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生活中的小確幸:
1、昨晚由于要購置生活用品,于是一個在瞎逛,由于從來沒有騎過共享單車,心血來潮就試騎了下小黃車,對周邊方圓幾里地,都轉了下,結果用支付寶支付里,既然提醒我騎車是免費的,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我的信用度達到600以上,嘿嘿,后來回到項目部,想起了劉潤老師講的:凡事必有其商業邏輯;于是我就在想,這件事的商業邏輯是什么呢?后來我想到,這個免費其實有兩個作用,第一由于要同同行業的其它共享單車競爭快速的占領市場,所以打出免費。第二是利用支付寶信用高為它背書,給它做免費的廣告,形成口碑效應;也不知道我分析得對不對,有空了去《進化島》請教劉潤老師去,哈哈哈……
二、我的得到收獲:
學習古典老師的《超級個體》變革公式:為什么你常立志,常失敗?45-3
今天古典老師教我們的是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叫做變革公式即不滿足(Dissatisfaction)*愿景(visicn)*下一步行動(First step)>阻力(Resistance)這個不等式成立的條件就是上述三項要素有一項為零或者接近零,最終結果也將為零(換成大白話就是變革要成立,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分析出,我們之前經歷變革為什么失敗的原因,下面來進行拆解:
(1)缺乏愿景
古典老師給我舉的例子是:我們晚上信誓旦旦地說,明天不能睡懶覺了,必須早點起床!,結果第二天早上迷糊關掉鬧鐘,繼續睡,古典老師認為這是缺乏真正打動自己的愿景。(個人認為這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想明白為什么早起,早起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價值和收益,其背后的邏輯是不知道做這個事的初始原因是什么,堅持后有什么用處?你怎么看?)。
(2)缺乏行動
古典老師認為缺乏行動的原因是愿景不清晰必然導致行動步驟不清晰。
古典老師認為,錯誤的行動有時候都比一直等待更加有效(這句話給我的啟示是:其實是一個概率的問題,如果一直等待不行動的話,那么做這個事成功的概率基本為零,而行動的話,因為我們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這樣就會不斷的積累你成功的機率,雖然可能會不斷的跌倒、被別人嘲笑,便總歸會進步的嗎?打一個簡單的比方,比如你請教別人一個N簡單的問題,結果被別人笑話,這個問題都不懂,然后別人笑話你笨啊之類的話,可是呢,你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項你就不會不知道了吧,這就是成長,也就是行動帶來的一些好處,當然如果你想當駝鳥,遇到問題把頭往土里一塞,永遠不行動,你就可能永遠無法進步,你怎么看呢?)
(3)缺乏不滿感
這個也好理解,因為你如果對現狀很滿足,你就不會去想改變,相反如果你對這個事情不滿,你就會想辦法更正它。
要想“變革”這三個因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有人就要問了,我們知道了變革公式,知道了以后我們為什么改革失敗的原因,那我們到底要怎么做呢?不要著急,古典老師又給我們出了三個持續保持變革公式的三個要素即不停的做以下三件事:
(1)持續地抬頭看路,在達到一個小目標以后,盡快找到下一個目標(這個方法論就是把大目標不斷的拆解成每日的小目標,然后持之以恒的堅持吧,你怎么看呢?)。
(2)持續地找到下一步的路徑,制定下一步計劃(這個就是不斷的樹大愿景吧,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吧,你怎么想的?)。
(3)和真正優秀、持續成長的人保持聯機,用同輩的壓力讓自己持續保持不滿足感。(這個就是有好多笑友加入007的原因吧,通過身邊優秀的人不斷的磨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