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時分,除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各種旅行箱、編織袋提醒你農歷年的到來。同樣觸目所及的,就是各種收官十二五,開局十三五之類的歸納總結、前景展望。為什么個人對此問題如此印象深刻,因為前不久剛被別的部門抓壯丁一口氣寫了4篇以總結十二五成績為主題的征文稿件,4篇稿件,半小時寫完,而且其中兩篇結尾處附送一首七律。由此,如果說一年多寫了50多萬字有何成就?更能說廢話、寫空話這事兒絕對算一個。更有趣者,是今天在報社內網上發現個人最后寫的那篇,自覺得最爛、最水、最汗的那篇,居然被上級單位選中來做展示了。此情此景,除了讓人深感領導們實在重口味之外,令人還有何話可說呢。
所以,讓我們來換個話題。寫點兒很久不寫的職場段子來換換心情。
想想自寫文以來一年多到現在,還沒寫過什么人物特刊。一來是日常工作中各種吹捧文章已經寫的過濫。二來是個人是個低調內斂之人(請勿在進食及飲水中觀看),背后說人閑話神馬的,讓人好生不適應呢。所以文中各種段子皆是道聽途說之做,從別人那里聽來的耳食之事,個人胡亂寫寫,有不小心點進來的隨便看看便罷。
漫長的前奏(XI)過后,主人公登場。
今天要8的這位風SIR原本不姓風,事實上故事主人公本尊姓名同風雨雷電一點兒關系沒有。只不過此公在記者圈中一向以風向標著稱,故得此名。所謂風向標者,當然不是神馬理論前沿、工作前線一類的事情,與炒股、理財、基金更是不沾邊。其行如風者,乃其日常工作中一貫拈輕怕重、如主席文中所說:只做這樣,不做那樣
之類是也。
舉個通俗的例子,比如說今天報社組織全社大掃除,或于社慶日組織所有記者上街賣報,去報刊亭實習一天報童,那么此公必然、決然、定然是要請病假的,但如說今天單位發福利、有聚餐、部門開年會等等有吃有拿類事,其必于第一時間出現。更廣為流傳,為圈中人賀號風向標者,是其日常工作中的表現。比如說今天某銀行為宣傳自家搞的農業小微貸款項目,邀請大家去郊區某向其貸款農場參觀養豬場,那是打死都不會去的。但如果是某國際大牌公司在金融街某五星級大酒店召開產品發布會一類,那么最早到達會場---自助餐臺的小伙伴里一定有他。時間一長,業內同行紛紛以此公為活動風向標,只要是此人出現的活動,那就一定是活輕事少酬勞高,通稿一早已備好的節奏。正所謂,有井水處有柳詞,有此公處有甜頭。
別笑,不要看不起人家這種行徑。還有那等吃相更加難看的在那邊。某社**新聞中心主任,每年一到年節便各種親自上陣,當然不是跑新聞,而是吃犒勞好不好。舉凡各種公關公司、廣告公司、知名企業舉辦的答謝會也好、聚餐會也罷,通通都到我碗里,沒有一家能落下。日常負責干活的記者心里再有幾萬頭**馬飆過也只能忍了。
那位說看上面這些例子還是那些不要臉、沒底限的人在社會上更吃的開。對此又呆又愚的我就只能呵呵了,首先說就算事實是這樣愚笨如本人也堅決不能承認,不然就更沒活路了。其次從書本上找依據的說“小勝靠智”,大勝靠什么不好說,當然不是大勝靠德,但也絕不是請病假來躲避勞動這一類的小聰明,這一點已經有二十四史可做充分證明。不信我們就不看口號看行動,當然真相是作者寫到這里已經詞窮,打算結尾了,那么今天的八卦就到這里,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