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媽拉黑了,因為她問我為什么沒有男朋友

23歲的時候,你媽問你:“怎么還沒有男朋友?”

你說工作剛開始,要穩(wěn)定;你說學習重要,先考研;你說交際圈太小,沒有努力的方向;你說,你在等一個合適的人。

你媽說趕緊。

27歲的時候,身邊大部分朋友都已經(jīng)安定下了感情,談婚論嫁,甚至娃娃都三四歲了。

你的姑姑阿姨嬸嬸姨娘舅媽,突然都認識了一群青年才俊,要介紹給你。你媽也開始著急,讓你別等了別挑了。她說女人過了25就開始過期,就不值錢了,要抓緊時間。

你開始想,不然,隨便一個人也就算了吧?選那種過得去的,老實點的。

之后的日子,你就變成了妻子,告別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女時代,開始打掃整個家,學著洗衣,燒飯,做菜。

當你33歲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3歲了,你想起這三年的時間像在地獄中度過,想起生產(chǎn)那天,他來了。

你疼得大哭,大叫。他從手機里抬起頭,皺著眉頭說:喊什么,哪有那么疼,別人都沒喊疼呢。

每天凌晨兩點,孩子哭鬧,你只好迷迷糊糊地起來,你的乳量不多,嬰兒饑餓的吸吮疼得你抽氣,仿佛那一口口喝的不是奶,是血。

回過頭,丈夫不在床上,從第三天起,他就嫌孩子太吵,去客房睡了。

“你跟丈夫說,給我打點錢吧,孩子沒尿不濕用了。”你丈夫一聽勃然大怒:怎么又要錢!我不是每個月都給你錢了嗎!

你的丈夫在冷笑,眼神里全都是鄙夷和嘲諷。

“說這么多不就是為了要錢嗎?一天到晚在家玩,還要花那么多錢。”他說。

讓時間回到你23歲那年,你媽問你:“怎么還沒男朋友?”你說:“嘻嘻。”

然后拉黑了你媽。

前幾天和朋友吃飯,飯桌上有一個女孩一直很沉默,不是低頭玩手機,就是悶頭啄米一樣的吃飯。

飯桌上有人發(fā)現(xiàn)了她情緒不高,就問她,“小豆你怎么了,今天來了就看你一直悶悶不樂的。”

她抬頭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大家都在看著她。放下筷子,雙手撐著腮幫說,“唉,別提了,最近正郁悶呢。”

一個男生打趣道,“快說說,什么事讓你郁悶啦,說出來讓我們開心開心。”

小豆只好開始吐槽。

她說她明年研究生就要畢業(yè)了。所以她很想提前出去實習,鍛煉鍛煉,但是他媽知道后,堅決反對,說你都這么老了,23歲的人還不談戀愛,女人25就過時了,她說我整天忙來忙去,學這學那的有什么用,還不如早點嫁了,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

她媽媽罵她不爭氣,不趁著年輕找個男朋友,再過幾年連年輕的資本都沒有了,還有誰會高看她一眼。小豆溝通無果,拗不過他媽,所以最近一直在郁悶。

大家聽完之后,就開始七嘴八舌的勸她,有說還是好好讀書好好找工作,有說其實早點找男朋友也不錯,你一言我一語,也沒有個統(tǒng)一建議。

這個事就當做餐桌上的談資,吃完飯,也就自然散場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很多父母的通病,覺得女生到了年紀就該結婚生子,覺得女生所有一切拼搏的努力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你其實想說——你對愛情還抱有期待,不想將就。

當面對父母殷殷期望的目光,當聽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風言風語,當夜已深,你靜靜坐著,一個人練字,一個人看著電影溫馨的場景淚流滿面。總要有一些理由,讓你可以躲進去,舔舐傷口。

你也問過自己,究竟為什么要結婚?

父母說,希望以后有個人照顧你。

朋友說,是因為陪伴。

同事說,是因為年紀到了。

你自己呢?

你堅持到今天,你有自己的原則——你希望結婚,是因為愛情。

23歲,我只想努力賺錢,給自己一個想要的生活。

找個好人家固然可以少吃點苦,但是你知不知道,別人給你的東西,一旦有一天他要回去,你就一無所有。

不要說我掉進錢眼里,畢竟如果有一天我受了委屈,沒錢只能蹲馬路邊哭,有錢我可以去紐約哭,去東京哭,去首爾哭,想去哪里哭就去哪里哭,你管的著嗎?

23歲,你真的那么恨嫁嗎?是飯不好吃還是電影不好看,非得要我在該努力的年紀,操心這種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小事。

23歲,不早不晚,是一個尷尬的年紀,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正是努力的升值期,憑什么要我談安穩(wěn)。

你不將就,只為了遇到一個對的人。那個對你溫柔以待的人,那個愛著你想著你念著你的人,那個牽了手就是一輩子、時光沖不散的愛人。

只有不將就的愛情,才會得到不將就的婚姻。

千萬不要因為媽媽說的一句:“為什么還沒男朋友”,而去開展一段戀情,對誰都不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