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一個產品經理訓練營。在開展產品項目實踐的時候,發現不管是自己的項目組還是其他項目組,都遇到了同樣的困惑:
我們在前期產品分析階段花了很多時間去做用戶研究和市場研究,然后輸出各種用戶調查問卷、各種數據分析和各種競品對比等等之后,這些東西往往也就被束之高閣了,最后產品規劃階段討論問題時,大家還是憑感覺拍腦子決定。
然后大家就會開始懷疑前期這些用戶研究和市場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甚至產生是否有必要的疑惑了。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時往往會混淆了手段和目的。這就好比我們去釣魚,釣到魚是我們的主要目的(當然,這里不考慮部分為了去打發時間的居士哈),而魚竿僅僅是一個工具而已。我們用之前必須明白我們是要利用它來干嘛的。假如我沒有去思考這些,然后過分去關注這根魚竿。為了更美觀,一味地去給魚竿裝飾很多掛墜等,使它失去了本有的平衡性。最后的結果往往就是苦戰了一個下午還是一無所獲。
問題很明顯,我們在出發前就已經忘記了我們要去哪里。
其實不管是市場分析還是用戶調研等等,這些都是項目過程的手段,都是為了下一階段的產品規劃更順利地開展。所以,開展這些工作之前我們必須明確我們的目的,我們想從中了解到什么。
對于市場分析而言,我們應該是想去了解整個產品細分市場的情況,它的容量如何,以及各個可能的競爭對手的市場占有率。然后分析市場規模是否可觀,是否值得我們爭取資源去做。對于用戶調研而言,我們應該是想去了解我們的目標用戶群體,他們的使用行為習慣和使用場景,以及他們的特征等,檢驗我們前期的產品猜想是否可行,從中尋找較于競爭對手的突破點。
綜上的市場分析和用戶研究,我們才能從中尋找到市場機會,找準自己的產品定位和突破點,快速切入。無疑,這對于后期的產品規劃是非常重要的。
知道了我們進行用戶研究和市場分析的目的,知道了我們想要了解到什么后,我們就可以基于這個目的去開展工作了,例如,用戶調研問卷的問題應該如何設置,市場分析的切入點是什么等等。
這個時候,前期市場分析和用戶研究輸出的文檔就不再會被束之高閣了,相反,它們會顯得特別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