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周二的晚上,與好友一起轉山。今天一樣。
一行三人,我,還有好友夫妻。轉山的一個多小時,三人常常是在討論。有時言辭激烈的都想動手,好在是幾十年的朋友,已經不會因此而生分或心生怨恨了。
東哥高中,好友的孩子今年中考,我們三個人的話題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好友說:生涯規劃你以前提過,我覺得對。確實得讓孩子找到適合他們的未來。
話題說到了“生涯規劃",我這個看了好多生涯規劃之類資料的人,當然是感到十分吃驚。
我是非常認同生涯規劃的,當然也希望我身邊的朋友也能認同,并能有這樣的意識,因為這樣可以對自己的孩子有幫助。能認同這個觀點,我是很高興的。
對生涯規劃的了解是因為看報考志愿的一些材料,又看到東哥書包里有這樣一本書,又聽了一些專家的講座。聽來聽去發現,專業一些的講座,講課的專家都提到了報考時要考慮孩子生涯規劃。
這對我來說是個新詞,以前是沒有聽過的。于是買來一些相關的書籍來看,有了大致的了解,了解了孩子在初高中就有生涯規劃意識很重要。所以在這個報志愿的季節,也把我所理解的生涯規劃的一些內容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正要報考的家長,更重要是孩子一點參考吧。
生涯:指從事某種活動或職業的生活,也指生命、人生;規劃:是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考量和設計未來整套行動方案!
綜上所述,生涯規劃就是對人生設計一個全國的長遠的整體的行動方案。
初、高中階段是我們思考人生、探索未來的起點,也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黃金時期。能否把握好這段關鍵時期,最終還是取決于我們自己。“職業生涯規劃”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具體來說,就是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我,二是認識職業。
有規劃,人生更精彩。
生涯規劃是幫助自己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而不是找一條別人認為最好的路。《孫子兵法》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生涯規劃應算是有系統、有步驟的”知己“”知彼“”決策“”行動“。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早點明確自己的興趣是什么。因為認同了生涯理念,在生活中我也刻意地問了好多身邊與我同齡的朋友,問他們喜不喜歡現在的職業,對自己擅長什么有沒有最準確的把握。百分之七十的回答都是模棱兩可的。
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在這件事兒當中體會到尊重、自信、認可,而最大的困惑就是尋找的過程。作為學生,就更應該早早了解、認識自己,讓自己在喜歡的領域,變得更優秀,沿著喜歡的路走下去。
認識自我,包括知道自己的興趣、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價值觀,能非常客觀的評價自己。人要想成功,一定要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然后將自己的生活和事業都建立在這個優勢上面,讓優勢成為自己的主力軍。
初高中生如何認識自我,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因為相伴成長的過程,家長對孩子的了解應該是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也可以通過一些專業的測評工具來了解,加上自己的了解,這樣綜合得出的結論,應該算是有數據為基礎的了。
有了自我認識的基礎,另一項任務也算簡單點了。那就是對職業的認識。
認識一位好友,她談起在國外的同學。她說同學的孩子在上小學時就有認識職業這樣的實踐課,老師會經常帶著孩子們參與到各種職業當中,讓孩子們了解職業內容、工作性質、需要具備哪些能力。上初高中時還會有一個輔導員,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興趣、特點與潛力,發現她們的職業特點,然后推薦孩子上什么 樣的大學。
咱們初高中的孩子,大部分只是知道職業名稱,具體什么工作內容與性質,是根本不了解的。所以當面對報考志愿,這樣會影響到人生職業的重要選擇時,常常是靠家長的視野與知識來確定的。
這樣就必然會出現,孩子到了大學,發現自己學的專業根本不喜歡,踏入社會轉行的現象。一個人轉行,適應加上 能干好,最少得用三年的時間,這樣無形之中就減慢了孩子成功的機會。一個人能在一個行業中,有所成就,差不多要堅持十年以上。轉行就意味著,把成功的時間又往后推了幾年。
所以,為了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也為了能讓孩子們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掌握或了解一點生涯知識,或者認真與孩子了解一下,他將來要從事的職業的工作內容,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對孩子的人生有益而無害。
很多生涯的書都用這樣一句話:初高中生生涯規劃用智慧走人生。可見,我們生活在無比精彩的世界中,每個人如果有生涯規劃意識,能找到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兒。
初高中生應該學會思考自己的未來,如何思考?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想想五年后,你想在哪兒,你在干什么,那樣你就知道,你現在應該做什么了。這一條也適合用于成年人,常常問問自己,五年后我能是什么樣,在哪里,做什么 ,我的生活會有什么改變?然后,你就知道今天要怎么過了。
把長期計劃變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短期計劃,這就是生涯規劃,可大可小。你今天的生活一定是你前幾年努力的結果,后五年的生活,是你今天努力的結果。
生涯規劃是想告訴你,你要認識自己是誰,然后能做什么 .......
在這個報考季,希望這樣一篇有點亂的文章,對你會有一點點的小啟發。也希望若干年后,你會覺得,曾經有一天,看過這樣的一篇文章,對你有了一點小小的影響,這或許就是我——東媽,想告訴你的事兒。
也是我正在告訴東哥的事兒。希望你們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