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張嘴就來的“情感專家”都是一個單身專業戶的偽裝。沒錯,小夕就是。
朋友同學遇到感情危機,她總是能分析的頭頭是道。把兩個當事人的心里活動、真實想法幾乎每次猜的八九不離十。雖然小夕和我們年齡也相仿,情感經歷也不多,但是事情放在小夕的那個理智、清晰的大腦里轉一圈,經常能讓當局者恍然大悟。時間一長,小夕在我們幾個好朋友之間成了當之無愧的“情感專家”。
可是俗話說的好,醫不自治。小夕看上去很明白男女之事,然而一到自己這里,從前幫別人“治病”的經驗就都不知了蹤影。我幾次遇到小夕都關心著她的“桃花”,但是丘比特的箭仿佛射偏了一樣,遲遲射不到小夕的心頭。
沒想到,幾個月前小夕突然來找我,拉著我急匆匆往公司外走,一路上笑不攏嘴,特別甜蜜的樣子,說話語氣完全沒有了從前的理性與淡定。原來她是有愛的人了。
男孩是跟她同一所學校畢業的學長,是在她最近去實習的新公司里認識的。我知道小夕不看重外貌。“他人很好嗎?”,“嗯,他對我很好”,一邊說著,小夕抿著嘴笑,微微低下頭。我心想,終于,小夕的愛情降臨了。
“發展到哪一步了啊?”,“嗯。。。快見家長了吧”,說到這,她仰起頭,瞇著眼睛,看向窗外,對著陽光的方向,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她那時的表情像是一個剛剛得知自己中了彩票,明天馬上要去兌獎。不,這樣描述還差了些,不僅僅有憧憬,還有一種久旱逢甘露的喜悅,摻雜些即將收獲的欣慰感。
和小夕分開后,我腦海里勾勒著這樣一個男孩,個子不算很高,剛好比小夕高十幾厘米,身材也正好和小夕很搭,年紀比小夕大三歲,很合適的年齡差,兩個人又有著同樣的想在這個城市生活的打算,家庭背景和小夕相仿,他們又是同一個學校畢業,都是北方人。以前小夕總嚷嚷著“寧缺毋濫”單身了那么多年,即使身邊人不停的勸她眼光放低些,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原則,聽從自己的感覺。現在,她總算碰到真命天子了。
然而再次見到小夕,狀態好像又回到了之前的樣子。我從她公司路過,叫她下來喝咖啡。
“我們分手了”,她喝了口咖啡,左手托著臉龐,喉嚨一動,很慢的咽了下去。不像往常,今天她的美式沒有加糖。
“你提的分手嗎?”我很不解。
“是,我。。。不應該愛他,很多我做的事,他都看不上,我不要一個打壓我的愛人”。小夕拿起杯子,喝光了杯里的咖啡,從僵硬的臉上擠出一個笑容給我,離開了。
是啊,何必要一個打壓自己的愛人。即使他看上去那么合適,那么般配。即使他會對你很好,給你帶早餐,接你下班,跟你說晚安,唯獨沒有考慮你的感受。
你激動的跟他分享自己今天工作中的進展,他甩給你一句,這有什么的,我們速度超過你們幾倍。
你微笑著看著他,告訴他新的讀書心得,他回應你,那本書一點營養都沒有。
你學會了一道家常菜,做了好幾遍,選出最好看的賣相,拍照發給他,他說,那么費事干嘛,做的還沒有餐廳味道好。
小夕分手了。這些的確看上去是小事,然而真相是,你的愛人并不欣賞你,他不懂得發現你的優點,卻一味的以打壓對方來獲取優越感。而那些所謂的“對你好”,不過是表面功夫,不走心的努力與堅持罷了,到頭來感動的只有他自己。
遇到這樣的愛人,并不是不幸,如果像小夕一樣,果斷的選擇離開,也是幸運。