果把生活區分為工作和休息,那么就證明你工作的時候是在犧牲自己。為什么犧牲自己?為了賺錢,賺了錢我才能夠好好玩,這就叫作“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

當你處在一個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的狀態的時候,這就叫工作。哪怕你80歲了,如果還是這種狀態,還是叫工作。如果你能夠做到不為了明天而犧牲今天,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到100歲也這么做,感覺很好玩,這事不是痛苦、不是壓力,那么你已經達到了退休狀態。

沃倫·巴菲特說,他沒有感覺到自己在工作,每天就是在很愉快地做這些事,投資是場游戲,他覺得很有意思。虧、賺對他來講其實影響也不大,他花不了那么多錢,但是生活很愉快。他跟查理·芒格兩個人都工作到90多歲,查理·芒格已經98歲了,還在工作。

如何達到退休狀態?

作者給了一個建議:

第一種方法是存錢,只要存款夠多,你的被動收入已經足夠開銷了,那你可以立刻停止對明天的付出,你就退休了。

第二種方法是把開銷降低,減少花錢。

第三種方法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完全樂在其中,有錢沒錢無所謂。實現退休的狀態有這三種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第三種,你能夠學會快樂地去工作,去喜歡你所做的工作。這跟我們前面講的“做自己”是一個道理。做自己,同時找到杠桿,然后直接進入退休狀態。

在退休狀態當中,說不定你的工作效率會更好,因為你的頭腦越放松,就越容易產生創意性的思維。如果我們每天上班的時候都是在緊張地計算,緊張地斗爭,生怕得罪人,跟團隊成員吵架,我們是不可能有創意的,因為應付這些事情都已經應付不過來了。

成功以后還要不要繼續創業呢?

納瓦爾說:“我不仇恨錢,但是我也很小心貪欲?!本褪钦f我這個人不仇恨錢,但是我是“葛朗臺”,我太喜歡錢了,我一天到晚地想著,沒有錢我就不舒服,總想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那么這輩子都消停不下來,肯定很痛苦。你不仇恨錢,你可以擁有財富,可以過從容的生活,但是不要過度地放大自己的欲望。

“不要急于升級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個建議特別好。很多創業成功的人都非常缺錢,一天到晚地到處融資,為什么呢?因為他有了錢以后,就開始布置更大的辦公室,租更好的公寓,然后自己花錢也升級,甚至去租游艇、飛機。如果你升級得過快,會導致你永遠覺得自己是個窮人,怎么都賺不夠錢。

關于運氣這件事納瓦爾怎么說呢?如果我們說運氣很重要的話,那是不是我們可以躺平等著呢?納瓦爾說,躺平等著運氣是不對的,運氣分四類。第一種運氣是不期而遇的運氣,比如突然遇到一個人給了你一筆錢,你就發財了;突然遇到一個人向你求婚,原來對方是一個百萬富翁,發財了。這是一種運氣。

“第二種運氣源于堅持不懈、孜孜不倦、屢敗屢戰、不斷嘗試,是靠個人主動創造機會獲得的。……第三種獲得好運的方式就是善于發現好運。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技藝嫻熟、經驗豐富,那么當這個領域實現了意外突破時,你就會在第一時間洞悉?!?/p>

就是你得是個高手,你得天天游走在專業的邊界線上,當這個專業有了一點突破的時候,別人沒看到,但你看到了。你說這是運氣還是本事呢?這一定是建立在很高的本事之上才能有的運氣。

第四類,最后一種最奇妙、最難得的運氣,那就是打造獨特的個性、獨特的品牌、獨特的心態,讓運氣找到你。曾經遇到過一個朋友,他講發財就是靠運氣,因為有一個人找他,非得讓自己給他打工,最后那個人成為他的合伙人,兩人創立了一家公司,而且公司上市了,成為一家非常知名的公司。

那個人為什么非得跟他合作,非得給他打工?因為他在之前就已經成功了,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是一個知名的投資人了,所以好運氣就自動跑來了。但是當你成為一個知名的投資人的時候,好項目就會追過來,這是第四種運氣。

我們總是強調運氣很重要,絕不代表著我們就能夠聽天由命。雖然不確定性是一定的,但是我們不能夠聽天由命,我們能夠做的事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能夠游走在專業的邊緣,能夠走到我所從事的這個領域的最前沿。

很多年輕人特別喜歡收集名人的微信,無論走到哪兒都跟別人加個微信,認識了好多的人,參加社交活動時聽說誰來了,又去加微信。你一看他朋友圈,會很吃驚:我的天,什么人都認識。但是正是因為他忙于認識這些人,他自己什么事也不做。

納瓦爾講,不要參加那些無效的社交。作為一個無名小卒,認識喬布斯對你幾乎毫無幫助,你應該努力的事是做一些東西,讓喬布斯找你,讓喬布斯打電話問,那個東西是誰做的,幫我找一下。

當你能夠做出一些有趣的東西的時候,你的價值觀、你的能力會吸引到其他人想要跟你建立聯系,這時候建立的聯系才是有價值的。而我們一天到晚地攀緣附會,想要成為別人圈子里的人,這是很可笑的,你混進去了別人也不帶你玩。

所以,能力和價值觀很重要。這是關于財富的系統的講解,我相信大家應該能夠聽出來這個人的價值觀很正。

那么如何增強判斷力?

他說,省錢沒有省時間重要,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更多地學會去省時間。在我們的職業生涯當中有一樣東西被高估了,就是努力;有一樣東西被低估了,就是判斷力。如果你只是努力地重復做一些事情的話,那很有可能并沒有給你帶來判斷力的提升。

什么叫判斷力?

判斷力就是知道個人行為的長期后果。人為什么要讀書?讀書就是讓你知道更多事情的長期后果。比如說,為什么不能打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問?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打孩子的長期后果是什么,他根本不知道打孩子、吼孩子、侮辱孩子會對孩子的大腦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有人問,為什么不能罵員工。為什么會這樣問?因為他不知道罵員工,或者自己喜歡干活、自己喜歡干涉員工的事、自己不斷地塑造“老板總是不會錯”的個人的權威,這些事情對公司有什么長遠影響。所以,一個人的判斷力就是他對于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長期后果有更清楚的了解。

真正的聰明就是思路清晰。這個作者說,如果一個人說他自己是一個物理學家,但他講不清楚那些物理學的道理,說明他沒吃透。能夠成為大師的是費曼這樣的人,費曼講物理能夠做到盡量不板書,費曼甚至可以在電視節目上就把物理學原理講了,并且讓電視觀眾都聽得懂,這是真明白了。他真的理解了這個東西,才能夠把它講清楚,這叫思路清晰,他對這些因果關系是非常清楚的。

悠閑的大腦,才能夠產生偉大的創意

納瓦爾建議,一周至少拿出一天時間來思考,如果地位再高一點的話,最好是兩天,一周拿出兩天時間來好好地思考。一個人要想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要學會收集心智模式。

什么叫收集心智模式嗎?

比如說,你小時候從來沒有聽說過進化論,你會認為這個世界是怎么構成的。而進化論就是一種嶄新的心智模式,你學完了進化論,會發現世界原來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時候你就建立了一套新的思維模式。

而思維模式不止這一個。納瓦爾所推崇的思維模式是他自己不斷地收集而來的:進化論、博弈論、查理·芒格的思想、塔勒布的思想、本杰明·富蘭克林的思想、復雜體系理論、復利原理、數學(包括微積分),還有科學的可證偽性。

當有一件事令你難以抉擇、難以下結論的時候,那就別做。該不該跟這個人結婚,你很猶豫,別結婚;該不該到這家公司工作,你很猶豫,別去。因為猶豫就代表著你可能并不想去。當兩者要選一個的時候,或者兩條道路要選一個的時候,而你無法判斷的話,那就選擇更難的那一條路。

我們并不保證更難的那條路每次都對,但是更難的那一條路往往會給你帶來后續的競爭力,因為你先克服了難的部分。所以當你沒法選擇的時候,不用拋硬幣,選更難的那一個。

建立大量模型的方法是什么呢?

這個方法只有一條,大量閱讀。所以你就知道為什么喜歡這本書。納瓦爾認為大量閱讀是唯一的方法,他說:“閱讀是我的初戀?!睆男∷依镞吅芨F,沒什么書可看,他最早看的都是《讀者文摘》,他就是靠看《讀者文摘》開始積攢最早的閱讀量的,然后閱讀自己喜歡的題材,直到熱愛閱讀。

不要怕讀到爛的書,不要怕讀到爛的文章,哪怕是爛的書、爛的文章,都有助于你養成閱讀的習慣。

不要比誰讀書快。書越好,越要慢慢閱讀、慢慢吸收。查理·芒格也說過一句話:“一書在手,便不覺浪費時間?!蔽椰F在去哪兒都帶一本書,到哪兒有事需要等或者需要排隊,我都不著急,因為有書看就沒有覺得在浪費時間。

“指出別人觀點中明顯的偏頗,意味著要么你攻擊的對象不聰明,要么你自身不聰明。”我們好多人讀書,花了很大的力氣挑書中的毛病。

如果這個毛病那么明顯就被你看到了,那這不值得挑,因為這本書本身不聰明。如果這個毛病那么明顯被你看到了,但這本書是一本口碑很好、很有名的書,那你就要小心,是不是你沒看懂。要么你高估對手了,要么你高估自己了。但是沒必要整天挑別人毛病,多去思考、多去反思才是重要的。

“不要刻意追求讀完多少本書,而要時刻關注可以預測未來趨勢的新概念。……人與人的區別不是‘受過教育’和‘沒受過教育’,而是‘喜歡閱讀’和‘不喜歡閱讀’?!?/p>

幸福的方法是什么?

他說:“幸福是一種技能,是一種不需要主動作為的狀態。”孔子這個人最厲害的地方是“不找”,就是什么事都不找,什么事都不去主動地作為,因為他時時刻刻都生活在中庸之中,生活在幸福之中。

納瓦爾說:“幸福是一種不需要主動作為的狀態?!比f般煩惱皆因心動,只要你心動有欲望,比如你想要那部車,你想要追求那個人,你想要獲得那個名聲和財富,那么煩惱就來了。

《道德經》對于納瓦爾的影響很大。他說:“剔除了缺憾感的生活就是幸福的?!逼鋵嵞憧梢噪S時隨地剔除缺憾感。如果你此時坐在這兒,你覺得自己還需要有一個億,就不缺憾了,那你就沒法幸福。

而且要學會超越對萬事萬物的善惡評判。我們有時候會很容易地說這個人好,那個人壞,這件事好,那件事壞。萬事萬物我們都愿意用善惡來評判它們,這個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自我的傷害。

他們其實都在努力,他們都不容易,只是因緣聚合產生了這樣的狀況。世界是不會為我們改變的,但是我們是可塑的。人類在這個世界上也就是一晃,你不需要那么強力地執著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想法。

我們有一個錯覺,是什么錯覺呢?普遍的一個錯覺就是我們覺得總有一件東西,我得到了以后,我就好了;我們人生當中總有這么一個東西,等我拿到了那個東西,我就不鬧了;等我拿到了這個東西,我就幸福了。

但是你的人生也過了這么多年了,哪個東西沒實現?高考錄取通知書你也得到了,畢業證你也有了,英語六級你也考過了,公務員你也考上了,你內心平和了嗎?所以千萬不要想著總有一個東西能夠給我帶來平和,沒有這樣的東西,你要平和就是此刻。

“欲望是主動選擇的不開心。”你可以有欲望,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你的主動選擇,你愿意為這個欲望去承擔不開心的后果。一個人成功了不一定幸福,假如一個人沒有這方面哲學的訓練和修養,成功了以后一樣不幸福。

嫉妒是幸福的敵人,一旦你看到別人過得很好就心生嫉妒,那就證明你跟他的差距很遠,反而會使得你的痛苦變強。

“你的幸福指數最終取決于你的習慣和你花最多時間與之相處的人”,所以選擇跟誰一塊兒生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要看看你身邊的人,“他們都是積極樂觀的人嗎?維系跟他們的關系需要耗費很大的心力嗎?我是否對他們心懷敬佩和尊敬,毫無嫉妒之心?”

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家人,“如果不想跟一個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要和他共事”。這話說得好狠啊。

納瓦爾有一個朋友特別逗,那個朋友生活得很輕松、很幸福,納瓦爾很喜歡跟那個朋友在一起。因為別人看他很幸福、很開心,就問他能不能告訴自己幸福的秘訣。

他有一個習慣,每次別人問他幸福的秘訣是什么,他只是回答一句話,叫“停止追問,開始欣賞”。然后他就開始看天上的浮云。如果能夠學會停止追問,開始欣賞,你就會立刻變得淡定。

“對周遭的評判越多,自我就越膨脹。在某個瞬間,你狀態極佳,因為此時你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過了一會兒,你就被孤獨感吞噬,目之所及都是煩惱。這個世界是一面鏡子,會把你的感受反射給你。告訴你的朋友你是一個幸福的人,這樣你就不得不表現出幸福的狀態。一致性偏見此時便會發生作用。”

當你決定要幸福的時候,你要向周圍宣告:我現在宣布了,我以后我不生氣了,我不嫉妒了,我也不煩惱了,我要做個幸福的人。把這個目標告訴每一個人,讓大家都知道。

怎么能夠讓你的生活立刻變得更好呢?答案就是接受。第一條,你要接受當下的環境。不接納你就會痛苦,但是接納了以后,你的感受馬上就會好很多。

倒數第二章叫“自我救贖”,這里匯總了一些別人對他的提問。納瓦爾認為,一個人的救贖靠自己,“醫生不能讓你健康,營養學家不能讓你苗條,老師不能讓你變聰明,禪師不能讓你冷靜,智者不能讓你富有,教練不能讓你健壯。

最終,你必須自己負起責任,救贖是靠自己的?!边@個跟我們前面所講的“做自己”是一致的。

要做出原創性的貢獻,你才能夠做自己

而原創性的貢獻來自非理性的癡迷,你必須得非理性地癡迷。所以在我們公司,我們把每一個項目的負責人叫作癡迷者。誰是這個項目的癡迷者,誰做這個項目的CEO,你如果做不到癡迷,你做不了CEO。

學會關愛自己,多運動,遠離手機,保持健康飲食

運動這件事給我們的性格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你如果現在選擇簡單的生活,未來就會面臨艱難的生活。我們見過很多人不鍛煉,然后越來越胖,走路都成問題,等到突然有一天發現有心血管疾病,或者中風、糖尿病。所以,趁著還能夠運動,要趕緊運動。

關于冥想這件事,納瓦爾自己也試過,但是他說不要把它想象得太神秘,它的效果沒有那么立竿見影。但是,如果你每天能夠在睡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靜坐的話,對身體應該會有好處。他說:“冥想是思想意識的間歇性禁食?!?/p>

咱們的身體可以間歇性禁食,今天一天不吃了,清一下腸胃。頭腦也應該這樣,頭腦間歇性地有一些“禁食”的時間?!疤嗵菚е律眢w超重,太多干擾會導致頭腦過載。拿出時間獨處,用來專注地自省、寫日記、冥想,這可以解決那些沒有解決的問題,讓超負荷的精神變得清明疏朗?!?br>

躺在床上的時候,可以進行一下冥想?!摆は胧瞧帘紊鐣脑肼?,傾聽自己的聲音。只有以冥想本身為目的,冥想才會‘起作用’。

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寫日記是書寫冥想。沖澡是意外冥想。靜坐是直接冥想。”納瓦爾喜歡沖涼水澡,他是以沖涼水澡的方式冥想。他第一次沖涼水澡的時候受不了,那個涼水淋上來讓他覺得呼吸不過來,心臟壓力很大。當他慢慢地調整自己的呼吸,去感受那個涼水沖在身上的感覺,不讓自己起那么大幅波瀾的時候,他就慢慢地習慣了這件事。每天用涼水沖澡,他能夠接受了。這是一些他自己的經驗。

納瓦爾說,每個人都有超能力,一個人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變自我的能力。但是我們經常用錯了,我們經常想把自己的能力用來改造別人,改造孩子、改造老公、改造員工,實際上我們應該用來改造自己,把自己活好。

當你想要做什么事的時候,趕緊去做,迅速行動,但是對結果要有耐心。迅速行動就是知行合一,想到了可以實現,就趕緊去做,然后對結果要保持耐心,因為盡人事要聽天命。

最后,納瓦爾說了幾個解脫。

首先是從期待中解脫。你有期待、有欲望,就有痛苦,就達不到幸福,內心當中還有一個想“找”的勁兒,就沒有達到幸福,所以要從期待中解脫。

勇氣就是首先要學會不在乎別人怎么想,不在乎別人怎么說,你才能夠從期待中解脫。

第二個,從雇傭中解脫。你說我已經在打工了,怎么辦?那么你不要用雇傭的心態來打工,你用雇傭的心態來打工,就永遠沒辦法從雇傭中解脫。如果你能夠不用雇傭的心態來打工,已經解脫了一大半,然后慢慢做事情。如果你能夠找到自己的杠桿,找到自己的能力,那你就成功了。

納瓦爾甚至說過一句特別極端的話,他說:“這個地球有70億人,我希望將來有70億個公司?!彼M總€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公司,因為現在我們所用的這些工具,我們所用的移動互聯網的設備,就是在減少壁壘,讓每一個人可以很方便地做一些事。你想,你過去想開個網店哪那么容易???現在開網店,點幾個按鈕申請一下,照片一上傳,就可以收錢了。這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做的事。

接下來是從憤怒中解脫。憤怒無效,憤怒對我們的生活沒有改變,對周圍的人也沒有改變,所以我們需要從憤怒當中解脫。最后一個是從不受控的思考中解脫,一旦我們胡思亂想,腦子里邊跑馬車,跑起來了,拉不住,那你的痛苦就來了。所以,要從不受控的思考中解脫。

最后一章講到人生哲學,什么是生命的意義,這就是很高端的話題了。別人采訪他,問他什么是人生的意義。他說:“第一個答案:生命的意義是一個私人問題。每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其他人(無論是佛陀還是我)給你的任何智慧聽起來都像是胡說八道?!蹦阋约赫?,這是第一個答案。

“第二個答案:生命沒有意義,生活沒有目的。有人說:‘人生如水上寫字或以沙建房?!钪嬉呀洿嬖诹?00億年,未來可能會繼續存在700億年。與宇宙的歷史相比,你的生命幾乎相當于不存在?!钪娼K將歸于熱寂?!?/p>

熱寂是什么?

整個宇宙最終歸于的熱寂。咱們現在能夠有差別,是因為有能量的流動,身體和外界有能量的流動,這叫沒有熱寂。但是隨著熱不斷地交換,不斷地熵增(走向混亂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熵增就不斷地發生,一直到最后,整個宇宙的能量均衡,不再發生熵增了,就歸于熱寂了,沒有了任何生命跡象。

“第三個答案:這個答案有點兒復雜。也許人生有意義也有目的,但我要說的這個目的或許并不能令你滿意?!本褪俏覀兦懊嬷v的熵增的問題。“作為生命系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推動宇宙加速達到熱寂。”

所以,我們的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你正在把我們推向‘萬物一體’的終極境界?!痹蹅兠刻爝@么折騰,做事情,做很多奇奇怪怪的事,建立家庭,生孩子,就是在推動著這個宇宙更快地走向熱寂。

關于人生的生命的意義,納瓦爾給了三個答案,大家可以自己選。比較喜歡周國平老師給我的那個答案,他說:“人生沒有什么意義,但是追尋人生的意義的過程是有意義的。”

人不能夠接受人生沒有意義這件事。很多人會想:人生下來了,有生命了,創造了這么多,最后什么都沒有,你說這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人不甘于如此死掉,人就在不斷地創造意義,這個過程是有意義的。人就要琢磨意義這件事,這個探索的過程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意義,這是另外一個答案。

關于價值觀,納瓦爾說,他能夠遵守的價值觀有這么幾條:誠實、不說謊、不阿諛、長期思維、不看短期的成敗、平等關系(我和我的孩子、我和我的雇員都是平等關系)、憤怒毫無意義(不要用憤怒來解決問題)。”

最后他總結說,我們唯一能夠生活的地方,就是當下。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如果你此時此刻還不珍惜,還不能夠安住當下,那么這一刻又變成了過去,你的人生就總是生活在這個求不得和不珍惜之間。所以,要學會活在當下。

讀書是為了好奇心和興趣,而非提升自己。核心是你能不能夠在閱讀當中找到好奇心和興趣,當你有著好奇心和興趣的時候,讀書就不會覺得自己在受苦,而是你在享受這個生活。

這么薄薄的一本書,一半講財富,一半講幸福,合在一起是一回事,就是你怎么樣能夠找到真正的自己,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獨特,讓你跟別人不一樣。

同時理解到杠桿的作用,你的思維提升能夠更有效地幫你找到創造出更多杠桿的可能性。希望這本書能夠幫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教是教不會的,但學可以學得會。

隨筆/恒之馨(圖原創·文整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908評論 6 54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32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018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7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17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83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79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60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2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67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7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09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98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99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86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04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36評論 2 378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