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作業還好,沒有那么燒腦,整理了一下之前的三次作業的輸入、處理、呈現的過程:
這次作業完成得比較輕松,主要是前面的三次作業真的深入思考了。
而這次課程其實是對前幾次課程的一個梳理。前幾次作業,每次作業都是一個完整的萃取過程,不同的是主要側重點不同。第一次作業重點在觀察對象,第二次作業的重點在找到目的,第三次作業的重點是主動攝入知識。所以,只要是側重點的任務完成了就算過關了。
為什么我會覺得很燒腦?主要是我一開始就想要把每一個過程都做得比較好,但是能力不夠,所以每次都很痛苦。
但是,每次結束以后,思路就變得很清晰。這次作業實際上是把我之前做作業中不自覺地用到的一些方法做了梳理、總結。這樣,我就會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哦,原來是這樣……也就是所謂的隱性知識顯性化。
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就是用全息思維做作業。一開始,只是知道一些萃取定理,有個大概框架,大概知道知識要輸入、處理、輸出。然后,在后來的作業和課程中這個框架漸漸清晰,看到很多細節的東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