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聯系過往經驗)
看到這個片段,讓我想起我上周六給我男票買的中長裝毛呢外套...還記得我看到了我同事買了一款一模一樣的外套特別的好看,料子也特別的好,與此同時,我同事還不停跟我說這衣服怎么怎么好,結果,上周六晚上打開淘寶,看到了那件衣服,居然比我同事說的價格還要便宜,那時候我的腦子里面就出現了各種關鍵詞“料子好”“好看“特價”...就如同片段所講一般,因為當下的事情充滿著誘惑,讓我變得失去理想的思考,連最基本的購物需求都沒有確定—沒有考慮我男票的身型和他是否需求,直接下單買了...結果買回來,我才猛然發現,我男票身高其實不適合中長款衣服,另外我男票其實有很多這些類型的毛呢外套,他根本不缺...
反思這件事情,其實我自己在當下被巨多的多巴胺給帶著自己腦子走,沒有對實際的事情做一個理性的判斷,買了實際不需要的衣服...其實我可以按照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去做:
1、判斷眼下的事情是否充滿誘惑,但是做多了很害人
每當有人給我推薦物品的時候,我應該回想我多少個雙十一買的沒必要的東西,都是充滿著“特價“便宜”誘惑,但不需要,浪費錢的經驗。由此,我應該進一步判斷,到底這個物品是否是我真切需求的,還是又是多巴胺的催產物。
2、想想能真正讓我快樂、滿足我長期愿望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到這些事情上
在這次想要給我男票買衣服的時候,我應該想多點,其實我男票真正喜歡的禮物不是衣服,他真正想要的禮物或許僅僅是我跟他一起吃頓燭光晚餐又或者親手烹飪個菜等等....這些才是可以長期維護我和他關系的生活點滴,這才是我努力去奮斗的..
A2:(規劃應用)
目標:善用多巴胺,培養我每日看書的好習慣,并且從現在開始每周完成1本書的閱讀,在2017年結束之際,可以完成4本書《培訓手冊》《思考力》《六頂思考帽》《批判性思維》閱讀
我必須秉承巨多的多巴胺刺激我專注于每天閱讀當中,讓我完成我的目標,有以下步驟:
1、判斷眼前的事情是否充滿誘惑,但是做多了很害人
我每天閱讀的時候都會出現這么一個不好情況,看著看著,就會想拿起手機刷下朋友圈,過會兒又想去看看視頻...導致看書最后也沒看成幾頁...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我受到了其他外物的多巴胺驅使,讓我失去理性沉迷于朋友圈、視頻....所以采取如下:
(1)每天閱讀的時間“20:30-22:30”調個鬧鐘提醒自己
(2)在每天吃完晚飯后休息的沙發上放置我今晚需要看的書,并且把我的手機等遠離
(3)在桌子上、手機上貼上標簽“我很好,可是玩我,對你沒有好處哦,害了你哦”
通過三步,讓我對眼下不屬于閱讀的事情加以判斷,分辨誘惑。
2、想想能真正讓我快樂,滿足我長期愿望的事情,并把注意力轉移到這些事情上
(1)我會在書封面及書標簽上寫上我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及我想通過本書達到的愿望:好比如現在看的《培訓手冊》,我會寫到:只要你讀了,你會發現原來培訓是這么有趣,下次分享你又可以獲得小伙伴們的喜愛了~
(2)讀完一本書后,在最后一頁寫上我的愿望,我對之后閱讀的愿望: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活學活用,讓我的職業和生活越來越好~
可控:每次閱讀的時候,每當我想玩手機的時候看到這些便簽和留言,我就會將更多的多巴胺放在我想要達成的閱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