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車子的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余額寶的出現,比銀行高數倍的收益也讓“理財”,這個10年人無人知曉的名詞變得火熱。23歲后吃穿住家長全包,到畢業后完全獨立,無處不在花錢。所以小白們最大的困惑不是不知如何理財,而是根本“無財可理”。那面對著當上CEO贏取白富美實現人生財務自由的老板,我們只有抬頭仰望的份兒么?當然不是,看下面文章,讓你在了解對于理財,不同階段應該怎么做。
準備階段關鍵詞:學習
對于剛工作的人,理財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自我修養,同時搭建自己的人脈網絡。人在剛接觸社會的時候,本質上還是白紙一張,這時候就需要去尋找興趣,并根據這個興趣不斷充電。在精力、體力和頭腦最旺盛的時候,不拿來學習充電,其不辜負了時光?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說,理財有3個階段,分別是用體力賺錢,用腦力賺錢和用“錢”賺錢。而在這其中,作為基礎的第一個階段無疑是最重要的。即使資產增長3萬多倍的“股神”巴菲特,也是從倒賣可口可樂、送報紙等等體力工作而建立的理財意識。名人的機遇我們無法復制,但是行為模式和思考方向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理財質變階段:彈性
拼殺職場10年左右的人,手頭應該有20-50萬不等的積蓄。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敢于重倉且長期機會遠遠高于風險,增長的彈性又非常好的投資品種,這是后的分散投資是跟自己的財富積累說拜拜。同時必須兼顧主業的發展,后路絕不能斷。這時候既是質變的關鍵階段,也是人生最辛苦的階段,要兼顧投資和實業,必須咬牙挺過去。挺過去就是一片不同的天,挺不過去,這輩子也基本定格。這是最重要的,不是小打小鬧天天跟著股神,拿幾個小錢玩炒股,賺幾個漲停板的盒飯錢,最重要的是從思想深處確定重倉取得一次8—10倍額增值的機會。認識到這些越早,越主動;越晚,越耽擱。
工作自由階段:穩健
如果彈性階段完成的好,那么資產的基數將上升到200-300萬以上,這是就進入了“工作自由”階段(家庭流動資產的年收益達到10%就可以支撐家庭正常生活支出2年以上),初步就進入了錢生錢的規模化操作階段。這個階段的關鍵詞是“穩健”,不要和一時走運的人比較“相對收益”,最重要的是需要懂得抵制誘惑。要是比快,就掉入了陷阱,自己給自己得來不易的財富套上了隱形的“絞索架”。這個階段要在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做足功課。節流會改變消費習慣,消減不不必要開支,夯實財富基礎;開源則可以更好的擴展財富積累的領域,通過努力和堅持,這期間的資產會變為幾何倍數的增長。
財富自由階段:安全
這時,資產通常已經進入千萬以上流動資產的級別,要求財富快速增長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規避風險。對于這個階段的投資者,他們已然成為魂斗羅中能活著見大BOSS的勇士,守成是一種經常性的狀態。但是歷史證明,每5年會有一個很不錯的財富增值機會,每年10%收益率也有100萬以上,所以完全可以放松節奏,慢慢玩。這時的關鍵詞就是“安全”。資產一定要分散,好好享受生活的同時,保持對投資機會的關注度。大多數時機以低風險的固定收益取得8%-10%的回報,等待5年一遇的財富脈沖式增長機會。一旦時機出現,哪怕只拿出30%資金,幾年下來又是一個1000萬,雖然相對收益率不高,但是絕對收益額足以彌補一切。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從現在開始,少看場電影,少吃頓大餐,克制現在想要的身心娛樂,是為了獲得以后財務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