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開篇第一回解析
? ? ? 第一回回目名稱是“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所以洪信洪太尉毫無疑問是這一回的主角!我們都知道水滸傳第一回和后書除了在神學線索上有關聯,其它方面并沒有直接的關聯,那么為何作者還要用大篇幅寫這么一回呢?為何偏偏要讓洪信這個大官當這一回的主角呢?如果要從神學角度引出天罡地煞星出世似乎也不用整整一回的文字呀!那惜字如金的施耐庵這樣寫意欲何為呢?
? ? ? 其實水滸傳第一回存在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為后書提供一個神學線索,它的真正價值和另一部名著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話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三國演義開篇句十分著名: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整部書就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也可以把這句話說成是三國演義整部書的總結!
? ? ? 而水滸傳這部書,主要內容是借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揭示天下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而其實水滸傳第一回就將這個原因揭示出來了,所以才說水滸傳第一回和三國演義第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多人或許不明白,水滸第一回不就是寫洪信放走了妖魔嗎?究竟怎么揭示了天下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呢?書里并沒有寫呀!其實如果認真分析,我們就會發現水滸傳第一回的確是說了,只是沒有明說,是借洪信洪太尉說出來的!究竟作者是怎么借洪太尉說出來的呢?我們一起看一下!
? ? ? ? 水滸傳第一回主要情節是說宋仁宗時期天下忽然爆發瘟疫,于是宋仁宗派太尉洪信前往龍虎山上清宮去請張天師做法事來平息瘟疫,后來張天師果然用他高深的道行把瘟疫給平滅了,天下立刻又恢復了太平!而這個天下太平卻是暫時的,因為洪信在上清宮放出了一百零八個“魔王”!這一百零八魔王將在幾十年后逐漸出世,早晚會禍害人間!
? ? ? 猛一看,日后危害人間的是一百零八個魔王,其實不然,真正危害人間的是洪信之輩!若無洪信放出魔王,何來后日之患?洪信這人其實和后來的高俅蔡京之人完全是一路人!而這個說法是從洪信在龍虎山上的所作所為得來的!
? ? ? 書中說洪信上了龍虎山后,仗著皇帝賦予他的權利,屢屢恫嚇上清宮的“真人”道士們,親自上山請天師的時候又不停的抱怨上清宮道士甚至抱怨皇帝,說自己“我是朝廷貴官,在京師時重裀而臥,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這般山路!知他天師在那里,卻教下官受這般苦!”由此話可見他并不真心實意給皇帝辦正事,這和后來的高俅童貫蔡京等奸臣是一樣心思,這種大臣給皇帝幫閑還行,辦正事可不行!而這種人偏偏又居于高位,如此天下怎能不亂?
? ? ? 在張天師去京城后,洪信又開始“游山”!金? 圣嘆對此評的好:“天下本無事,游山游出來!”想想后來宋徽宗即位時,大宋朝一片繁華景象,正是天下本無事,而宋徽宗和一幫奸臣們卻便要搞事出來,宋徽宗這個藝術家皇帝在手下那些懂踢球,好書法,善繪畫的奸臣們輔佐下搞了花石綱,結果因為花石綱導致了方臘叛亂,最終讓北宋元氣大傷!
洪信在道士百般勸阻下仍執意觀看“魔王”,最終導致魔王出世,而洪信卻對此故意隱瞞不報,把皇帝蒙在鼓里,這又是奸臣常做的事,欺下瞞上這個詞被洪信表現的淋漓盡致!
? ? ? 洪信毫無疑問是個奸臣!而宋仁宗卻不是個昏君!宋仁宗手下名臣輩出,像包拯、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名臣皆是宋仁宗時期的人物,作者杜撰一個洪信的意思就是想告訴大家宋仁宗這樣的好皇帝手下竟然也會有洪信這樣的奸臣,那么如果昏君當朝,奸臣將多不勝數!而這,正是天下動亂的根本原因!
? ? ? ? 換句話說水滸第一回的真正意思是,魔王不可怕,放出魔王的人才是最可怕的!正是那些放出魔王的人,才是天下動亂的真正根源!如無放魔人!天下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