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牛肉飯絕對是當今社會主流日式快餐代表。在日本都親切地稱之為“牛丼”丼(dōng)就是蓋澆飯的意思,在絕大多數(shù)日式快餐店里擔當主角,乃至中國很多中式快餐店菜單上都出現(xiàn)了它的身影,可想而知它的知名度有多么的廣。各位吃貨們在享用美味的牛肉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它的來歷呢?作為日式蓋澆飯的鼻祖,從名不見經(jīng)傳逐漸發(fā)展成眾人皆知的程度,屌絲逆襲式的發(fā)展路線讓人津津樂道,牛肉飯的發(fā)展經(jīng)歷也代表了日式快餐的歷史,而在逐漸變化的歷史中,永恒不變的是牛肉飯的味道吧。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這段美味的歷史。
誕生:牛肉飯與上一篇文章里的壽喜鍋(原文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c84d79448d1d)可是一對兒好兄弟。牛肉火鍋的吃法就是把牛肉火鍋里的菜夾到自己的碗里再放些湯,讓米飯浸入高湯使其更入味兒,吃完碗里的湯泡飯后,再乘上一碗,澆上湯汁繼續(xù)吃。精明的日本商人覺得這么吃又快又省成本,翻桌率高。就開始琢磨新的牛肉鍋的吃法。1887年牛肉飯店就出現(xiàn)了,當時的牛肉飯還不叫現(xiàn)在的“牛丼”是叫牛肉澆飯。做法也不太一樣,當時牛肉澆飯就是用牛肉的細塊和牛肉片在鹵汁里燉煮,然后撈出來切一切,撒在飯上,再撒把蔥花,就可以上桌了,不可否認這就是牛肉飯的祖先。這做法是不是有些像肉夾饃啊?就是咱們加在饃里,日本人把肉撒在飯上而已。
流行:說到牛肉飯能流行,原因除了價格親民便宜、制作成本低、立等可取等優(yōu)點外,還離不開牛肉飯館子品牌推廣部的大力支持。那么這段就來說說眾做周知的百年老鋪——吉野家。吉野家誕生于明治三十二年,也就是1899年,第一家牛肉飯專門店在東京的日本橋開張了。第一屆店長是松田榮吉先生,“吉野家”的名字來源于地名,日本的吉野山地區(qū)的牛肉最為著名,吉野家也有牛肉專門店的意思。而日本橋當時也是日本最大的通商口岸,生意機會比其他地方更豐富,選擇在鬧區(qū)開店是十分明智的選擇。當時漁港的工作十分辛苦,工人都來不及吃飯,吉野家的出現(xiàn)使得方便、美味、熱量高的牛肉飯成為了漁港工人的首選。深受廣大漁港工人喜愛。吉野家面對的顧客群體就是這些工人們,自我定位一開始就決定了是速食快餐店。這家老店毀于1923年關(guān)東大地震,地震使人民飽受艱苦,食物與財產(chǎn)更少的時候,廉價的快餐就成為了廣大人民的首選,松田榮吉先生就看到了商機,吉野家筑地店在1926年開業(yè)了。使得面對的顧客群體更加廣泛。
眾人皆知:二戰(zhàn)后期美軍對日本本土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轟炸,整個日本成為焦土,1946年吉野家放棄了店鋪經(jīng)營改成了手推車式經(jīng)營。這時候經(jīng)營者是松 田榮吉的兒子,松田瑞穗先生,如果放在現(xiàn)在松田瑞穗一定是個十分優(yōu)秀的市場總監(jiān),他看到了日本需要快餐的勢頭也看到需要快餐的地點,昭和二十二年也就是 1947年在筑場地從新開起了新店,還準備召集幸存下來的原員工分散到各各戰(zhàn)后重建工地處開店。吉野家的生意蒸蒸日上,松田瑞穗先生也看到了夜班人民對速 食快餐的需求,在1952年開始進行吉野家24小時營業(yè)。如此快速的發(fā)展跟員工的努力是離不開的。拓展受眾面,拓展市場,加大銷量,資金增加,開新分店, 再拓展更多的顧客,這種良性循環(huán),不得不說日本人不僅僅會研究美食,更會做生意。
現(xiàn)如今,與吉野家并肩的其他快餐連鎖例如松屋與食其家也是遍地開花,牛肉飯也隨之走出日本遍布全球。牛肉飯的興起代表了日式速食業(yè)與美式快餐并駕齊驅(qū),更讓全世界的人了解到,美味與快捷也可以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