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魯迅、郭沫若、毛姆、柯南道爾這些文學家的名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經典流傳的作品,還是發人深省的思想?然而你可能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人生經歷——學過醫。
這些從手術室走出來的文學家們,有的在棄醫從文成為了文壇上的巨星,有的依然堅持在當醫生的同時進行寫作并受到了讀者們的青睞。
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被學醫上了文豪buff的作家們的故事!
魯迅——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說到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在魯迅留學日本期間,因為被一些中國人麻木地看著同胞被殺的幻燈片而強烈地刺激到,于是決定成為一名作家用文章喚醒精神麻木的中國人。
郭沫若——要用文章給精神做手術
郭沫若與魯迅的經歷十分類似,他也是在日本留學期間被所受教育、所讀書籍影響,由于“五四”運動給整個中華民族所帶來的覺醒,他決心棄醫從文,想通過“搞文學”以“鼓動起熱情來改革社會”(《<郭沫若選集>自序》)。
毛姆——解剖刀一樣的審視
毛姆,英國小說家、戲劇家,其作品《月亮與六便士》在國內備受歡迎。他的作品常以冷靜、客觀乃至挑剔的態度審視人生,基調超然,充滿諷刺和憐憫意味。
毛姆在1892年進入倫敦圣托馬斯醫學院學醫,做過5年的實習醫生,這段經歷不僅使他有機會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而且使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視人生和社會。
柯南道爾——棄醫救妻
如果說柯南道爾這個名字你覺得陌生,那么福爾摩斯這個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是柯南道爾筆下最成功也是偵探小說史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柯南道爾也被稱為?“世界偵探小說之父”,將偵探小說推向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柯南道爾曾在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畢業后作為一名隨船醫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國后在普利茅斯開業行醫。柯南道爾在學醫期間的導師約瑟夫貝爾博士被普遍認為是福爾摩斯的原型。柯南道爾最開始接觸寫作是因為妻子長期生病,而診所生意不好。為了賺錢給妻子治病,柯南道爾選擇棄醫從文,并憑借《血字的研究》一炮而紅。
渡邊淳一——摩西奶奶的一封信
渡邊淳一是享譽日本乃至全世界的著名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說《失樂園》,描寫不倫中的性愛,引起巨大反響,并相繼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和電影,在日本掀起了“失樂園”熱。
渡邊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醫科大學畢業,醫學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整形外科講師,一度曾任骨科醫生。他在30歲那年收到了畫家摩西奶奶的一封信,鼓勵他勇敢追夢,于是他決定放棄醫生這個穩定的職業,正式開始自己的寫作之路。
知念實希人——左手做手術,右手寫小說
提到知念實希人這個名字,很多國內讀者可能還不是十分熟悉。他是日本新生代推理作家中的翹楚,2012年獲得第四屆福山推理文學新人獎,已經有幾部作品的銷量達到了百萬級別。
知念實希人幼年受江戶川亂步的少年偵探團和柯南道爾福爾摩斯系列影響,雖然抱著“想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的愿望,但卻走上了與祖父和父親相同的醫師之路。
和以上棄醫從文的作家不用,知念實希人并沒有放棄自己醫生的職業,也得益于自己醫生的本職工作,日本推理界元老島田莊司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小說內容包含深刻的醫學知識,給人帶來與眾不同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