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關于一篇關于抑郁癥的文章,結果有好些朋友加了我,成為新的朋友,我們算是都有或輕或重的抑郁癥吧。
曾經在漫漫長夜孤寂寒冷,在全世界的人都睡著的時候,唯有你醒著,并且是醒著什么事也干不了,只能看著時針一點點過去。那種痛苦以為只有我自己?,F在終于知道,其實原來還有那么多人跟我一樣??!
我沒想到的是他們中也有醫生,教師,也有大學生,有寶媽,對啊,就連看起來那么星光璀璨的明星或者主持人也是抑郁癥患者。這是一種病,它不會因為你的身份而放過你。只是因為你想成為更好的人,中間掉了鏈子,才導致的病。
我們都想成為更好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是生活歷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路上總會有石塊,有坑洼,崎嶇不平,路障重重。
古人常說燕雀尚有鴻浩之志,鼓勵一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但是今天覺得其實這很不科學,第一:燕雀與鴻浩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動物,能力,功能都不同,然而,為什么要讓自己成為他人?首先你能做到的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如果超出了本身的極限,即使你再怎么努力,又怎么能達到呢。第二:定制的目標太高,達不到反而會增加自我的挫敗感,目標太高,就比如一個人要做到神,那是不可能的,覺得那是癡人說夢,不現實。這種求而不得,留下許多傷心傷神空余恨的情緒,徒增煩惱。
抑郁癥總是在我們的周圍。前一段時間,高考過后,一個女孩子,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而選擇跳樓了,聽說她已是第二次復讀,但長期飽受焦慮,抑郁的折磨,后來,終于算是解脫了。但一個如花的生命就那樣瞬間沒有啦,讓人怎能不哀嘆呢。
其實高考的錄取率在家鄉的縣城本來就不高,淘汰率那么高的情況下,原本這很正常。但是她卻歷來就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完全的高標準,最后的落差很大。人越是身在高處,總是越危險的。大多數時候,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到高中,有多少人會被刷下來,在明白大部分人其實都不能過那塊獨木橋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一種接受過普通人的生活的心態。要知道,生活不只是一種選擇,接受現實,然后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切合實際的規劃,一個一個小目標去實現,持續不斷地努力,最后總會有收獲。
那一天在一間面館里吃面,碰到一個老婆婆背著一個兩三個月大的嬰兒,她手里還提著一個蛇皮口袋。大概是實在又累又餓,當服務員端上面來,她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但背上的嬰兒,突然就哇哇大哭起來,那種哭,真是尖利而悲鳴,嚇得我們面店里幾個女同志,趕緊幫她解下嬰兒。她的包里隨身帶了奶瓶與奶粉,我們趕緊為她沖洗奶瓶,兌奶粉。孩子從她背上解下后,我們發現是纏繞在嬰兒身上的圍裙勒著他了,我們一面解開繞在嬰兒身上的帶子,一面把兌好的奶瓶塞進他嘴里,果然她餓極了,不停地吞咽,仍不停地哭鬧,一會兒,他因吮吸過猛,馬上吐奶了。嬰兒表情那一副生氣,委屈的表情真是太生動了,他因為生氣,并沒有好好吃一口奶,一直都在哭鬧生氣著對抗,原來小小的人兒已然懂得委屈,抗議。記得書上說過,嬰兒吐奶是對大人的抗議,是對食物————奶得不到又得到后的憎惡厭倦的表現。因為不會說話,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不滿??梢韵胂?,這小小的人兒,已遭受到怎樣大的痛苦的折磨。如果用我們大人遭受的痛苦挫折相比擬,此刻他所遭受的也已經是極限。
老婆婆是孩子的奶奶,她指著嬰兒癟嘰著的嘴,說他還在生氣呢,不愿意好好吃奶。這小小的人兒,表情那樣生動,簡直把店里所有人都逗樂了,又有些哭笑不得。
這個季節快入冬了,老婆婆仍然穿著單薄的一件褂子,孩子也穿得單薄,只是她給他系了兩條圍裙,以怕他冷,但是背在身上時,圍裙不聽話,縮在了一塊兒去了,帶子也系緊了,勒著了孩子,讓他極不舒服。大家把帶子給他打開,系得松一點,逗弄著這嬰兒,一會兒他就敞開了笑了,這小小的嬰兒,是我見過表情最豐富的了,那么小,表達能力那么強,真是太可愛了,可以做成表情包了。
婆婆說她已六十幾的人了,看來家境也不好,那么大的年齡,還帶著一個嬰兒,也真是遭罪啊。孩子的媽媽說在精神病院,狀況很不好。難道是因為什么受到精神上的刺激嗎?后來知道原來也是因為考試沒考好而得的病,這不又是一個抑郁癥患者嗎?
我的家鄉,這樣偏僻的小鎮,幾乎沒有人聽說過抑郁癥。在大眾看來,這樣的病就是神經病,你腦袋不正常了,也就相當于一個廢人,所有人不是嘲笑就是憐憫,沒有人會正確對待他們。曾經有醫生對一個村民解釋什么叫抑郁癥,但當他說完,那人卻不以為然地說:“這還不是腦袋出了問題嗎?想多了就是腦袋有問題,這不是精神病是什么?”其實對他們說多了也無益。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怎么正確地對待他們。抑郁癥是焦慮過多,睡不著覺。需要親人溫暖的陪伴,安撫。
在他們情緒穩定后,在病情有所好轉時幫助他們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找到被認同感。這才是本質的治療。但是,抑郁癥患者要做到這一步很難,因為一生病,所有人把你當精神病,認為你是個不正常的人,你要邁開腳步去做個正常人的事已經是個門檻,會更自卑,內向,自閉。
那個嬰兒的母親,也許她深深懂得,讀書是窮孩子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只有考上了,走出去,才不會重復在大山里當一個農村媳婦的命運。在農村里,與一個沒有感情,不愛的人結婚,朝夕相處是一種磨難,繁重的農活與低質量的生活無疑是強加給自己的一種苦難。所以,高考,成了一種高風險的賭博。失敗了,害怕,但是,越是害怕,越是逃避,卻總是逃避不了。考不上的落差導致了她們的抑郁,但即使抑郁,也改變不了即將成為農婦的命運。
在農村里,結婚年齡都偏小,適婚年齡一到,親戚朋友一團亂抓,看著過得去就能湊合過日子,反正老一輩都是這么過來的。看不順眼?沒事,過著過著就順眼了,沒感情?沒事!處著處著就有感情了!過不去?哪家沒有打打鬧鬧,吵吵嚷嚷,過日子不都是這樣的嗎,老了就不吵了,老了就不打了,現在,忍忍吧?沒有忍不了的,沒有過不去的坎。
在農村里,父母最擔心的是男人找不著媳婦,而女孩子是最不用擔心的,女孩子即使有缺陷也能嫁出去的。因為結婚后的男人怎么著都比不結婚的強。這幾乎是鐵的定律,男方家多了一個人,就多了一個勞動力,男人以后享受老婆洗衣煮飯的福利,還有生兒育女當父親的榮耀,不管他是否在那片土地仍然一事無成。而女人的出嫁,就是陪嫁,陪嫁,實際就是賠嫁,陪嫁過去有形無形的讓男人增值。常常有人說:“在農村,看那家人富不富,主要看那家的女人能不能干,看女人會不會理家理財,會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還要看女人干農活扎不扎實!”可見,女人,背負了整整一個家庭里的責任與苦難,一個家庭里全指著她了。女人又何德何能,能夠肩負起整個落后貧窮的農村?但是女人若是不想在娘家挨罵,被淪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這種罵名,便只能這樣接受從姑娘到人婦的轉變。
像那位嬰兒的母親,原本考試失利的打擊困擾著她,接下來還要接受離開熟悉的父母,與另一個陌生的家庭結伴生活。她的丈夫,很可能只是名義上的丈夫,而不是生活中溫暖體貼,守望相助的人,這樣導致她更加的絕望,自閉,自卑,抑郁加重。
然而人生總是生而受難,人一生下來會哭,注定是來接受磨難的。沒有磨難,便沒有脫變。沒有經過苦難的人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只有經過脫變的人生,才看得見華麗,才會領略人生真正的意義。
如果你害怕苦難,苦難就會更強大,而你則越來越渺小。大自然遵從強大者生存的自然規律,若不是困難被打倒,就是你被困難打倒。
青蛙王子的故事里,王子本來是人,卻被巫婆變為了青蛙,要等到愛他的公主出現,歷經磨難,才能重新變為王子。
事實告訴我們,即使你是王子,也要歷經磨難,贏得姑娘的芳心才能穩坐王子之位。久經考驗,千錘百煉才是真王子。
看似那么星光璀璨的明星,在我們眼里他是王子吧?其實在他的世界里,他還只是青蛙,他在努力掙扎脫變,要么做更好的自我,要么爭不過,離開這喧囂的世界。
我們總是被自身的條件所限制,被身處的環境所牽制,郁悶,痛苦,不得志。認為自己原本是鯤鵬,卻局限在這淺灘里。什么都無法施展,所以我們郁悶,傷心??赡侵?,真正的鯤鵬是不會困擾在淺水溝里的,只能說你的翅膀并未成熟,羽翼未豐。那么就修煉一雙翅膀吧,只有自己足夠有能量,才能飛翔。那時候,所有的傷心,不快也就在振翅一呼的剎那消失了。
但是現實里未能從青蛙變為王子的真的太多了。就在昨天加了一位新朋友,他是位醫生,也是一名抑郁癥患者的,當他給我說他的癥狀時,我當時有些驚訝,畢竟我常常見著的我身邊的抑郁癥患者,他們很多時收入沒有保證,生活無著落,這本身會導致他們的焦慮,也多被抑郁困擾。但醫生為別人看病,解決別人的痛苦煩惱,有著不菲的收入,讓一般人有些不相信。他們怎么也是抑郁癥患者?但是,在他的世界里,他認為自我是不完美的,生活也應該更好的,這就形成差距,有差距,有痛苦,就會抑郁。也就是說他也正在青蛙變王子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