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獨生女,剛工作兩年,父母不工作了,沒有社保和退休金,上次問我買一輛十多萬的車,我該怎么辦?
先說一下具體的情況吧,題主是農村家庭的獨生女,目前24歲,大學畢業工作兩年了,在互聯網公司工作,今年的工資稅后到手一萬塊,年終獎大概能有五薪左右。
老家是在二線城市的邊緣小村里,生活水平已經被卷了起來。父母的兄弟姐妹們發展都還是當地比較不錯的水平,陸陸續續都買了車。
家里有地,但是已經沒有耕種了,父母把地出租給了同村人,每年一千多塊的租金。爸爸五十多歲,因為身體不好,現在無業在家,媽媽四十多歲,在鎮上打零工,前幾天也說沒有在工作了。
父母養老方面均沒有社保和退休金,從去年開始在繳每年幾千塊的養老保險。我會在他們生日和逢年過節的時候主動打回去幾千到一萬塊不等。平時他們提的買電視機買手機等需求也滿足了。
題主上大學申請了助學貸款的,目前已經還清。其余沒有別的債務。
在疫情之前父母拉扯著早點攤,因為開在村里,收入僅夠開支,多年未有存款,疫情開始后兩人賦閑在家。他們都是比較好面子的人,對外都說我高工資(然后有親戚向我借錢,至今未還),我跟他們說過我工作租房壓力比較大,每月租金是很大一部分支出,他們希望我回家那邊,但現實的情況是家那邊題主專業不好找工作。
題主在異地工作,平時都是父母和我視頻聯系,前幾次視頻的時候,父母向我提出要購買一輛十多萬的車,題主工作兩年,并沒有存到十多萬,如果要滿足他們的需求,那么需要貸款買車。
糾結的點是,題主是二十幾歲的女生,有同事向我告白,但是他們不清楚我家里的情況,我也因為有顧慮沒有答應,總感覺會把人家拉進坑里。而且社會的大環境是,女生是嫁人,而我父母的情況現在是這樣,我遠嫁之后他們的養老就成了很大的問題。所以題主現在甚至有在考慮終生不婚的可能性。
但是我覺得好委屈啊,我真的很想談戀愛,我很想結婚,我很想像別的女孩子一樣什么都不操心,真的好想啊。
我的思考及回復:
前兩天,關于一個問題的回答,我剛寫了一個開頭。
問題:為什么我媽媽把我6000塊買的表,跟親戚說30塊?
到現在答案依然難產——
我在思考如何把他的媽媽夸得不留痕跡不落俗套不枉此寫。
同樣都是爸媽,差距,挺大的。
我們不埋怨父母,畢竟已經是40+、50+的人了,他們有一套自洽的邏輯,成型的行事風格。
那根本不是我們說一句:錯了,就能改正過來的。
生活是分階段的。
生活要有重點。
看看爸媽的重點是什么?
姑娘長大了,大學貸款還完了,現在工資還可以,可以休息了。
他們把苦盡甘來放在第一位的。
要電視機要手機要儀式感要有派……
無比正確。
那你生活的重點是什么?
工作+充電+適度休息
報大學能選這個專業的姑娘,除了個別的真正熱愛,剩下的就是生活所迫,之前的積累,使得你可以應聘到目前薪資還可的職位。你挺棒的。
但是這個只是暫時的。
你需要不斷地扛活,隨時能機敏地反應,在偶爾降臨的機會面前有亮眼的表現,來應對你未來的不確定性。
工作在我看來,是放電,而每晚回家之后的空余時間,是充電,可以是看書學習式的充電,還可以是床上躺平養精蓄銳式的充電,還可以是呼朋引伴一起娛樂式的充電。前兩者應該占據你生活空余時間的絕大部分,尤其是第一個。
你的心中,應該是有一個行業標桿的。
那種想到了就熱血沸騰,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都達不到的那種。
它就是一個燈塔,在它的指引下,就算是沒能到達彼岸,但至少不會偏航,不會走彎路,不會原地轉圈。
當你心中有一個燈塔的時候,就算是暫時的迷霧籠罩,也只是暫時。
所有的彷徨,所有的誘惑,在一想到你的人生目標的時候,都變得不那么重要,對你的情緒波動都不那么大。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你才24歲,你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
當你碰到一個同事對你釋放善意時,你會動心不已。
當你視頻家人,他們提很多不體諒的要求時,你會苦惱焦慮。
你享受給家人花錢帶來的能力感,但是你又糾結他們未來會花更多的錢。
你來問怎么辦?
你是你自己唯一的解藥。
攤開一張紙。
寫上你最欣賞的3個能力。
寫上你1個月后、3個月后、6個月后、1年后、2年后、3年后,自己希望的樣子。
描述要具體。
比如,薪資如何,比如,獲得的工作成就如何,比如人際關系中交到幾個值得的朋友,比如與心儀的前輩吃飯談笑生風……
把對家人能主動放棄的期待轉換成自己努力的動力。
至于別人的期待能否完成,不要看做自己的壓力。
平時的溝通小技巧一定要注意一下:
不要踩雷:
關于你的工作:
上班時間,不要與家人視頻,營造一個工作特忙,早9晚11.
有時候下班時候被召回去改工作,是常有的事情的情況。
算下來一個小時的工作,跟媽媽打零工的最低工資標準差不多。
工作時候,老板要求很多,改來改去都不達標,需要繼續學習,自己報班學習考證,花錢不少。學無止境,考無止境。
工作辛苦,本來就是真的,一定要會喊疼。
pyq里分組可見地親戚無差別訴苦:家里那邊投簡歷石沉大海,這邊工作強度大還基本白嫖……
喊疼有用嗎?對關心你的人,他們會心疼,增加感情親密值。對不怎么關心你的人,他們會壓榨得少一些。
而目前你所塑造的形象,除了離家遠,剩下的簡直就是“快樂工作,工資滿意,時間充足”。
最簡單的一招:一說不愿意、不想答應的事情,就“要開會了”
“喂?喂?喂?信號不好,先掛了呀,一會兒再打”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學會藝術地說“NO”
行動比語言更有力量。
關于你的金錢:
(1)借給親戚的錢,一定要硬著要回來。
親戚借錢不還?現在開始改口風,公司疫情,工資不好發,房屋租住,房主還要漲房租,生活成本加大。只要爸媽一說買車一說花錢,就跟他們說,自己緊張,需要把親戚的錢要回來。
(2)把你的工資分為幾部分,嚴格執行。
生活花費一部分(包括生活必需品+人脈維持+自我提升),如果還有多余的錢,儲蓄一定比例,然后投一點。現在股市,筆市都挺熊,如果能進來,扛住,大概率未來不錯。
(3)爸媽的花費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農村養老金等這些,該買的一定要定好鬧鐘,提前購買。
對于生活幸福感提升很大,但花費又不多,不需要像爺一樣供著的,就買了。
外面是遠,但是快遞很近。
至于小汽車,請條理清晰地分析了小汽車這個消費品不需要存在的十條理由(而這個錢一旦掏出去,未來的保險、保養、油錢、借給親戚開之后的麻煩事……全都綿綿不絕了。)并且提供一個3000元電動自行車的環保輕便的替代方案。
如果爸媽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先問親戚要回自己的錢,如果他們能借到親戚的錢買,那也算。不過自己就不要打算替著還了。
能在村里賣早點,攢的那些辛苦錢,他們舍不得買車的。
關于你的感情:
24歲,很美好的年紀。
首先,自信、真誠、請相信會有匹配的靈魂。
其次,想清楚自己最看重的點。最多最多排3個。
最后,去發現,線下、線上,注意安全,多多經歷,及時總結。
去吧~
不要瞎琢磨什么不婚不育守著老兩口,沒有誰值得你這樣對待你自己。
祝:生活工作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