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地真實。”這是文老師又一次對我的評價。我很驚訝他每一次都竟然有耐心把我寫的日記讀完,想著就覺得真是難為他了。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再也沒有聯絡過?2016年竟然都已經是三年前了,那時候他跟我講的“算是把你的長文全部看了一遍”還歷歷在目,那段很無助的時期是他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所以一直很感激他。
我的微博簡介寫的是“有本事就把我的微博讀完”,雖然不知道文老師是不是第一個全部讀完的,但至少他是第一個對我說把我寫的長文都讀完的人,長微博字數短則八百一千,長則五到六千,篇數沒有百八十也有六七十,得是有多大勇氣才能耐著性子讀完我這些很無聊的故事啊。
就這樣認識三年了,期間他交換去蘭州讀研,每次回武漢都很巧地能讓我遇到他,就像第一次遇見那樣,充滿了巧合。我畢業后每次回學校,仍舊偶爾能遇見他,就像是冥冥中注定。每一次也都會約好下次再見有空一起喝酒。
這次輪到我覺得很真實了,就這樣認識之后竟然也都已經三年了。雖然他不是第一個看了故事來認識我的人,但他是唯一一個認識我之后沒被嚇跑,甚至還成為了朋友的人,如果他也把我當朋友的話。三年了,因為他忙,所以聯系的不多,但每次的偶遇已經讓我很知足了。
就是那種遇見很舒服的人會變很開心的知足。三年前我寫的是《有些人相處起來就是舒服》,三年后他依然還未離開就不僅只是讓人舒服了,更多的是很讓人感動。
突如其來的那種感覺就是,哇,有朋友還記得你的感覺,真好啊。雖然聽著很矯情,但是我就是這么一個虛假的幼稚鬼,需要的就是這種“我在”。
?//01?
有人專門借口出差來漢找我嘮嘮嗑?
有些朋友是認識三年了,有些是四年五年,甚至八年九年,無法想象,初高中作文里常用的“想當年”有天竟也會變成現實。
每經歷一個學齡段,就會結交一些新同學結識一些新朋友;而每畢一次業,就又會弄不見一些同學弄丟一些朋友。仿佛這就是每個人都必須走的一個流程,像是成長歷程的更新換代。
每更新一次,就竭力想要去維護好留下來的人,因為會發現留下來的人對自己來說越來越重要。重要在任何地方,包括那句不會經常說,但特殊時刻總能感受到的“我在”。
因為那種被需要的感覺太真實太美好了。
以前年輕不懂事的我也說過“友情也是需要用心去維護的”這種蒼白話,但我想如果不是這三年里不是經常能遇見文老師,估計也不會相處地越來越自然,偶爾寒暄定是給了這份友誼一些外力加持。
用心維護的友情有很多,畢竟這一生很長,沒有朋友是活不下去的啊。
要的就是朋友之間的相互需要以及相互重視,沒事聊聊天嘮嘮嗑視視頻聯絡聯絡感情,才支撐得起日常生活中那些難以熬過的時光啊。
聊天的時候跟我說我去洗澡了,回來又跟我說洗完澡了的時候,那種被重視的感覺會讓人感覺到真好。
可有的人跟我一樣,就是不喜歡在網上聊天,要么就是在飯桌上擼著串喝著酒的敞開了聊,聊個盡興,要么就是手機上死發消息都不回的那種,愛咋咋地。
有些話不想在對話框里打出來,有些話不對著那張臉就是說不出來,有些話寧愿不說也要留到下次見面再說。
“聽過這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工作頹廢狗”“精神萎靡”……這應該是很直白地在表述自己這段時間過得不那么順利的意思吧。遇到事了,總會讓別人開始牽掛。
在上海這種大城市工作的人,想想就覺得很累也很辛苦。距離武漢900多公里,看上去這個數字就不怎么小,可畢業半年之內還能見三次,想想就覺得很可以。可都能預料到,往后相見的次數可能會越來越少。
為了見你會找出各種借口來轉移焦點,也是成年人之間相處方式的一種傻操作吧。小四還在杭州入職考核的時候,杰哥剛好在杭州有一場演唱會,剛好我又想去看,剛好大麥網上竟然還有余票,剛好周末就過去了,一切都剛剛好。
盡管見一面只是吃個火鍋,盡管是吃完飯就變成我去送他到火車站,至少還是見了個面。誰又能料到剛好總部就通知考核提前結束,可以回上海了呢。誰又能料到加上吃飯時間,見面的時長也就仨小時呢。
沒想到跑那么遠只是為了在那個城市送他離開,想想就覺得好玩。等下一次見面,是他要回武漢出差來做市場調查,仍舊是我興沖沖地跑過去見他,要坐一個多小時20站的地鐵去他的工作地點,只為吃頓飯喝頓酒。
沒想到工作以后的相聚時間會越來越短。那一次的飯局兩個小時左右,微醺的他還得繼續去工作,那還是他抽空跟我吃的飯。身不由己是上班族最大的無奈。
沒想到遺憾會越來越多,沒想到再也回不去校園時光,做不了無憂無慮的學生。這一次,他仍舊是借口出差,周六來漢周日回,一來一回兩千公里,十多個小時都在路上。
我就當做他是專門借口出差來找我玩的吧,這樣也好掩蓋他出差的任務就是到電音節玩一場,還美其名曰學習現場的品牌推廣和營銷手段,是我膚淺了哈哈。工作只需要花四個小時,其中倆小時還花在路上。而跟我擼串喝酒嘮嗑要花六七個小時,他說在上海找不到武漢這些有煙火氣兒的燒烤店,沒那個感覺,也沒那些人。
這樣解釋也讓我自己長長臉,滿足一下自己被當做朋友需要的那種小心思。不知道是不是酒喝多了的緣故,話也變得多了,話匣子也愿意打開了。要知道他可是那種不回我消息的人,而他也是在那個不回消息我就會生氣的名單之列,甚至榜首。有點像是在道德綁架,我錯了我道歉。
班上16個男生36個女生,四個男生寢室六個女寢,那天晚上掰著手指頭去聊大家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誰過得好誰沒了消息誰前景大,挨個掰扯地明明白白。
嘮嗑嘮夠了也就該睡了,畢竟第二天起來又得趕回那個正在奮斗的地方,那個有夢的城市。像個追夢人,一直在路上。
//02?
有人專門借口拜佛來漢帶我買衣服?
借口出差的好歹還是個正經理由,借口來拜佛的就顯得太刻意了吧。雖然聽著很虔誠,但操作起來也未免太佛系了。
可能因為是工作任務就是出差,沒法再說來出差了。工作六個月,鋒子已經跑遍了全國二十多座城市,能靜下來專門玩一次的機會不多。
那次的任務是去深圳,趁著工作之前還可以放松下,就順道來武漢見了見同學朋友,逛了逛街買買衣服吃吃飯,花個幾千塊來快活。
來之前他在電話里說想去這去那玩,安排的妥妥當當,完全用不上我插話。他說要去歸元寺給玉墜開光再數個羅漢,他說要去蠟像館看看那些假明星,他說要去吃飯看電影,總之要玩的夠夠的。
他說去這我去過了,去那我也去過了,再說下去估計他就要生氣了,反倒就成了我害怕他一氣之下不來玩了。跟自己朋友一起玩一起逛,比自己漫無目的到大馬路上遛彎兒不一樣,就算都是漫無目的,身邊有個熟悉的人說著話,總歸是舒服的。
來之前想好的各種安排都在經歷著意外。正月份的歸元寺信徒眾多,進門買票排隊,取香排隊,就連跪拜磕頭都要排隊。數羅漢取卡片的人排隊都有兩百米,用手機百度給自己解簽可還行。佛祖開光需要儀式,也需要錢,這光,開不得。
吃完飯就沒再有接下來的安排了,干啥時間都不對付。照著他前一天買了七八百的衣服,拉著我也要給我買,從漢陽逛到武昌再回到漢口,一天下來走的路還真不少,花的錢也不少。
鋒子,就是那個我剛進大學,還在軍訓的時候就跟他說要和他做朋友的那個人。因為那時候太感激他了,要不是他順拐,吸引了教官大半的目光,我也不可能過得那么順利。畢竟個不高的人在軍訓時總是拖后腿的那一個,這道理在高中軍訓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
我也真是天真,朋友哪是嘴上說著我要跟你做朋友就能做的啊,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說這種蠢話吧。當時的我就那樣說了,也好好被上了一課,他說朋友這玩意兒,時間長了就是了,以后會的。
雖然委屈了很久也記恨了很久,可現在別人不還是把你當朋友了么。可我跨過那個坎兒花了好久時間,在那之后再也沒說過要跟別人做朋友這樣的話,這種事,好像并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
現在去想,是不是因為未滿十八歲的我太幼稚了,可別人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好多道理。
//03?
有人專門借口放假來漢找我敘敘舊?
要說18歲的我幼稚,那14歲的我應該是更笨的。
上高中之前,我們有兩周的銜接班要上,那時剛從村里進城讀書,黑的發光的土小子走在學校里,連話都不敢說一句。兩周下來一個朋友也沒留下,從現在的聯系方式就看得出來。
上完銜接班,那些人就都回到的本來的位置,他們是屬于特奧班的。我去到了奧賽班,正式開始了高中生活,仍舊是不敢說話的那種生活。除了帶我一起去吃飯喝酒的那幾個朋友,還有一個跟我待的時間最長的人。
他們都是那種特別聰明的人,聰明在數理化生都很優秀,聰明在有的題老師不講他們也會。我怎么什么也不會,還學的特別慢。旭子那時候就慢慢走到了我身邊,吃飯解題打熱水,他都能幫我做的那種。
他跟我一樣,不打游戲也不愛說話。感覺每個人的高中記憶里都會有這樣的人存在,就像是成長路上遇到的啟迪者,慢慢地為你鋪路。所以在他們沒帶我去喝酒的時候,在我需要大神輔導學習的時候,旭子就發揮了神一般的存在。
直到他交了女朋友,在我還不知道女朋友是什么,可不可以吃的時候,他把班級第三搞到手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了班上最早開始談戀愛的人,還是班對。至于為什么不是第一個談戀愛的人,是因為帶我喝酒的金波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對象就在我們高中旁邊的職校念書。
我又開始默默淡出他的圈子,不常出現在他身邊。高二文理分科,各自去了不同的班級,他好像也因為“異班”不到半年就分手了。那時候的我們交流就已經不多了,只是在每次月假之后來校的那天一起吃個飯走一趟北街。
現如今,已經認識九年了。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生活,對話框也是許久不打開,偶爾記起才會聊幾句,竟然也沒有讓我們的關系直接斷掉。但具體近況,相互知道的是越來越少了。
今年元旦,他提前了一個多月說要來武漢找我,要不就是我去找他一起去滑雪。到最后由于天太冷,滑雪地點人也爆滿,他就很無語的來武漢了,迫不得已地第一次到省會城市來旅游。作為一個湖北人,北上讀書都沒到過武漢,竟然還帶有期待。
東湖看雪聽著就很美的事,到了兩個大爺們兒這就成了:這啥啊,光禿禿的,就一片雪,一個湖,咋還有這么多人來?趕緊走吧。
江漢路步行街,楚河漢街,司門口戶部巷,給他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怎么會有那么多人……竟然還強烈要求要去黃鶴樓,說來了武漢不去一次會留遺憾,好不容易爬上去了又說這都是些啥啊,來第一次就不想有下一次那種。
我總感覺我做錯了些什么,都有點對不起我已經住了六年的這座城市,讓他對武漢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印象。
不過他說我還跟九年前一樣,帶他吃的都是他喜歡吃的,這點沒變。啥?九年前了?
竟然還有點慶幸處的友情沒變質。
//04?
有人專門借口上班來漢陪我走一年?
因為我在武漢,來武漢玩的在外地上大學的高中同學還真不少。
從大一開始,雖然我一直沒錢,但朋友之間吃頓飯還是可以維持。大一時的清明節,聚了有八個人,那時到武大看櫻花的人還不多,跟現在的盛況比要遜色很多。
涂老師就是其中一個經常來武漢的人,每次來都要吃掉我很多錢的人,太能吃了,身高體重是一個數值的人得多難伺候。一米七八的個子頂著178斤的肉,這大胖小子,誰能想象得到他有一天會走上高中講臺,教起了他的老本行。
他高中化學競賽一等獎,化學幾近滿分的人,卻因為學奧賽不經常在班上,就給了我當三年化學課代表,洗了三年試管的機會。這聽上去確實不怎么像是多么光彩的事。然后他去當班長了,他這個聽著很光彩。
中科大畢業的高材生,成了名高的化學老師,我跟大媽因為這件事耿耿于懷了好久。我們高中班主任就是化學老師,現在每次跟涂老師一起吃飯,就有點如坐針氈,可一看到他那股可樂勁兒就又覺得很真實:高中老師不應該是他這個樣子的。
是我們不了解老師,還是一直都對老師這個職業有誤解?原來老師也是可以當朋友的,也是可以隨叫隨到的,也是可以跟你交心交肺知根知底的。
大媽是復讀了一年成了我的學妹的那個人,也是高中就玩的特別鐵的那個人。沒想到啊,復讀了一年到最后還是成了這個德行,還學了賊難的專業,大學里的“生物化學”竟然是一本書一門課,也是讓她掉頭發的一門很難的課。本來頭發就不多,考研復試還得考這門,祝她好運吧。
祈禱上天保佑大媽成功上岸。
以前,是我跟大媽二人組到處胡吃海喝,去年,涂老師來武漢當老師后,每周日就成了三人行。上一次是大媽復習累了,想吃火鍋涮毛肚帶著我們一起去了;再上一次是我工作遇挫了,涂老師一個電話就把我叫到桃花醉喝酒去了;最近一次,是涂老師工作不順了,拉著我們在沙湖邊散步嘮嗑,也掰著手指頭把高中同學五十多個人清算了一遍。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經記不太清那些人的名字了,至于現今如何更無從得知了。
掰扯完了才知道,涂老師說他帶完這一年的學生,就不想再當老師了。因為他駁了校長的面子,他不想走仕途這條道,不想當官受束縛,但也是個不想拿死工資的人。
前年秋他來武漢筆試面試體檢,都是我們帶著他吃喝玩樂,他覺得這里有人氣了,不像在合肥只有自己一個人。所以他來了。放棄了簽好的無錫的科研工作,毀了合同,來了武漢,進了最累最辛苦的一個行業。
現在,他已經想好要離開了,我們能做的也就只剩下祝福了。我們仨這一年,聚的次數快趕上高中了,同樣是每個周末一聚,高中也就周六下午放半天假。這感覺,真的太真實了。
感覺就像是專門來武漢陪我們走了這一年。
//
害怕嗎?
大媽考完研就去外地讀書了,到了暑假涂老師也會離開武漢。金波跟老謝雖然在武漢,但也沒再說一起喝酒了,子涵也要出國了。蔣蔣和夢露兩個人在光谷,隔了大半個武漢,倩兒姐要回十堰準備畢業了,阿姨在鐵路上基本見不到人,蹦蹦還在讀書,蒙生還在軍校,雪花還在廣州讀研,馮大頭還不知道何去何從……
小四去了上海,大姐去了南京,男神和鋒子在黃石,浩哥回了恩施當老師從了他回家鄉奉獻的心,阿浪要從杭州換到廣州了,技師的未來還不確定,阿仞和志文雖然在武漢,可我都快沒啥消息了……
我還能剩下誰?
就這樣吧,總是要學會長大,只希望大家還能記得,在武漢還有一個我。有空的時候可以在武漢稍作停留,不管走多遠,互相都還能說一句“我在”。
別讓那種“被需要”的感覺消失了。
推薦 |?有些人相處起來就是舒服。
音樂 | 我到外地去看你—好妹妹樂隊
插圖 |?希望你過得好
日期 |?20190316
#想對你好是真心的#
夜里造了一個夢,
清晨醒來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