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時候開始的?
如果我們問自己這個問題,多半會十分慚愧。甚至很多人已經工作多年,也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方向。
前幾年,網上求職節目特別火,發現上節目的大學畢業生,80%求職者的求職意向與所學專業風馬牛不相及。后來,同學朋友的孩子們,陸續也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開始找工作了,然后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也對自己所學專業不喜歡——有的人是因為專業是父母參謀的,那時候不懂就聽父母的,有的當初以為熱門就報了,又或者錯誤的理解了那個專業而報了……到了大學里不喜歡,在學校常常不上課,將大學時光荒廢了;而對自己想要從事的新的職業方向呢,他們也沒有多少了解,一問三不知,這樣自然很難求職成功。
據說,時至今日,依然有70%左右的孩子都是在父母朋友的指導、甚至包辦下填寫的大學志愿。中學畢業面臨人生第一次重要選擇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學什么,或者知道而做了違心的選擇。等到找工作的時候,這個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認真發現自己,從中學開始做職業規劃
中國父母要在孩子高考選大學、選專業這些事情上放手,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在德國,這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到德國不久,結識了一個德國朋友。他的女兒高中畢業,沒有上大學,而是跟著母親一起打理一個寵物狗學校(專業人士訓練狗的良好生活習慣,以及讓主人更了解狗,讓狗學會與主人的相處、大概是德國特有的一種培訓寵物狗的訓練機制)。我起初以為,他的女兒大約學習不夠好,沒有考上大學。后來熟悉了才知道,其實他的女兒上中學學習很不錯,完全可以申請不錯的大學。但是她的成績離她想學的獸醫專業還差了一點(在德國,獸醫專業也是醫學專業,對高中畢業生的成績要求也是很高的。)因為不能申請到她心儀的學校和專業,她高中畢業后就暫時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做她最喜歡的事情——訓練狗。狗學校沒有那么多業務,她每個星期還去好幾天到冰淇淋店做小時工。
對這件事情,我很長時間一直很不理解的。我覺得學不了獸醫就隨便學個什么專業,那也得上大學??!但是德國人不這樣認為。我的朋友說,他也認為女兒要是去上大學前途會更好,但是他不能強迫她學她不喜歡的東西。她的未來只能由她自己做主。我想想也對,狗學校的工作是她喜歡的,她干得開心,也才能干出名堂。而你讓她非上大學學她不喜歡的文學歷史或者數學物理,不是她喜歡的,那才是荒廢青春呢。
真的,西方的孩子從小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忽然想到,也許這是西方國家強大的一個內在原因之一)。大多數父母,當然,他們也通過言傳身教和從小隊孩子的教育,引導孩子積極向上。但是,到了他們該上大學的年齡,他們并不很在意孩子能不能上大學,能不能上好大學,能不能有好工作。他們似乎比較順其自然,并且非常早——甚至初中、小學畢業的時候,就告訴孩子,將來學什么、干什么是他們自己應該考慮的事情。他們也不會管孩子將來會不會沒錢買房,會不會沒錢找不到媳婦。那好像更不是父母的事情。
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想起以前我的父母其實對我們也并不是那么強求,那時候孩子多,他們也管不了那么多。他們經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種豁達,似乎到了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越來越少了。獨生子女的父母們、已經成為父母的獨生子女們,從孩子零歲就在操心孩子一生一世的幸福,而且一直操心到孩子成家立業,孫子出生,似乎一輩子不想撒手。
我的女兒在接受了5年的德國中學教育之后,她的獨立、自立意識也開始和德國孩子一樣了。而我們呢,像所有的中國父母一樣,在女兒中學畢業的時候,總有很多自己關于大學、關于這個專業“好”、那個專業“不好”之類的觀點想灌輸給孩子。多多少少地,總是想引導孩子走我們給她設計的未來規劃。在看過那么多因為“不是自己喜歡的”,而荒廢了大學時光,兩手空空的求職者的故事之后,我接受了這個觀點——要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想干的工作。
最終,作為中國家長,在我們的女兒申請大學專業的時候,實際上,我們還是參與和發表了我們的意見。好在,在大的范疇上,是符合女兒的內心的。在具體到學校的選擇上,也完全讓女兒自己做的決定。至于大學之后、研究生的申請,我們更是完全放手了(孩子的爸爸經常說的話則是,其實你不放手她也不聽你的啦)。今天看來,女兒對自己所學專業能夠十分努力,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當然與這是自己的選擇、自己喜歡,有至關重要的關系。
喜歡才是一輩子工作快樂的源泉。一個人能不能干一行愛一行?有些人是可以的,但是有些人永遠不可能。
如果孩子自己選錯了呢?
我想對家有中學生的父母說,相信自己的孩子, 相信他們其實真的已經懂得自己的心,自己的興趣,哪怕他喜歡的東西在父母看來似乎不靠譜、不賺錢的事情,只要他真心喜歡,他堅持,他就能成功。而父母為他選擇的“錢途”寬廣的專業,他如果不喜歡,不學,不干,也只能失敗。做父母的,放手吧,哪怕你內心痛苦。如果孩子面對自己的選擇失敗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重新選擇,假以時日,相信他未來依然會成功。而在父母包辦下的孩子,永遠不可能成功。
而對那些已經上了大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大學生,我希望他們的父母在這時候能夠給孩子一些新的建議,如果他們對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規劃,在大學里爭取轉系也好,學習雙學位也好,在假期去實習自己喜歡的職業也好,在大學畢業考研究生的時候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也好,總之,在大學期間,還有很多機會重新把握自己,千萬不要讓孩子在校園里荒廢了青春!
前年,聽剛才說的那位德國朋友的女兒,在五年之后,靠在冰激凌店打工賺的錢,申請了位于慕尼黑的一所私立大學,學習“寵物心理學”。她終于還是能夠去學自己想學的專業啦,我相信,未來她一定能成為最好的小狗狗的心理醫生。德國朋友說,全德國開設這個專業的大學也少之又少,在德國狗狗們的心理醫生缺口很大,他對女兒的未來也是充滿了信心。
(藝游味境-書香云舍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