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的七月是忙碌的,忙著培訓,忙著孩子的研學游,忙著出行,有些力不從心。而能化解這一切的,就是讀書了,每天讀,堅持讀。雖然有時翻幾頁,還好,今天終于可以沉下心來讀了。
? ? 細數一下,真是了不得啊!我參與了四個群的閱讀:《奶蜜鹽2》共讀、《細說老子》共讀、《高手教師》共讀,還有一個是學校的小范圍自由閱讀。這么多個共讀,顧得來嗎?起初,我真的有些手忙腳亂,后來調整了狀態(tài),變得非常輕松了。事情就是如此,難題來時,是迎難而上?還是抱怨不斷?結果,迥然不同。
? ? 為什么要參與這么多閱讀?最近我發(fā)現(xiàn),寫,猶如擠牙膏,全都是片段的,多半是因為素材不夠,再加上反思不深,所以就這樣了。究其原因,主要是閱讀不足。所謂輸出,必須要有充足的輸入,不然,很難寫出來。
? ? 魏老師的書,讀起來,不舍得停下來,又不舍得繼續(xù)讀,感覺一句話都是心中所想。所以,今天我想說說《高手教師》中的一章節(jié)——說說孩子跟人打招呼這件小事。
? 書中魏老師說:“我從小就很怕很別人打招呼,也不知道怎樣跟別人打招呼,甚至連稱呼都不怎么搞得清楚。”我又何嘗不是呢,打招呼,我是畏懼的。記得小學時,我們與老師離得很近,學校不大,教師的辦公室就在班級的隔壁,下課出來玩,說不定老師都能看到自己瘋玩的樣子。廁所也是師生共用一個,有位張老師身體不太好,經常去廁所,看到老師去,我們就先不去了。有時遇到老師,那就低著頭,趕快逃走,不是不尊敬老師,真的是從心里有種恐懼感。所以,和老師打招呼,真不擅長。
? 我很佩服那些可以張口就來,隨口就說的人。
? 我在想,現(xiàn)在的小孩子也是這樣的吧?每次在學校,有些同學主動的問好,問完之后,趕緊跑開,有的時候還嘴里說著“嚇死我了”。我猜測他們內心是有些慌張的。就如,我們見到大領導一樣,不打招呼不禮貌,打招呼又心慌,總之,孩子的感受只會比這個嚴重。
? ? 打招呼真的是一件小事,特別小的事,可是,對于孩子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我們班級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他每次見到老師,都會問好,然后深度鞠躬,我感到十分驚訝。感覺他真是個特別有禮貌的孩子,只是現(xiàn)在我思考,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是自愿如此的嗎?這個孩子做事讓人很放心,不管交給他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板一眼的,認真!細致!也許只有認真才會如此吧?
? 正確地看待孩子打招呼的行為,至關重要。新學期開學后,如果有孩子和我打招呼,我依然會很樂意接受,并友好地回應他。如果這個孩子路過沒有和我打招呼,我也不會介意,他們的內心是恐懼的,理解他們,我會主動和他打招呼,縮短與他們的距離,減少他們對老師的恐懼。
? 一件小事,再小,都需要沉下心來思考、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