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清明,原本轉暖的天氣又開始變臉,天空中幾抹愁云凝聚不散,好似濕了眼眶的少女在強忍著自己的委屈。終于臨近傍晚這淚珠還是落了下來,可巧地上又起了風,斜風冷雨一同打在挎包上,發出并不太和諧的音律,漸濕的衣服不再那么保溫,這一切讓人不禁哆嗦起來。
我正在路邊抖著,叫的車終于開了過來。上車坐好后,司機師傅問明了終點便發動了汽車,可能是怕我無聊,他打開了車上的音響,粗糙的音響設備里傳出的重低音震得車窗哐哐作響,司機師傅很享受的跟著節奏搖晃著腦袋,沉浸在他的音樂世界中。面對混合的噪音,我將頭靠在震動的車窗上,我保持沉默,開始思考人生。
隨著重低音而顫動的車窗,讓頭皮陣陣發麻,跟隨著這震動感,讓我想到了命運這個詞。
命與運交織組成的這個詞語好像有著某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就像主宰世上萬物的女王,讓人覺得她是那么難以琢磨和強大,越是想要窺探命運的全貌,就越是不得,讓沉醉其中的人更加癡迷。
對命運的探究,就如同解答哲學的三個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目前誰也無法完美地解答這三個問題,對命運的探究也同樣如此,現在沒有人或許以后也不會有人能夠完美的解讀自己的命運。
人的一生中充滿著未知數,這也是最迷人的地方,讓人在每天入睡之前,能夠對第二天的到來充滿期盼。期盼著新的一天會遇到誰,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或許是命運太過于神秘,這讓很多人開始崇拜命運,而后出現了人的一生都是命運所規劃好且不可能改變的宿命論。這些宿命論的信徒們到處宣揚著自己的“教義”,說著一切皆是命數的論據,讓更多人入“教”。
宿命論的“教主”我不知是誰,但是深陷宿命論的“教眾”們多是一些生活中的“弱者”。這些人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感到不滿,十分羨慕那些擁有美好生活的人。雖然也想拋卻“弱者”的外衣,擁有自己的美好人生,但是他們卻被自己的“命運”所捆綁,每天只是羨慕的看著別人,哀嘆自己的生活不盡如人意,卻不愿意用一點實際行動去改變生活。
有意思的是,宿命論“教眾”們也分為兩種人,一種是消極的宿命論者,另一種是樂觀的宿命論者。
若有人想要勸消極的宿命論者自己的命運應該自己把握,隨波逐流并非是命運的安排,那他們會拿著世界名著來充當自己的論據,哈姆雷特和冉阿讓不也抗爭命運了嗎,但是結果如何呢?自己的命就是悲劇,再怎么努力也改變不了……
反觀積極的宿命論者,他們就樂觀的很,認為目前的生活雖然不如意,但是只是暫時的,命運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終將有一天會走向人生的巔峰,這都是命運安排好的,不用擔心……
對于消極的宿命論者來說,命運成為了自己萎靡不振的一種借口,是命運讓自己成為生活中的弱者,是命運讓自己隨波逐流。不想努力改變,就找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為自己開脫。但要知道很多悲劇都只是故事,看似不可抗拒,但是故事只是故事,不要讓別人創作的故事變成籠罩自己一生的陰霾。若一切都是因為命運,那人生的意義何在呢?
而積極的宿命論者雖然多了一份樂觀,但也是盲目的天真,可能他們的偶像是劉邦和劉備這樣的人物,雖然早年并沒有成就大事,晚年卻走向了人生巔峰。但他們忽略了老劉家這兩位都是經過多年的失敗,積淀了多年的人生經驗才有了后來的成就。只會坐在家中想入非非的人,即使你叫劉邦加劉備,不去努力改變,也不會大器晚成。
所謂命運,多是人為創作的故事。
不否定有命運,但也絕不妥協。
因為我注意過,即使聲稱堅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且無法改變的那些人,過馬路也會先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