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英/文
朱永新先生在《我的教育理想》第四章談到,當今社會的競爭是已經濟和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但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而教育的競爭歸根到底取決于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教育的真諦是要把學生塑造成未來社會的頂梁柱。那么,未來社會的頂梁柱應具備什么樣的優秀素質呢?
朱先生心中理想的學生是這樣的: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熱愛生活,富有理想;積極進取,敢于創新,富有獨特見解和思想;自信自強,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永不低頭;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廣泛的興趣愛好和一定特長;善于與人合作,善于和人相處;有豐富的想象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掩卷靜思,班里40名學生的音容笑貌和言談舉止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作為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以上六條全部具備恐怕目前還達不到,但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的確帶給我諸多的愛和感動!
眾所周知,成人和成才是同一道理,不成人也就不能成才。優秀的學生應該把道德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力求做到真善美的和諧統一。愛和同情心是品行端正的兩個最重要的表現。
從孩子們入學第一天起,我就告訴他們人要有愛心,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愛花草樹木、小動物、父母長輩、老師同學到愛學習、愛勞動,最后到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
愛心無價!培養一顆愛心很重要,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顆愛心,其他的品質都是愛心的延伸。只有愛,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只有愛,才能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只有愛,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諦;只有愛,才能感受到人類的偉大。
班里有個男孩子叫耿旭豪,每次我上完課以后,他都會悄悄走到我身邊,畢恭畢敬地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我輕輕撫摸小旭豪的頭,心里充滿了無限的感動。一個九歲的孩子,懂得感恩并能用恰當地方式表達出來,他的心靈無疑是晶瑩剔透的,是善良純真的。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一定是熱愛勞動,勤奮學習,助人為樂,將來在生活中也一定會是人生贏家。
我內心深處非常尊敬耿旭豪的家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育人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言傳身教。
記得幾年前曾遇見過一個品行差的學生,這孩子腦瓜聰明,但特別愛打架,且手段殘忍。更令人費解的是,他打人不需要原因。他經常向同班同學索要錢物,如果不給就動手打人;走在放學的路上,看誰不順眼就上去給一拳……
校長老師多次批評教育,這孩子表面答應悔改,事后依舊我行我素。后來在一次打架中因用煙頭故意燙傷一個同學的手臂,受傷學生家長找到學校討說法,校方不得已通知其家長到學校解決問題。
始料未及的事情發生了。該家長到校后,不僅一句道歉的話也沒有,還胡攪蠻纏推脫責任,不到幾分鐘雙方就激烈地爭吵起來,最后怎么解決的我不知道,但目睹了這位家長的表現,對孩子的各種惡習可謂見怪不怪了。
可憐這個聰明的學生攤上這樣無知的家長。孩子從小冷酷對待他人的同時,早晚也會被社會所孤立,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父母本人。但愿這位家長能早一點覺悟,從自身開始改變,與人為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用實際行動去感化孩子,培養孩子的愛心。
我常常這樣想,一個溫馨的家庭就應該是這樣的:父母與人為善知書達理,孩子尊老愛幼努力上進,一家人彼此互相關愛,其樂融融。營造這種家庭氛圍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了不起的,都是值得尊敬的;這樣的家庭本身就是對社會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學生的發展與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緊密相連。衷心希望社會家庭學校把育人放在首位,給予孩子們“潤物細無聲”的感染熏陶,這樣,朱先生筆下理想的學生才會層出不窮,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才會早一天到來。
? ? ? ? ? ? ? ? ? 20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