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壽喜鍋這“高大上”的名字唬住,其實就是一鍋文藝版的“東北亂燉”。鍋里面放水,下面點火,把能入口的東西都放進去煮,熟了就吃。兩者皆是簡單暴力的做法,味道卻大不相同,這個不同就是壽喜鍋的配料,配料豐富是壽喜鍋的一大特色,下面就為各位吃貨們介紹壽喜燒的材料。
首先是底料:壽喜鍋底料之多讓人瞠目結舌,一鍋的底料和配菜滿滿當當的一鍋,這還是沒放肉的情況下的預備期階段,這一頓下來絕對讓吃貨們胖個三斤沒問題。底料一般都是野菜和高湯,底料的野菜有:白蘿卜、香菇和白菜等。香菇上會削出“十字”型,“十字”的目的是,一是為了美觀,二為了能讓其盡早入味。高湯主要配方是味淋與日式醬油,有些海邊城市會添加海味。因為日本人喜歡清淡,日式醬油與味淋都是屬于偏甜口的味道。喜歡口味重的吃貨,請出門找中華料理用餐!
然后再說說主角肉:肉必須是上好的牛肉,說到牛肉必須要提一下大名鼎鼎的“神戶牛肉”作者我有幸吃過一次,那肉質!那紋理!那口感!那味道!香得我不要不要的。神戶牛肉不愧是牛肉中的戰斗機!說個題外話,當時是跟三個小伙伴們一起去的,因為神戶牛肉價格實在是太貴了,我們三個小屌絲就點了一人份,結果可想而知,飯桌成為戰場,筷子成為長槍。一場掰面兒的撕逼大戰就這么打起來了。真是莫與小人手里爭利,莫與吃貨嘴里搶肉啊。
最后說說蘸汁,壽喜鍋日本人的蘸汁是雞蛋,對!你沒看錯,就是生雞蛋。不過請放心,日產生雞蛋絕對不會有腥味的。一定要用日產的哦,如果用國內的雞蛋,可能會導致拉肚子吧。因高湯是甜口,用其煮的牛肉蘸上生雞蛋,而蛋清具有粘性,會包裹住肉上的醬汁,放入嘴里甜甜的醬汁的味道與蛋清的相結合,配合上上好的牛肉,三種味道猶如跳躍的精靈,在味蕾上翩翩起舞。嘗過這等絕世美味,對于吃貨來說也是死而無憾了吧。
壽喜鍋在日本已經是滿地開花,并且在國際上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中國、美國都能看到sukiyaki的“鍋影”。因做法簡單,用料實在,開分店相對簡單。目前跟它的前輩拉面幾乎站在了同一等級上,不過壽喜燒的年齡跟前輩拉面比就小多了。在日本被列強打破閉關鎖國的時候,吃牛肉的習慣也隨之而來,善于學習外國的日本也開始學習外國人吃牛肉,于是乎日本于1872年天皇才下詔書,批準可以食用牛肉,天皇還親自帶頭吃起了牛肉。百姓們才紛紛開始用牛肉做料理,當時現在萬元大鈔上的人物,偉大的思想家,被稱為“日本思想開化的第一人”的福澤諭吉先生認為日本人身材矮小,手無縛雞之力的原因就是,一直素食,不吃肉而造成的,要國家強大,首先國民要先強大。之后他也開始鼓勵所有人民吃牛肉、喝牛奶,使得當時吃牛肉的壽喜燒成為一種流行時尚。這種時尚至今還在繼續發散著美食的光芒。
【如果您喜歡此文章無需打賞,點贊即可,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