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開學季節,孩子們重新回到幼兒園,與老師和同學們重新生活在一起。這時,總有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不會和同學交往,甚至上學放學路上,看到孩子見了同學也不打招呼,心里著急。告訴孩子和同學、鄰居見面要打招呼,孩子還不愛聽,也聽不進去。既想自己的孩子落落大方,又擔心孩子不會交往受了委屈,甚至因此而自卑。
作為孩子,常常跟隨爸爸媽媽出去,或者每天和老師同學們待在一起,如果不會交際,甚至不會打招呼,時間久了,自然心理上會有所變化。而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際關系代表著人的心理適應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而人際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孩?成長,?不是代替孩?成長。
我們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幫助孩子成長呢?當孩子在路上遇到熟人,不知如何是好,而問:“媽媽,我應該在什么情況下跟別人打招呼呢?”這時,我們應該怎么回答?韓國金聲美創作的繪本《打招呼》一書給出了答案。
這本書通過小狐貍和和鄰居狼叔叔住的很近,卻一直沒能打聲招呼,錯過了無數次機會,歷過了許多次心理歷程之后,在兩人成了陌生人之后,才終于打了一次招呼。
書中告訴我們,在許多個場景和場合下都可以通過打招呼來增進感情,而不是遭遇尷尬。讓孩子學會,懂得抓住機會,破除心理障礙。
本文將從繪本的特點、故事的情節帶來的啟發和閱讀技巧三個方面展開探討,希望給你和孩子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1.本冊繪本的特點
這本小冊子是16開本,硬皮書籍,不易損壞,對比較愛翻書的孩子來說,起到了對書的保護作用。
這本書故事性很強,雖然看起來字數不是太多,但是,讀故事的過程中,一些交往的道理大人都感受的到,可以引導孩子來了解。
故事中人物是彩色版,其他事物是白描手法繪成的線條。這樣,讀故事時,或者讀完故事,孩子還可以再次進行描繪,涂成自己喜歡的顏色。做成真正的自己的繪本。
2.故事的情節帶來的啟發
這本繪本情節豐富,啟發點兒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故事開始是介紹:狼叔叔家的隔壁搬開了小狐貍一家。接下來,寫到:一大早小狐貍就挨了媽媽的訓斥,小狐貍嫌媽媽嘮叨,一臉的不高興。那狼叔叔怎么樣呢?狼叔叔則因為鬧鐘壞了而睡過了頭。可以說,這個早晨他們倆的心情都很糟糕。這樣的兩個人一出門就都看到了對方。
小狐貍想:喲!是鄰居狼叔叔呀。要不要打個招呼呢?算了,今天沒心情。狼叔叔也看到了小狐貍,也知道她是新搬來的鄰居。他想:喲!是鄰居家的小狐貍呀。要不要打招呼呢?算了,沒時間了。
就這樣,他們一個覺得沒心情,一個覺得沒時間,就沒有打招呼。
不過,當兩個人相互走過對方時,卻感覺不太舒服。狼叔叔想:應該打個招呼才好吧?算了,還是下次吧。小紅狐貍想:剛才應該打個招呼就好了。唉,反正下次還會碰到。于是,這第一天碰面,他們都沒有根對方打招呼。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來啟發孩子:
1*新鄰居見面,是不是需要打個招呼彼此認識一下呢?
——明確了:見到鄰居,需要打個招呼。尤其是新鄰居。這樣既顯得我們有禮貌,以后外見面也會感覺很舒暢,心里不會感覺別扭。
2*如果心情不好,就不要打招呼了嗎?這樣做好還是不好呢?
——明確:如果心情不好,也可以打個招呼。打個招呼,也許心情就能變好了呢!
3*如果沒有時間,就不用打招呼了嗎?
——明確:打個招呼,就一句話的事,不需要費多少時間。沒有時間,也可以打個招呼,因為打招呼很簡單。
4*把有機會寄托到下一次,這樣做好嗎?
——明確:不能把機會寄托到下一次。下一次,也許就沒有機會了,或許,下一次有別的事情呢!
以上,僅僅是第一天的故事情節。后面還有許多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有這樣有趣的內容。可以,更多地引導和啟發孩子。
3.閱讀本書的技巧
閱讀這本繪本,最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讀。適合一邊讀,一邊用問題來啟發孩子,可以,一個情節里提問幾個問題,具體可以參考上面關于故事情節啟發這一部分。這樣閱讀,能夠使孩子收獲更大。
4.寫在最后
從繪本《打招呼》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對孩子而言,簡單的語句,溫和的繪畫,豐富的情節,有趣的內容,能夠在安靜與和諧中透露出溫暖、明亮的樂趣。
家長帶領孩子一起閱讀,邊閱讀邊啟發,讓小朋友在快樂的情境中體驗交朋友和打招呼的快樂。
同時,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提高兒童情商及行為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