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提起豐田公司,中國人都不陌生,在企業管理史上,豐田創造的“精益生產”理論和一整套最佳實踐,影響極大。豐田公司崛起的原因,多數人認為是生產活動價值鏈的變革導致了豐田的成就,最為有名的就是“精益生產方式”。其實,豐田的成功不僅僅得益于它的生產活動方式,還得益于它建立起的商務活動方式,這種方式就是社區商務方式。我們先從豐田的崛起說起吧。
? ? ? ?當豐田喜一郎還是一個孩子時,他的父親就經常教誨他,“人的一生只為一件大事而來”。他還小,并不清楚父親這句話的深意,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清楚自身的使命,立志一生為創辦豐田汽車而來。豐田喜一郎上路了,但當時整個全球市場是美國的汽車企業獨步天下,豐田要想立足和發展,必須洞察產業鏈背后贏的邏輯,尋找突破的機會。
? ? ? ?豐田分析了西方企業的商業邏輯,發現了他們的“贏”的道理——“更少品類、更大批量,更長周期,更低成本、更低售價”,這種策略組合充分發揮了規模經濟的優勢,但同時也帶來了兩個悖論:其一是少品類、大批量,意味著擴大產品批量,批量大了,無形中就增加了供需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就需要降價促銷,而降價促銷就意味著生產端需要繼續擴大批量,這個是一個惡性循環。另一個是少品類、大批量,意味著擴大產品批量,批量大了,生產周期就會拉長,在生產環節上的備貨和存貨就會加大,這樣將庫存變現止損的壓力就會不斷放大,企業整個流程的浪費也會不斷增加,這也是一個惡性循環。于是豐田對這種生產方式進行了改進,提出了“多品類、小批量、短周期、底成本、低售價”的精益生產方式。這也就是JIT“準時制”的核心,就是“注意從接到顧客訂單到向顧客收賬這個期間的作業時間,通過消除不能創造價值的浪費,以縮短作業時間”。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在供給側形成了競爭優勢,企業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開始飛速發展。
? ? ? ?1950年,豐田與三井物業合作后,發展進入快車道。除了熟知的精益生產方式外,豐田的發展還得益于社區商務方式的革新。而社區商務方式恰恰是對社會結構和生存結構深刻認知后,發現的新型營銷模式。彼時,日本社會“鄉巴佬”階層正在崛起,豐田公司在生產活動環節,通過精益生產方式,有效控制庫存,按需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在商務活動環節,豐田不僅在經銷商、零售商建立合作關系,同時進一步走進了需求鏈,在消費者中建立社區,調動公司的資源,為消費者服務,建立起了信任關系和信任背書,真正成為消費者的代言人。一定程度上,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為社區商務方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 ? ?我們看看,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其實改變了三種關系:(1)產銷關系,生產部門與銷售部門之間的關系。企業是站在消費者端,做為消費者的代言人出現,而不是以往的站在生產者端,做為產品的代言人出現。(2)“企業-消費者”關系,企業立足長期發展的要求,專注于消費者,構建“企業-消費者”的一體化關系,專注于為消費者做貢獻,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做貢獻,從而提高市場影響力和支配力。(3)營研關系,營銷部門與研發部門的關系。營銷是研發與需求之間的橋梁,營銷將消費者的需求導入企業內部,成為研發部門開發產品的依據和前提。這三種關系的改變,實際上是對企業內部兩條核心價值鏈的重構:產品供應管理鏈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鏈。前者的目的是提高市場響應的速度,確保“一次做對、次次做對”的“品質成本”,節約“時間成本”。后者的目的是提高市場的適應能力,不斷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滿足顧客對產品實用性、品質和體驗的要求。極大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獲得了競爭優勢。
? ? ? ?豐田采取的社區商務方式是將商務活動的觸角延伸至需求端,不僅僅停留在經銷商、零售商層面,更是進一步走進消費者生活,在與消費者的交往中建立“企業--消費者”的供求一體化關系。
? ? ? ?再進一步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社區商務模式的本質是構建“企業-消費者或用戶”的一體化關系。通過構建這種關系,反過來整合企業內部價值鏈和外部價值鏈,內部價值鏈是企業生產活動的內部價值鏈條,外部價值鏈是包括分銷商、零售商在內的流通和交換鏈條。通過內外部整合,企業才能夠將價值創造出來,并順利傳導到顧客那里。豐田的這種玩法,一直都有,放到現在就是大家熟悉的“小米社區”的實踐。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 ? ? ?豐田的社區商務實踐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構建“企業-消費者或用戶”的一體化關系,通過構建消費者社區,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企業有效調動各種資源、關系、能力,為消費者服務,做貢獻,持續的改善消費者生活方式,幫助消費者實現夢想和生活理念。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不斷加深,形成了消費者社區的信任背書。這種信任背書又會持續給企業帶來再生產循環的機會,也會成為企業整合產業鏈的核心力量。
? ? ? ?最后,本文的核心觀點來自于讀包政老師的《營銷的本質》之后的認知和感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買來一本認真研讀,一定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