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讀完10位音樂大師》讀書筆記(二)

另五位分別是歌曲大師舒曼、德國歌劇舞臺最偉大的人物華格納、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世界圓周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及世界最偉大的交響曲作家貝多芬。

?

舒曼

羅伯特·舒曼(1810-1856)誕生地德國小鎮茨維考。茨維考鎮有著濃厚的音樂氣氛,舒曼的家庭也酷愛音樂。舒曼在這個殷實的有著文人氣息的書商之家長大,父親的藏書讓他著迷,他最為崇拜的是詩人保爾和天才作家霍夫曼。年僅7歲的舒曼拜入昆奇門下學琴。1819年,9歲的舒曼已為《詩篇》第150篇寫出了聲樂和器樂伴奏。1826年,舒曼16歲時,大他三歲的姐姐因不堪忍受難以治愈的疾病自殺身亡,幾周后父親承受不了喪女之痛也撒手人寰。親人的逝去讓舒曼痛不欲生,他的人生由此開始顯現了灰暗色調。直到去世,舒曼一直都活在對死亡的恐懼之中。18歲時舒曼動身前往萊比錫大學學法律。第二年,無法忍受萊比錫大學的郁悶的舒曼,在母親的同意下轉學海德堡。他無心致力于學業,反倒是每周都去他的法律課程教授家參加音樂聚會。孤身在外的舒曼缺少親人的教導與管制,卻不缺乏金錢,母親的郵包和匯款讓他成功步入了海德堡的上流社會。中學時代同時愛上兩個女子的舒曼在大學時代依然風流不改,閃電般愛上了父親生前好友的女兒。他先是和朋友的嫂嫂發生感情糾葛,隨即又對另一朋友的妻子著了迷,進入維克門下學琴后,很快便換了愛情目標。即使這一次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一次,最后還是分手了。初見維克老師的女兒,舒曼對其印象并不好。但由佩服克拉拉極高的演奏天賦,漸漸欣賞起本人來。26歲時母親去世了,舒曼只剩下克拉拉一個精神支柱,他決定正視這份愛情。可維克老師的回答是:“不!”讓舒曼更為傷心的是,在父親的要脅下克拉拉也動搖了!為了將克拉拉日漸疏遠的心拉回自己身邊,舒曼動用了最有效的武器:音樂。幾番周折,甚至對簿公堂,29歲的舒曼與克拉拉終成眷屬。婚后的生活是怡人的,他們堪稱一對絕配。1831年舒曼處女作《阿貝格變奏曲》出版后如石沉大海。舒曼讓保爾的文學精神貫穿到自己的樂曲之中,其中的一章《假面舞會》他為其取名《蝴蝶》。組合12首風格相似的鋼琴曲,成為《蝴蝶》組曲。由《蝴蝶》開始,舒曼形成的自己的風格,他是音樂想象力是由黃昏、黑夜和一切神秘、令人迷惑不解、鬼魅般的東西引起的。他的作品不像舒伯特作品那樣氣勢龐大、情感外露,卻能深深地鉆入人們的心底,令人無法抗拒。1840年2月舒曼為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配樂,好評如潮。這一年他完成24件作品,約50首歌曲,而在隨后的12年里,他所寫的藝術歌曲共約35件,才只有近160首歌曲。其中《女人的愛與一生》、《神話》、《茉莉花樹》、《雪花蓮》等是名作。藝術歌曲是“歌曲之王”舒特的最愛。或許舒伯特譜曲的急智是舒曼所不具備的,但舒曼的詩人氣質是舒伯特缺少的。作于1841年的《春之交響曲》沒有龐大的場面,卻像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一首婉轉輕揚的小詩。接下來舒曼創作交響曲進展不順,轉而又作鋼琴曲。隨即作出《A小調幻想曲》,可受到出版商的冷落。1842年舒曼隨克拉拉巡演不來梅和漢堡。但此行中自尊心嚴重受到打擊:他的作品引不起轟動,而克拉拉所到之處卻掌聲不斷。他要做出點成績給克拉拉看。之后舒曼拿出了自己的作品——三首A小調四重奏,自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優秀的作品,它的慢板華貴典雅,魅力獨具。完成于1842年10月的《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舒晚年力作之一,它的曲調樸素平靜得如同林中三月的春風,午后慵懶的鳥鳴,令欣賞者的心仿佛也感到困倦與愜意。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以文學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序曲,但評論界未免失望。年近不惑的舒曼無從察覺,自己的身體已成為理智與混亂、健康與病魔拉鋸的戰場。1853年,被失眠、中風、失語折磨的舒曼赴哥德堡求醫。1854年,舒曼的全面崩潰終于爆發,他僅披著外套,沖入無邊大雨,縱身躍入萊茵河!被救起后送入精神病院,度過兩年寂寞時光。舒曼葬于波恩,終年46歲,去世已一個多世紀的舒曼不會料到,他在身后贏來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這對一生寂寞、慨嘆知音難尋的舒曼來說,應是一種安慰。

?

華格納

理查·華格納(1813-1883)出生萊比錫的一個愛好藝術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不到半年父親就去世。第二年夏天母親改嫁。使華格納立志走上音樂道路的是貝多芬的音樂。1831年,18歲的華格納隨托馬斯教堂的音樂家學習和聲、對位。次年,他創作了《C大調交響曲》,在萊比錫上演獲得成功。1839年華格納來到巴黎。在巴黎的三年,是華格納一生中最貧困的時期。在短短三年中,他以驚人的毅力寫完了兩部歌劇、一部序曲和數首歌曲。1842年10月,《黎恩濟》在德累斯頓劇院首演獲得空前成功。他的另兩部歌劇也在該劇院相繼上演。他參加了1849年5月發生在德累斯頓的一場街巷(德國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防御戰。結果革命遭到鎮壓,華格納也遭到追捕。1849年,華格納來到瑞士蘇黎世,開始了12年的流亡生活。輾轉回國后,華格納著手創作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1864年,時年51歲的華格納被邀請到慕尼黑去見巴伐利亞國王路易二世。路易二世的友誼,使華格納從絕望的邊緣一躍而起,成為暢通無阻的成功者。華格納創立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音樂劇。《歌劇與戲劇》是華格納一生中最主要的一部美學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他闡述了把多種藝術綜合為一體的藝術理想,他把自己的音樂劇稱作“未琰的戲劇”。華格納關于歌劇改革的主張是他畢生事業的中心理想,他先后創作了8部歌劇,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實踐了他的歌劇改革的理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華格納一直夢想興建一所新型劇院。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于

1872年在巴伐利亞的一座小城拜雷特破土動工。1876年8月,華格納終于實現自己多年的愿望,《尼伯龍根的指環》三部劇在新建的拜雷特劇院首次上演。華格納斷言音樂只有和宗教相結合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帕西法爾》正是在這一理論指導下的藝術實踐。1881年春,華格納赴柏林參加《神界的錯昏》的公演,在一片喝彩聲中他突然臉色蒼白,急忙退入休息室。心臟劇痛威脅著他的生命,他頑強的活下來了,但從此他的健康狀況日益下降。1882年,華格納重返拜雷特,參加《帕西法爾》的首演,最后一場還親自指揮。隨后,他又回到威尼斯休養,終因心臟病復發,醫治無效,于1883年2月13日死于威尼斯。

?

肖邦

肖邦(1810-1849)生在波蘭華沙一個不十分富足但卻和睦幸福的家庭中。7歲時由老師代筆發表了第一部作品——《G小調波蘭舞曲》。8歲參加了一次公開的慈善募捐演出。肖邦受父親敏銳的判斷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的影響,肖邦十足一個天生的貴族模樣,舉止高雅有禮,極具吸引力。肖邦的第一位鋼琴老師是芮尼,為他制訂了嚴格系統的訓練計劃,十分稱職地教導他。在5年當中,循序漸進地教給他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鼓勵他接受一些維也納名曲和較為新潮而不太出名的作品,讓他融匯百家之長,從而打下了堅實的音樂基本功。1825年,只有15歲的肖邦被召去為沙皇榮登波蘭皇位的慶典演出。數天后他向大眾發表了第一首正式作品《C小調回旋曲》。1827年,因肺結核病年僅14歲的妹妹與世長辭。為化解心中悲傷,肖邦將莫扎特歌劇《唐璜》中的詠嘆調《把箏給我》改編成變奏曲。1829年,19歲的肖邦音樂學院結業后到維也納學習。在出版商的安排下舉辦了兩場音樂會。同年,肖邦回到華沙。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去。第二年春天,他完成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被稱為《第二鋼琴協奏曲》)。這首曲子標志著肖邦開始走向成熟。在給老友的信中,肖邦吐露了他隱密的戀情。他單相思一位波蘭籍女高音,一直都不肯讓對方知曉自己濃烈的愛意。1831年五六月間,肖邦又完成了兩首他真正滿意的作品:《第一號諧謔曲》、《第一號敘事曲》。1831年9月,身在斯圖加特的肖邦得到來看華沙的壞消息,7日華沙再度淪陷。此時肖邦創作出了最著名的《十二號革命練習曲》。作品飽含了濃烈的情感,帶有很強的悲劇意味。不久,發現全家安然無恙,于9月前往巴黎。肖邦在1832年2月舉辦了他在巴黎的第一場音樂會,演出十分成功。1833年,《C大調波萊羅舞曲》、《G小調夜曲》、《C大調瑪祖卡》先后問世。1834年,肖邦24歲,他又創作了4首《瑪祖卡舞曲》,其中第四首是肖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繼與伯爵的女兒瑪麗亞一段夭折的戀情后,喬治?桑給過肖邦生命歷程里最歡樂的日子。但是因喬治?桑與前夫的女兒索朗熱編造的謊言,兩人分開。生命的后期,肖邦的肺病已無藥可救,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1849年10月17日凌晨2點,肖邦在一陣劇痛中昏死過去,再也沒有醒來,完成了他光輝而短暫的一生。

?

約翰·施特勞斯

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生于維也納。老約翰·施特勞斯憑借150多首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父”。小約翰·施特勞斯是他的長子。小約翰只有6歲的時候,便創作了第一支圓舞曲:《第一個想象》。當時父親正忙于事業,無暇顧及兒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約翰·施特勞斯與家里關系日趨惡化。首先是由于他性格上的弱點:專橫跋扈,獨斷專行,性格暴躁,神經過敏。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他另有新歡,后來甚至另立家庭。當小約翰在父親面前展示他的音樂才華后,他的父親卻堅決定不讓他走音樂之路。這當中有對他的地位的威脅的預感,也有不希望兒子為了音樂疲于奔命。小約翰·施特勞斯為維也納的年輕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譜寫了眾多樂曲,其中有圓舞曲《維也納青年》、《年輕的夢想》和《塞爾維亞方陣舞》。

1847年對小約翰·施特勞斯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開始,他和維也納男聲合唱協會建立了長久的密切聯系。此后他共為該協會寫了9首合唱曲,其中有6首圓舞曲,兩首波爾卡舞曲和一首進行曲。如美麗的《藍色多瑙河》和《醇酒、美人和歌!》這兩首圓舞曲,都是其中不朽的名作。

1848年,歐洲大革命爆發了,這場革命洶涌澎湃,勢不可擋。23歲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以實際行動參加了這場革命,被奧地利最高當局看成是一個極端危險分子。但他仍用音樂來支持革命。

1848年3月他演奏了他的新作——《羅馬尼亞民族進行曲》,這首曲子密切配合了革命形勢。他直到1848年6月才回到維也納,同時帶回了他的新革命歌曲——《革命勝利進行曲》。同年12月2日,革命遭到了鎮壓,奧地利皇帝斐迪南退位。關于革命的夢幻破滅以后,小約翰的性格徹底發生轉變。他的作品開始變得深沉、含蓄。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音樂之中,為了自己的音樂事業,他不放過任何一次在貴族名流家里演奏的機會。此時創作了《馬克興之舞》、《尼古拉四組舞曲》、《化妝慶典方陣舞曲》等。

1856年,小約翰·施特勞斯動身前往俄國,在當地召集了一個40人的樂隊,首場演出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他輕易的征服了俄羅斯。小約翰·施特勞斯先后去往巴黎、倫敦、波士頓等地,并于1872年7月13日結束了他這次遠征新大陸的光輝歷程。從1870年小約翰·施特勞斯開始創作第一部輕歌劇《茵迪格》,陸續寫出了《羅馬狂歡節》、《蝙蝠》等。《蝙蝠》是輕歌劇中的杰作。1873年,他還推出了一首傳世名曲——《維也納的氣質圓舞曲》。

1858年,小約翰·施特勞斯與俄國一位貴族的掌上明珠產生了真摯的愛情。可是姑娘的父母卻千方百計要拆散他們。

1860年,這位姑娘寫了一封信告知他兩個星期之前已訂婚。為了懷念他心愛的姑娘,他專門創作了波爾卡、馬祖卡舞曲《小精靈》。

1862年8月27日,小約翰·施特勞斯與女歌星耶蒂結婚,這是他唯一一次的真愛,可惜的是這位堅強而迷人的女性因心臟麻痹于1878年去世。一個人根本無法過日子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于耶蒂去世才50天的時候,急切地與小他25歲的聲樂專業大學生莉莉結婚。這次婚姻并不愉快,兩人爭吵不斷。后因妻子移情別戀,這段婚姻終以分手作結束。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最后一段愛情是與小他31歲的阿黛勒。他還寫了一首《阿黛勒圓舞曲》,獻給他年輕的妻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享年73歲,對于藝術家來說算是長壽的了,這其中包含了阿黛勒的無數努力。

?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的破閣樓中。貝多芬的童年是苦難的,他的人生從悲慘和殘酷中開始。父親努力發掘他的音樂天賦,甚至用暴力來迫使他學習,以便在人前炫耀。11歲,他參加了戲院樂隊。兩年后,他成為大風琴手。1787年,他所深愛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他。因為母親死于肺病,所以貝多芬以為自己也因此受到傳染快死了,他感到害怕,再加上焦慮,緊張的壞情緒比病魔更加殘酷。悲慘的命運折磨得他看上去已經不像個孩子,這時貝多芬才17歲。

1789年5月14日,貝多芬進入波恩大學,學習德國文學。

1792年11月,戰火燒到了波恩。貝多芬只好離開故鄉,來到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出于愛國熱情,在1796年到1797年兩年內,弗列特堡壘的戰爭成了他音樂創作的素材,他為此作了兩首曲子,《行軍曲》和《我們是偉大的德意志民族》。法國大革命喚醒了世界,也喚醒了貝多芬。天妒英才。1796至1800年間,耳聾像酷刑一樣折磨著他。內臟也像耳朵一樣毛病不斷。他在通信中曾這樣描述自己:“……我忍無可忍了,我要詛咒命運!偉大的史學家、倫理學家盧塔克教我學會忍耐,但我寧愿戰斗,而不愿這樣毫無意義地忍耐。有些時候,我也會想,這是不是上帝的故意安排。忍耐是多么殘酷,但這是我唯一的出路。”歡悅的《七重奏》和明澈如水的《第一交響樂》,都是他在1800年創作的,其中就飛揚著一種青春的情趣。可見抑郁并沒有影響他全部的作品。在維也納的那段孤獨的日子里,貝多芬一直生活在對故鄉的思念中,這種跡象不時出現在他這個時期的作品中:在《七重奏》中,他把萊茵河的民謠作為主旋律;《第一交響樂》也是為了贊美萊茵河。1801年,他愛上一個叫琪麗哀太·琪卻爾第的女子,于是創作了舉世聞名的《月光奏鳴曲》。他為這段愛情,付出了很高的代價。首先,殘疾和貧困使他無法娶他所愛的姑娘,缺陷在愛情面前顯得格外凄慘;其次,琪麗哀太的多情、稚氣和自私使貝多芬萬分苦惱。

1803年11月,她拋棄貝多芬,嫁給了伽侖堡伯爵,這對貝多芬的打擊非常大。這次打擊更讓他狂躁,幾乎把他徹底摧毀。他甚至寫下遺囑并在上面注明“等我死后拆開”。這種呼聲凄慘之極,令人不忍傾聽。最終他艱難地挺過了這一關,但他對心靈的痊愈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貝多芬仍然頑強地再活了25年,他堅強的意志最終沒有向磨難低頭。他內心的掙扎從他1802年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來:附有葬曲的《奏鳴曲》、俗稱《月光曲》的《幻想奏鳴曲》、題獻亞歷山大皇帝的《提琴奏鳴曲》以及《克埒采奏鳴曲》,無不顯露了宗教式的贊歌形式。大革命浪潮很快波及維也納,貝多芬不可避免地感染了情緒。他接連寫下《英雄交響樂》之《波那帕特》、《帝國的史詩》和《第五交響樂》的終局《光榮的敘事歌》。其中第一篇是真正的革命的音樂,復活了時代的靈魂,強烈而純潔。因為這位孤獨的巨人心中,對那個時代的巨大變故有一份強烈而且純潔的情感。這種印象不會在現實中減損分毫。對于他的《熱情奏鳴曲》俾斯麥曾說:“只要常常聆聽這首曲子,我的勇氣將永遠不竭。”

1806年5月,久違的幸福終于降臨了,他和丹蘭士·特·勃侖斯維克訂了婚。這一年所寫的《第四交響樂》,就像一朵最美的花朵,蘊藏著貝多芬平靜生活中最醇最美的芬芳。因為有了愛情,他像一只兇猛的獅子終于收起了他的利爪。但在他的眼睛深處,甚至在《第四交響樂》幻夢般的溫柔情調里,那股可怕的倔脾氣以及喜怒無常的情緒仍然有跡可循。他暴烈的性格、多病的身體和憤世嫉俗,無形中給他的愛人帶來壓力。貝多芬自己又因為撕毀婚約而心如枯槁,這段愛情卻一直留在兩個人的心中。貝多芬在1816年時說:“每當我想起她,我的心依舊會劇烈地跳動,就像我們第一次見面。”同年,他連續創作了6篇《獻給遙遠的愛人》。

1810年,貝多芬已經功成名就。

1821年7月17日他在筆記中寫道“只有個性才是和尋常人不同的精神!心是一切偉大的起點”。1812年,貝多芬在托帕列茲完成了《第七交響樂》和《第八交響樂》的創作。前者是極富節奏感的大祭樂,后者是輕松風趣的交響曲。1822年裴旦麗奧演奏會上貝多芬指揮失常。“11月里的這一天是致命的,沒有任何一天能和這一天相比。”辛特勒記述道,“他悲傷欲絕,這一幕幕可怕的情景一定令他終生難忘。”兩年后,他指揮了一場演出后,全場的人都揮舞著帽子,向他鼓掌歡呼。他把自己完全封閉在狹隘的內心世界,和人群完全隔絕。只有大自然里的東西才能給他足夠的安慰。貝多芬自己寫道:“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熱愛田野……我愛樹木勝過愛人類……”他的兄弟卡爾于1815年死于肺病,膝下還有一個兒子。他把所有的關愛都傾注在這個孩子身上,等待他的卻又是殘酷的痛苦。苦難之神仿佛對他格外關照,不斷地在他身上增回分量,讓他增回新的靈感。在《第九交響樂》中,身陷悲苦的他卻仍在歌頌快樂。《歡樂頌》里的“歡樂”就這樣從天而降,隱藏超越現實的寧靜中。《第九交響樂》的勝利,已經在貝多芬心中留下了光榮的印記。然而死神終究會光臨。1826年11月末,他患了感冒。

1827年1月3日,他把最愛的侄兒立為正式的繼承人。他變得非常柔和,有著超常的耐性。1827年2月17日,他在經過了3次手術后,沒有等到第4次。彌留之際他還安詳地說:“仔細想來,任何災難都不見得全是壞事。”他所說的好事就是解脫,是像他臨終時所說的“喜劇的終場”。但我們認為他的一生卻是悲劇的結局。

?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看來是比我們多承受了一點磨難和不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