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鐵是大城市的象征,你穿梭其中,便會遇到非常多有意思的身影,她可能是京東一個運營專員,他可能是百度的一個運維工程師,他可能是一個廣告銷售,這個彌漫著興奮、忙碌、焦慮與安定的氣場,讓你身處其中,五味雜陳,當然除了感受以外,還有氣味。
你懂的,哈哈哈哈!!!!
很多人說,霾都北京是創業者的天堂,他們每天都思考著如何顛覆這座城市,如何創造一個新奇的產品,為把握某種需求,趕上創業的這股火,擁抱數據、社交、內容創業、在線教育、消費升級*****
不一而終的是,他們都跟我們一樣成為了多數人都不愿意承認的平凡人,但是他們都不愿意承認,可以所沉迷也可以說是沉浸在其中,用世俗意義上的努力來制造可能的成功。
當然,他們多數人在我們眼里,都是世俗意義上的努力,好比我是做運營的,有一個教授國畫的阿姨跟我請教這個國畫的社群如何做的時候,我相信多數人會說:
運營1.0=以畫找優質平臺合作+多去大的活動參加展會+獲得獎項后再參展+升價起來后可以開始賣畫
運營2.0=免費贈畫+被用戶關注后賣畫+制造線下活動+維護社群粘性+以社群和畫畫作為雙驅動
不出意外的是,這些看似有道理的運營套路,同樣也被現在的運營培訓和所謂的網絡營銷培訓所帶歪,道術滿天飛的現實里,這位阿姨該賣不出去的畫還是賣不出去,這位阿姨要的互聯網轉型,還是學不會。
我們以為的努力現象可能都是錯的
多數時間的,我們關注的可能更多的是當下的目標,滿足當下的及時感,把一些看似快速的道理用在了我們的生活當中,以當下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進行判定和優選。查理芒格講:錘子的眼里所有的事情都是釘子。
而現實意義上的努力,可能多數人都是錯的。在我初入互聯網的時候一直有個思維的暗區是:每天投入足夠的時間,持續產出,堅持一段時間,然后你就可以勝出。這種單一模式下,也是我們在考試體制下養成的,唯一路徑,唯一的衡量方式。
當然,可能你聽得最多的一個潛意識回想是:只要我做好了這個,就一定可以怎么樣。至從進入北京后,關心我的朋友都問我,你在北京怎么樣?我給予了多數回答是:還行,在學習中。而這正是我接手一個項目,從零開始搭建團隊并在不斷的下跌回升的一個最真實的感受和體驗。人和項目的狀態用一個物理學的名詞來解釋叫:非穩態。
經歷了一個項目的起起落落和各種七七八八的問題后,你再回頭看,我們以為的:加班、996、熬夜到天亮的努力,都是一種自私并且毫無技術含量的自嗨。如果你沒見識過一個管理30人團隊的運營總監,每天安排健身,每天會朋友,每月定時安排出游的生活,你很難想象原來生活的方式除了努力以為還有技巧,當然這里特別指出的技巧是:戰略有方、戰術有路線、執行有協同、做好自己20%區域的問題,并把其他的問題讓團隊來搞定。
當然你或許會說,這個人情商高處理方式有套路,懂得人情味,而你基本是一竅不通。在我們先入為主的大腦里,我們是不會給別人的成功有任何意義上的假設和對其背后套路和技法的洞察,察言觀色不思其里,還執著呆板是一般意義上勤奮的真相。
沒有標準答案的時候,正確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最近一個月內,你為什么開心的事情大笑過嗎?你為什么痛苦的事情哭過嗎?你有什么著迷了很久的事情完成了的舒坦嗎?任何時候,人都是一個情緒化的動物,也是一個原始的動物,只是被殘酷的世界封閉了。沒有天然感知的放大器,人的行動方式和執行步驟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或許就是獅子關在了動物園沒有了野性的本質。
努力之前我們來說說時間,有人問了一個問題是:如果以5年的視角來看時間的使用,你會在現在干什么?視角的不同答案也不同,享樂主義者會說享受當下就好,悲觀主義者會說未來很迷茫,積極樂觀者說我要改變世界。人的變化符合物理學的非穩態,也符合數學原理當中的正向分布,物理學的非穩態是基于同一物質下的不同環境變化,可能是:溫度、空氣等,而正態分布是基于數學統計原理,前者更感性,后者更理性。這就好比面試,簡歷是看正態分布,面試官看的是非穩態,看的是這個個體的特異發展性,這也幫助企業在這個復雜的非穩態中,塑造了正常分布的趨勢。
努力前的時間視角,有一個典型的判斷方式叫:價值半衰期。這個也是物理學的定義,拿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放射線,他在基于某個特別的波段下,聲音的傳達效率最高,持續時間越長,但是付出的成本是一致的。例如打一場游戲的感受半衰期是短的,陪父母做一頓晚餐的半衰期是長的。還有就是愛美的半衰期是短的,買化妝品的同時還寫一個新得的半衰期是長的。從時間的消化上來看,我們很多時候多的努力是消費性努力非生產性努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把加班當做努力,其實是把消費性努力當做生產性努力,為你每天的事情更進一步這就是潛藏在努力背后的深層次含義。
努力前的第二個問題是:選擇。這個問題其實跟時間的選擇是一致的,需要在非穩態和正態分布上做雙重選擇。目前選擇有一個職業叫做職業規劃師,最接地氣也最接近使用規則的是《拆掉思維里的墻》作者古典新精英的職業生涯規劃課,有幸在北京通過在行跟新精英的銷售總監聊過,各種非穩態下得到目前企業的正向結果,其實也是基于測算,權重賦值,創造性框架,規避隱含假設的正態分布的結果。企業文化是非穩態的孵化器,而規則是保證正態分布的驅動力,測算和權重賦值是保證執行和管理顆粒度向上和可控的有效手段。
當我要把企業做上市的這個口號,用選擇的套路來認真衡量,擇業這件事,就能做到在非穩態中正向分布。
努力的真相不是行動。相信有了非穩態、正向分布的感性和理性建設,如果努力的真相是堅持,那么這個世俗意義上的社會就很容易成功了。掃地工人比你行動力強,地鐵的師傅比你行動標準,而為何他們卻還是簡簡單單的工作,沒有走進正態分布的那一個優秀的極端,行動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是如何塑造正向分布的行動。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MVP,但是我相信有人一定沒聽過行動的“道-法-器-術-勢”五步法,相信你也沒聽說過“信息-預期-結果-進度-工具-情緒-阻礙-優勢-意外-缺憾”,任何行動放大的背后,其實都離不開工業精益化管理的“人、物、環、器、法、術”,行動之前要關注非穩態中保證正向分布的條件,并通過權重賦值,達成行動目標。在核心思考區域多花心思,在支持性思考和操作性區間少花心思,以保證每次行動都有正向分布的推動。
支持努力的正確學習方式。假設你已經有了時間、選擇、行動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到臨界點都會面臨的問題是學習。而學習與行動又是息息相關,這也就是為什么普世最能賺錢的成功學課程是講:行動和學習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最難的,因為在習慣了長期以單一維度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準而言,我們對非穩態的學習內容,都保持深深的焦慮,這也是近些年為什么很多人有了對市場與技術的作為職業的爭議。技術只要一旦選擇就有高于市場的正向穩態,而市場是看起來的正常的非穩態,不安和焦慮也就在人們的心中產生,我們追求普世意義上的穩定,或許也就是物理學中生態系統穩定的一種表現。
話題扯偏了,我們回來繼續說學習這件事。在多數的學習中,我們以完成的心態去做,有一個結果是:只知道表象、沒有歸納延展能力、看不到不同的。現實意義上講,目前多數IT技能培訓的方式,就是有點應試教育的方式,用標準化的模板給了企業假象正態分布的人才供給。老套的學習路數中,訂立計劃-實施計劃-回顧和整理,只要有人按照這個方法完成60%,其工作成績就不會太差,毫不夸張的說,你完成了非穩態人群中的正向分布。當學習離開了普世意義的考試,做中學,以獲取技能為最終目標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而當然除了學習技能本身以為,擁有多學科能力、掌握遷移的方法、互補性尤為重要,而這也是符合非穩態中正向分布的典型指標。
當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混搭后,形成了某種體相特征的個體,或者叫個人性格后,這時候有一個最為核心的東西叫靈魂,也就是除開情緒意外的東西叫思維。生物學有一種細胞孵化的工具叫培養皿,通過我們對外界環境的模擬以達到我們需要的細胞樣子,這樣的方式幫助我們造就和模擬了很多意向不到的東西,比如人工授精與抗病毒物質的研制、藥物的合成。
思維更像是一個被合成的虛擬個體或者叫做體相性。大家口中的江南姑娘水嫰、重慶菇涼火辣、東北菇涼耿直等特性,也是一個地方的食物、人文、地域、氣象養育出來的,這也是一種體相性的表征。思維的培育在看似非穩態的信息噪音里,有一種方法是靠譜的,那就是培養皿療法。
教育領域的精英培育方式就是用培養皿療法來孵化的,不能保證100%的孵化成功率,但是在非穩態的正向分布里,塑造了穩態正向分布的可能,而多數人把思維的穩態正向分布的指標拆解為:
精選的信息渠道
重事實信息
簡潔的表達
合理的閉關
生物學的實驗里,老鼠是一直直走的,所以有了不停歇的擺鐘,人思維上偏好簡單直接、基于偏見認可自己看到的現實、以單一溝通模式處世的方式正是符合正太分布多數人的特征。
在思維的訓練里,多用看相似材料、構建創意思維、停止構造啟動潛意識、再創意出產、改善優化的過程,是一個普世意義上的創造正向分布的非穩態,塑造長尾頭部的可能性。
而基于非穩態采用圖形的方式留存創意,基于合適的場景選擇圖形進行改造和優化的方式,是創造非穩態中穩態正向分布的正確打開方式。
科學的努力方式是在沒有太多選擇的情況下,把現在的事情主動做,互動性的做,由被動變成主動,從這里發現自己的優勢,鼓勵自己并通過合理的設計,在做細、做精、做好的同時,不斷構建挑戰難度,找到正確的努力打開方式。
現實意義中,做到獨特意義的成功,是你能夠完成以下的變化:
專注于自己的事情
避免同質化競爭
形成對公眾的影響力
形成個人品牌
尋找優秀的合作伙伴
洞察別人未發現的機會
或許,以數學、社會學、物理學、生物學、歷史學共促成的現實意義上的努力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把自然規律和演進的特征放進自己的生活里,在生活中體悟,在體悟中輸出,成為這個獨特的你的成功。
本期推薦讀物:精進
如果還有一本書也在談雞湯
那他算一本清流
用更科學的方式跟你講努力和成功
認真讀完,你的焦慮不再那么突出,甚至多了一點
叫做:淡定的解藥。
最后給附贈上一張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