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瓊紙本設色水墨《藝術鄉村地形圖》
《神圣的家》
許村漫記~001(2017.7.15)
出發
走
走
許村漫記~002(2017.7.15)
到了
到
到
到了許村
許村漫記~003(2017.7.16)
王軼瓊
昨晚做的夢讓夢里的我躺在床上驚訝,小嘰嘰變成了剝了皮的白蘿卜斜插在一堆凝固的漿糊里,“根性”、“根系”,這是昨晚在酒吧陽臺和王長百深入梳理的結果。文化如果只從啟蒙期梳理還是短板文脈,這個脈應該繼續往前追尋。
渠巖的許村團隊,男的精神,女的漂亮,穿著這次藝術節的圖圖衣 ,很傳神,貼附的是古文脈,格外干凈、可人。
花木狗隧道離許村40公里,接近許村的最后一個隧道有約12公里,有幽閉恐懼癥的人會由此窒息。
群山峻嶺一路隧道成串,過一道山是雨,又過了一道雨又沒了。
現有的藝術類型依然是現代主義,田園藝術目前的本質還沒有逃出激浪。
鄉村一百年多年來,原有的功能消失變成農村,農村滿足著城市的需求,在這種供需關系里實際的“鄉村”被破壞。
藝術行為如果目的不明確,那么鄉村是否又成為一種被消費的語境
碧山浪漫的語境,是否具有人類學的的內涵
在鄉村如何去藝術化,游戲性,藝術家作為主體的審美性,不能僅僅成為視覺效果
五點多被一聲嗩吶的試音聲喚醒,然后宏大敘事的演奏開始,門口一位老人過世,嗩吶吹手的演奏水平直達中央民族樂團,每一個音從山村里往外冒,比在舞臺上往外冒更有感染力,聽的人心潮起伏,淚堵在胸口。
一個從小喜愛音樂的樂手希望長大以后做個體面的音樂家,沒想到現在給死人和結婚的人吹小號。他說:我得吃飯,什么飯都得吃。
黑衣四仙
學術主持王長百
許村漫記~004(2017.7.17)
王軼瓊
在許村用樂隊伴奏、真人唱喪,聲音傳的遠,傷情能升天,這種喜悅是當地人的方式,真的把“白事”變成了喜事,這是天地人神的自由轉換態度。喜是天經地義的。
把文化鑲嵌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藝術節開幕也招引著集市的開張和人流量。藝術節首先是村民的,然后才是藝術家的。
文那和她的壁畫“龍生九子”在許村最受歡迎,紛紛求畫壁,文那笑著說:文那的英語是散裝的。
哲學美學博士周欽珊,到底是哲學美學,還是美學哲學,這是兩個學科吧。女的讀博,說明要拼了。
許村在長,孩子的個子也在漲。第一次來許村的王若瀛一米五,非常喜歡鄉村,希望以后每次來此當自愿者,現在已經1.75米高了,長得和他父親一個基因系統,人中部分更像。
許村在太行大峽谷斷裂帶以西,在山西和順縣境內,是當年朱元璋允許下山建的村落,并不是這個村的村民姓許。在鳳凰山往村莊俯視是“鳳凰展翅”姿態,一種勘輿的風水意圖和天地人神共建的家園格局。
恢復傳統,超越理性主義,超越“人間社會”
十年時間,許村由留守兒童老人村,慢慢開始鄉村復蘇。從鄉村復活自己的文明,是多主體聯動的結果。
如何避免“千村一面”。
(藝術家、村民、村委會、農家樂協會、當代鄉紳……)
關于鄉村建設的討論應該在村民里發生,尊重村民的想法,“許村論壇”質量很高,思想和規劃都走的很遠,“許村論壇”在許村,論壇的光焰在散步的路上。
村民的生活和藝術家狀態的關系。鄉村是藝術家的空間延伸嗎?旅游地嗎?采風場所嗎?
不在自己的文化系統里重建文化是空話,用在野的聲音,呼吁修復道統,這是文化人的理想。
在《白鹿原》沒有涉及文化重建的問題,它和巴金“家春秋”以革命作為主體本質一樣,依然是家園烏托邦的模式。
保護村落和鄉建不是一個概念,保護是把農村變成“古物”存放,這不是建設。
從紐約來的美女、有勁的策展人陳馳在人字高屋的講座有殺傷力,一種許村式的國際化雙語同期聲演播,她從“未來荒原”的角度憂慮電子垃圾的危害,從固體廢料的危害到精神恐慌的危害,在這個世界的邊緣,女人容易產生“被保護”心態,所以她能夠洞穿這些,就像邁克·杰克遜的歌聲總是呼吁環保和和平、所以邁克是女人。陳馳決定明天喝大、喝高、喝嗨,她說這是她7月17號晚上的理想。
我一直在想她喝大以后的理想是什么?是自己浩浩蕩蕩走到住處,還是把別人抱上床上。
不知道。
城市套路多,我要回鄉村。
倒立的萌
著名攝影師劉莉
許村漫記~005(2017.7.18)
王軼瓊
許村一帶當年曾遭日本人的屠殺,當地人對日本人的仇恨既是家國的也是個人。所以日本藝術家要想參與許村藝術節比較難,就連長得像日本人的都懸。
日本藝術家可以參加今年十月的海南的思想藝術節。
十點,藝術家團隊分別開始工作,壁畫組在研究墻面和畫面結構、最后的效果,壁畫都在室外畫,陽光強烈的時候,對目力、身體和汗都是烤煙。
在許村中學給每兩位藝術家分配的教室畫室,相當給力,在鄉村中拿起畫筆畫畫會是什么感覺?
教室是每個人的終身記憶,空空蕩蕩的教室里曾經擠滿了小身體的學生,特別是求知的目光。小的時候都長得都挺可愛的,長大以后就無法知道未來了。這是宿命,學校是這種轉身的必備舞臺,感謝“發明學校的人”。
中國哲學的核心是養生,西方哲學本質是思辨。當醫生不能遠行。
人類的最好狀態是勞逸結合,到了一定年紀吃藥比吃飯重要。身體回位。
中國文明的起源在鄉村,“經濟搭臺,文化唱戲”,這是文化發展流傳的本質。
當代藝術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霍金的宇宙不合作論調,也是牛郎織女的敖包相會,和嫦娥奔月的阿房宮,藝術有時是野牛踏入羅馬斗獸場,也是埋入地下的兵馬俑、鎏金銅車馬,今晚在許村的戲臺,分別出場的是當代藝術的點兵點將,跨國界的目光期盼和心靈感應。
啤酒和紅酒的交集,汾酒和可樂的交換,純凈水和椰子汁的矯和,朋友情誼從世界各地的奔流。
從許村酒吧的二層平臺俯視是一臺戲,四大愛情故事輪番口吃,平視雄渾的太行山脈在眼前,既是風景也是背景。遙望星空,宇宙乾坤,聚散有意。興起星斗滿天,散時心潮起伏。
趙勤的“悠來悠去”搖滾給打鐵花之前的熱身搖起了“花房姑娘”,讓資深美女頓時減肥15斤。
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就要走到老路上。
我聞見了你的芬芳。
10:30開始打鐵花,無法描述鐵花現場的感受,鐵水飛濺成花,燒是一團火,散出滿天星,喜悅頓時變成幻覺和虛空。
把打鐵花翻譯成法語就是:玩鐵水。
著名趙勤和他的性格
印在衣服上的黑鸛樓狗
許村漫記~006(2017.7.19)

王軼瓊
一只綠頭蒼蠅從漢式蹲坑升起,因為大解我耽誤了它吃屎,驚到它了,但一會功夫,廁所安靜了,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一塊檸檬黃落在畫布,必然有一塊普蘭、亮藍或者淡紫色和它呼應,猩紅會和粉綠交融并且肯定疆界,色和色是對立的,也會各自相安無事,這也是凱撒上帝,和上帝保佑。
許村國際藝術節志愿者領隊孫玉鵬,做過三年外科醫生,有過精致的縫合肉體的經驗,現在棄醫致力鄉建,昨晚他激烈地現場鼓搗晚會,并且提前宣布閉幕的激動讓人覺得過癮。其實身體治療的核心是精神治療,“三分病,七分神”。
藝術為什么會轉向田園和鄉村。
幾乎同時黃巖率新京派藝術家一干人,在太行山南端的林州紅旗渠正在進行“后桃花源”的地境水墨,凌空的玻璃廊橋是水墨現場。
崔燦燦在碧山實施他的“碧山供銷社”田野計劃,激浪在草地、水邊、山坡繼續進行時。
在甘肅天水石節子村的靳勒利用自己“自家”的美術館,勾兌大地藝術、物派、意派、行為和觀念。
吳以強則和“光譜”團隊在野外、礦坑、河流玩概念+觀念+行為+實驗+文本的互動。
朱新戰孤身一人在河南一帶,孤獨求敗地一件又一件在大地上痛苦地做著“拖行”藝術,他的一系列西西弗斯精神指向的作品,顯示了他的苦修和虔誠。
徐星在山東壽光王高鎮東頭村用活動影像作品和村民交流對話。
海南“陵水復合藝術館”面對本土藝術家的行動,面對大海,探討文藝。
深圳南頭古村的“城中城故事會”
揚州捺山的稻草藝術節則在觀念和“稻草”材料上尋找語言的表達。
等等…
在鄉村藝術家可以尋找和發散思維的地方很多,野外給換位思考和靈感的再現提供可能,這和在工作室的工作方式有不同之處。
渠巖說:“許村村民已經將藝術節作為自己的節日與廟會。
由于傳統節日已失去文化內涵,變成假日。許村藝術節已深深嵌入地方文化與生活中,許村藝術節的生命活力得益外部文化資源與當地文化邏輯的成功嫁接,它印證了全球化時代世界與地方的共生性。而此種共生關系之所以是可持續性的,恰恰在于它是在節慶和游戲中完成的?!?/div>
許村試圖通過現實的樣本討論-門里門外的“新文化”問題,從社會學、發生學、哲學、歷史學、美學、人類學等各方的結合,并企圖越過“新文化”這道門坎,內外兼修,勞逸結合,尋找文明的源頭。
文明的源頭在鄉村,在天地人神的風水循環中。
校長渠元培
根源
由原許村中學改成的藝術家工作室
許村漫記~007(2017.7.20)
王軼瓊
又下雨了,許村大概在快要熱的時候就會來一場大雨,所以許村不熱,霧霾指數0,晚上睡覺要蓋薄被子,沒有蚊子。
今天藝術節的第二部分開始了,藝術家在分發的“工作室”工作,并且全面開始對許村及周邊學生的義務助學。
通往老井的巷子因為熱鬧地送走了一位老人,今天顯得格外安靜,當我進入巷口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只身材嬌好,皮膚圓潤,帶著閃光墨鏡,衣著飄逸的女人在手機里說著一口山西話,高跟鞋滴滴打滴從我眼前劃過,留下身體本來的隱香,頓時讓我眼前聯想到西西里島的傳說里的經典意大利女人莫麗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電影畫面,和揪心的旋律。
鄉村每時每刻都在演繹生老病死,花開花落的人生故事,特別在那遙遠的小山村,人們對待死亡的態度甚至重于對待生的態度,他們濃重的舉辦葬禮,死是靈活的再一次“生”,一次更為漫長奇異的“人生”旅途。所以村里人會說他走了。
走了是新生。
鄉村是中國的文脈,這和“中國”的形成有關,它和西方的以城邦國作為中心不同,中國始終是鄉村包圍“城市”,或者以鄉村形成集市。所以它的生存基礎是以土地為根本的鄉村。也就是說我們都是村民的后代。
在與土地相生相伴的祖祖輩輩里生長出的根性系統形成的文脈,就是中華文明。
如果說《山海經》記載了人們對神性、靈異甚至怪異的精神寄托和敬畏,那么在鄉村里發生的口口相傳、時刻在案的禮數、規矩、做法形成日常生活的全部,這些“全部”會融在每個人的血液。
許村有酒吧,酒吧就在像一道天然屏障的太行山腳下,接近村中間位置,在二樓平臺向北看,那座山就在眼前。來之前任宏偉和我說過這個酒吧的感覺,“每晚坐在酒吧看著山,喝酒聊天感覺太好了,你去了你就知道”。
酒吧的前面是大戲臺,南面是糧倉改建的“許村當代藝術館”。
王軼瓊作品《天地人神》,攝影趙方方
許村漫記~008(2017.7.21)
王軼瓊
半個月時間,可以走遍歐洲許多城市,也可以跨越俄羅斯大片土地,在馬爾代夫海邊盡情感受深海魚游。或者從西藏最高的海拔往林芝方向降壓。
半個月時間在許村,蝸居在不大的山村,而且想出去不容易,這里真的成了藝術家的家。來自各地的藝術家都被散落在每一戶村民家,是棋子。
夢四歲半去了美國,她的作品始終在尋找“根”,關于童年記憶和中國文化的根,她對“根”追尋心情超過許多人。同樣問了美院附中畢業就去美國的吳若聞,在美國呆了八年,他對根的理解很具體,就是家人能經常在一起。
艾虐特的精神荒原和陳馳的“未來荒原”2017年7月20日下午5:01,在許村中學現場,不是敘述荒原的來回穿梭,也不是從此處到彼處,是從死亡尋找死亡。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現在,沒有未來。
唯有陳馳的符號在往返。
晚上7:30社會學家渠敬東在許村多媒體中心講座:《山水與家園》。
王長百主持。
血淚和深入骨髓的破壞
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才是學問。劉震云一句頂一萬句,兩句頂四萬句,比如對于女人的“難言之隱一洗了之”,和對于男人的“難言之隱一喝了之”,關于家園的“一句”在哪?
讓我想到石濤的“一畫”。一畫是心跡,是造跡,也是神跡。所以“神來之筆”。
失家~流離失所。山水對于村民而言是否具有崇高精神,
什么是村莊?村莊是所有人的村莊,回家即是返鄉,知識分子如何回到精神家園。
荊浩的山水畫,對太行的系統描述。首陽山的地理位置和時間的描述,餓死首陽的山水悲懷。山水不再成為人們心中最寶貴的東西。
“反而離家才是最寶貴的”。100年來的現代化建設是以犧牲鄉村的作為代價的。城市不斷向農村吸取資源。10年恢復、復辟。
老人去世,孩子離去,鄉村消失。村莊是社會的活體資源,失去村莊是整個的系統危機。
懸浮在土地之上的龐大身體。
什么是作為家園的鄉村?家族結構,鄉村不是一個抽象的點,不是與外界封閉的固態社會,其實原有的鄉村是一個龐大的連接系統,無論是經濟的,還是血緣的。
一個人的生命只是一個家族血緣系統的一個點?!绑H得水”。
冥神。土地神,雷電神、水神。
宋代社會村落要素:保甲、戶籍、鄉約、社學、社倉、社戲、義倉。
宗法、族譜、祖廟、祠堂、族田、祖墳。
私塾、師院、義學、社學。
寺、廟、祭祀、福田、風水。
耕作、行會、評價
在這個層面找到家,成為多面體的人。
許村當初有幾個精神病患者,自從許村有了藝術節和藝術家之后,他們就都好了。當地人說他們都不好意思再病了。藝術家厲害。
“你給我用一下花露水,好嗎?”
好
許村當代美術館
壁畫
文那壁畫女皇
許村漫記~009(2017.7.22)
王軼瓊
鄉村的另外一個核心是桃花,但在很多村落桃花是被隱形或壓抑的。特別是桃花運。
有人說你有桃花運就完了,這話可以這么說,你的家族如果沒有桃花運,那就完了。
桃花總是生長在村莊的邊緣,或者一直被隱喻。桃花是唯一一朵沒有時間概念的花,那為什么會被壓抑?
渠巖的工作室院子里有一棵山楂樹,可以一起圍坐喝酒聊天。山楂是中性的,對胃好。
宋莊約有一萬藝術家,在許村嚴格說只有渠巖一個藝術家的工作室。他用他的方式和智慧使用藝術介入鄉村建設,尋找文脈,修復許村,同時建立“許村國際藝術公社”,展開鄉村建設的思考和討論,用駐地計劃,展開了第四屆國際藝術節。許村的名字不斷被重復。
宋莊是鄉村,碧山是鄉村,高黎貢是,還有石節子,林州紅旗渠是,還有其他更多不太知名的鄉村,同樣是鄉村,而且都在用藝術理念介入鄉村,它們的區別和共同點在哪?
渠巖認為,從“血脈”出發,重建并穩固血脈信仰是建構神圣家園的基石,也是超越人間社會,通往神圣的必經之路。
農村和鄉村是兩個概念,,農村是以經濟為目的的生產單位,是生產社會的組織形式——農村對應的是工廠,農民對應的是工人;鄉村在中國是一個文明概念,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家園,包含了完整的天、地、人、神的系統和信仰。依據這些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鄉村概念。
他提出“藝術鄉建”,首先要肯定鄉村價值,肯定鄉村文明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性和獨特性。
在太行山走馬槽,地勢險峻,是大峽谷中結構復雜最有景致的部分,山勢的起伏和布局由于過于完美,那種驚險刺激中的完美,可以接近,但又會心有余悸。這既符合藝術家的瘋瘋癲癲,也符合探險人的取景。
這好像是故意留給許村的一份厚禮。
在走馬槽我使用化身把關公刀扔下了山崖,并形意了金蟬脫殼。
許村約有500戶人家,離北京500公里,離太原三個多小時路程,隸屬和順縣,距縣城30公里。
從北京遙望許村感覺有點遠,但到了這里覺得那些路程的勞頓頓時消失,渠巖的理念讓許村成為修復鄉村,尋找鄉村文脈的樣本。
平時的許村是安靜的。桃花和藝術有關。桃花和丹鳳眼是一對妖姬。
文那壁畫局部
壁畫《許村制造》
戴柿子樹葉的周之易
許村漫記~010(2017.7.23)
王軼瓊
祖靈呼喚,許村的色彩。
一起和趙方方給孩子們上課,第一節講顏色的溫度,同時用筆在紙上集體“創作”,穿紅色衣服的孩子每人畫一棵樹,穿藍色的每人畫一朵云,穿黃色的每人畫雨。
第二節課:顏色是有情緒的,也可以說顏色是有脾氣的。孩子被引到太行山腳下的玉米地,每位同學用自然界的的樹葉、花、藤蔓、石頭、泥土,或者用樹葉花朵染色。孩子們表達的情緒幾乎都是高興和開心,這些開心都是由植物組成的。
許村義務助學不是講課,也不是學校的正式課堂,那么這種助學應該是更加自由奔放的思想引領,和一些受用終身的記憶,而不是技巧。
今天孩子們的作品,無一例外地回到高興主題,說明了顏色的情緒深入孩子心里。
顏色的情緒很多,痛苦、憤怒、抑郁、微笑、大笑、狂笑,在那遙遠的小許村的孩子們在藝術節期間都異常高興,一會二伏吃面估計都更高興。
藝術家的行為介入許村其實是為社會學家、理論家在現場打樣。和土地的關系、和孩子的關系中注入思考和方法論是打樣的一種,文脈是終身受用的。
集體打樣是藝術家在許村的基本心態,有初級打樣,深度放樣,以及破壞性打樣,打樣的目的既是對已有作品樣式的留存,也有在地的最新感覺,同時有“放空”的意味。繼續充電,繼續融合,讓身體也獲得一次更新。
比如排泄過快、嘰里咕嚕、尿急、尿頻、尿分叉,吃的多餓的快,可見太行煙云、太行風雨、太行風水都在慢慢滲透進人的身體、血液、和神經系統。
文化在每一個部分都在發酵,比如有人去了苗寨發現頭發變得烏黑發亮,有人在西藏有強烈的高原反應,在天目山充分每天在云霧繚繞中吸水,在許村則白天理性思考、工作,夜晚瘋狂,后半夜蓋著棉被睡覺。因為寂靜,每個人都睡飽了。
許村是藝術的許村,更是社會的許村,社會學家的切片分析,讓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從理性層面感受到鄉村、家園的概念,這個概念深入到文脈核心。從觀看的角度,思考的角度,特別是反思的角度,漸漸可以梳理出一條線索。
30年來有百萬的鄉村消失,修復和挽救鄉村是當務之急還是百年大計?許村用了十年時間,從根部思考和建設,用藝術家的手法、社會學家的模版設計思路,為鄉村建設打樣。
王長百對許村的構想是希望超越百年啟蒙這個界,繼續向上追溯,他認為烏托邦不是鄉村建設的愿景。
用植物作畫的許村孩子
集體創作
紙本植物作品《秋問》
認真畫畫、拼命嗨的老外
許村漫記~012(2017.7.25)
王軼瓊
社會學是個黑洞,既吸物質,也吸光。藝術家對這個黑洞不能只是仰望或漠視。
那么在當代藝術轉型時期西方的藝術理論幾乎一律失效,不從社會學、人類學的整體框架設計的藝術“作品”,將不再成為作品。
思想的思慮和現實的需求永遠處于問題的兩極,思想永遠要刨根問他、尋找真相、真理,而現實則越來越希望簡單、快捷、浮淺和通俗易懂。社會學的本質是采樣和歸納,人類學則注重實地調查、大數據統計。多媒體特別是手機自媒體開放的渠道,也類似打開潘多拉盒子。人神共憤也人鬼同歡。
甚至出現斬“胖子”論調,認為胖子和肥人都不是“好人”,都是不擇手段吃出來的,如此荒誕。這不符合古人愿望,正如人們見面時會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胖了,潛臺詞就是你過得一定不錯。
而現在的情形是美女也好、丑女也好、肥女也好,都會使用美圖秀秀,讓自己的“修圖技”越發高明,去痣祛斑、瘦臉瘦身、美白磨皮、祛皺和放大眼睛,讓自己肥的變瘦,瘦的更瘦。
許村,應許之地。
藝術轉向鄉村是緩兵之計,還是必由之路。鄉建是文本的鄉建還是現實共建的鄉村?
王長百“則把親近鄉村,當作追尋心靈回歸的途徑”,他把宗族社會深處的血脈永續,文明的靈魂所在,稱為香火文明。
“在文明的最核心處,不是信仰,而是價值自證”這是王長百關于“價值元點”的基本框架。
在價值原點上直接生成的價值是“元價值”,它于人際關系中產生的社會價值成為對照。這是雙價值結構。
若將城市視為擂臺,鄉村便是不朽的家園。
在推動鄉村復興的實踐中,我們將成為有理念的“行動者”和有行為的“參與者”。(渠巖):“許村修復計劃”就是將社會環境作為藝術參與的樣本,這個計劃不會象以往的藝術史經驗,以視覺形式出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傳統藝術中,也不是藝術風格史的再現,它會成為決策力和行動力。
是阿蘭·圖海納的“行動社會學”。
文本是非自然環境,有自身的邏輯關系和上下文的描述手段。文本是非現實的,盡管它來源于現實,文本會過于形而上,變成從“書”到書,從書抄書,從書詐書。這個文本就不是鮮活的、從“土地”里長出來的。
社會學家為什么看不起藝術家,因為他們絕望,只有不絕望的人才能做藝術。
但如果真的從社會學的意義上來說,藝術又是最后一件可以留下來的衣服。
總督大鵬
王南溟、王若瀛
英倫紐約客,女俠陳馳
文天平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上傳中,請稍候…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言 基本上是搬運過來的 正文 .h文件 .m文件 測試 運行并未報錯,card有name屬性,表示categ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