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今天終于讀上了張愛玲的作品。其實好的作品不論是誰寫的,都有穿透時空的力量,而且讓人常讀常新。我讀《傾城之戀》,內心便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觸動。
文字總是那么強而有力的,魯迅,莫言,張愛玲,一家一家讀來,皆讓人憂懷。我想這就是文化對人性的熏陶,接受了這些經典對人的洗禮,一個人又怎會不明了人情,熱愛生命呢。
可惜世上太多的人,只活在了當下。他們全然不知道世上還有另一種無聲的存在,可以填滿生活的虛無,直到遙遠的將來。
我又想起我高中語文老師說的話:喜劇不好看,真正好看的是悲劇,悲劇是把美麗的東西撕裂開來給人看。是啊,只有破壞這人內心深處存在的美好的期待,才會更加讓人想去尋找和守候啊。
為什么我愿意熱愛這生命,為什么我不愿意活著跟周圍每一個人一樣呢?因為我覺得他們并不是我想要的樣子,因為我覺得我起碼應該接受書本里面的世界,我應該懷著作者那樣的心情,好好存活于這個世界。
作者又是些什么心情,才能夠寫下那一篇篇文章?懷著對自己的對時代的無可奈何,拼命地尋找心中的那一點火光,每個人的都不一樣而又都一樣。
對著對完滿的渴望與向往而孜孜不倦。不是盲目求財,有些東西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是自然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