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過一個地方,美得如一幅水墨畫,畫布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廣闊土地,畫筆是農民的雙手,五彩顏色來自各種農作物。
很多人還不知道云南的最美包括它。農民面朝紅土,背朝藍天的畫面足以震撼人心。
站在那片土地上,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激動,更不知如何形容它的美。為了能順暢呼吸,我只能尖叫,大聲地吶喊。心底涌出一個聲音——是誰給予它的美?
同伴自言自語道,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上帝打翻的調色盤。
我嫣然一笑,深深點頭。
和這片土地相處兩天,我覺得頭點得有點早。
這不是自然景象,更不是上帝隨意潑撒色染而成,這是東川人民用勤勞雙手創造的奇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東川既不靠山,也不靠水,這里的人民只靠天吃飯。世代生活在這里的東川人當然知道,靠天吃飯相當不靠譜。
為了能吃飽穿暖,繁衍后代,他們廣開荒地,大面積種植。在不同的季節,土地上輪番種著油菜、土豆、喬麥、青稞和具有藥效作用的瑪卡等農作物。
他們揮動手上的鋤頭翻土,被翻起的土呈紅色,種下的成片油菜花開時是白色,成熟的油菜變成金黃色,喬麥、青稞是綠色……多種農作物在土地發芽,開花,結果都能呈現出不同的色調。那些大小片土地形成了一塊塊巨型色板。
這些色板只有在陽光的照耀下才顯輝煌明亮。攝影愛好者們都知道,為了避免頂光拍照,早晨和下午才是好時機,這時候陽光柔和,有美好的光影效果。
萬物生長靠太陽,千張美照也缺不了陽光。我深刻地體會了陽光的不可或缺。
為了追尋到視覺的最佳狀態,我們開著車早看日出,晚觀夕陽,一路追著陽光的腳步跑。零距離接觸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面對紅土地,我凝思良久。它讓我想到了龍脊梯田,它們都是靠勤勞農民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呈現美麗動人的身姿。龍脊梯田有人為儲水澆灌,東川紅土地則完全靠天,有雨自然好,干旱就難有收成了。
既然艱難,就難于持續。
恕我多慮,眼前的這些美好多少年后就會消失?就如大量消失的美麗村莊,遠離我們的紙質書信,公交車上缺失的售票員……都是歷史進程中付出的代價。
紅土地上的年輕一代外出打工了。一戶幾十畝的田地靠留在村里的中老年人完成耕種。這里的土地沒有象別的地方那樣被荒廢掉,憑借的不只是老一輩人勤勞,更多的是一種叫堅持不懈的力量在支撐著。
壯闊的東川帶給我震撼的同時也讓我擔憂。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東川,旅游資源的過度開發是否會破壞它的美?隨著勤苦的東川老一輩人的離逝,年輕一代的東川人是否還愿意面朝紅土背朝天地耕種?
它的美只源于耕種。
也許紅土地的美是有期限的,它需更多的人去熱愛土地,去為之揮灑汗水。
這里沒有工廠,沒有汽車尾氣,沒有豐富的物質,只有藍天白云、五彩紛呈的農作物,樸實的人民。它的美好讓我產生濃烈的熱愛與不舍。
在它轉身消失前,熱愛生活的你該來與它打個招呼,見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